用什麼抓住顧客的心

用什麼抓住顧客的心

顧客購買產品或者服務,是希望滿足自己某一方面的需求,但有時,顧客的需求並不容易被商家發現。

比如,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找兒童定位器,雖然形形色色的定位器很多,但我沒找到一個滿意的,很失望。

我的要求很簡單,要小而且隱蔽,不能輕易被人取下來。而現在的定位器,很容易被人發現,而一旦被犯罪分子發現就會被丟掉或者破壞掉,那就起不到跟蹤作用了。

我對兒童定位器的關注點不是它定位準不準,因為這是產品必須滿足的基本要求。我在意的是它是否容易被發現,或者被破壞。小孩子被拐跑了,我更關心的是定位器能否起作用,給我方向性的指引,而不會關心定位是精確到5米還是1米。

用什麼抓住顧客的心

“第一性原理思維”要求我們看待任何事情都要直奔最本質的地方,行動上也要直奔目標,而不要受外界的干擾。

我認為開店做生意,“顧客需求”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的具體應用。開店過程中的所有決策,都應該圍繞一箇中心,那就是顧客需求。

舉個例子,有些老闆在選址鋪子的時候,發現上一家店做的生意跟自己類似,別人做不起來,擔心自己也做不起來,或者旁邊一條街很多都在轉讓,自己是否選擇這裡,冥思苦想,沒有答案。這就不是“第一性原理思維”。“第一性原理”只看這裡有沒有需求,然後再看有沒有目標顧客,假如這裡有足夠多的目標顧客,那就可以選擇,別人做不起來那是因為沒做好。我選址都是根據這個原則,這樣選出來的位置都不錯。

用什麼抓住顧客的心

開店老司機都明白,一家店能不能穩定盈利關鍵看一個指標:老顧客多不多。我會經常看看外賣平臺的顧客數據,最滿意的一點不是訂單數量的多少,而是老顧客的比例,老顧客的比例通常都超過60%,這說明顧客滿意度是比較高的。

影響顧客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呢? 當然是滿足顧客需求的程度。那麼這個需求程度,到底是什麼? 先明白第一個概念:顧客需求是分層的。

基本型需求:顧客認為產品“必須有”的屬性或功能。當其特性不充足時,顧客很不滿意;當其特性充足時,對客戶滿意度沒有多少影響,顧客充其量是滿意。例如,只要酒店浴室滿足了我的基本需要,我並不會關心洗漱臺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又比如,工作時吃午餐的基本需求是快和飽,而跟朋友聚餐的基本需求好交流溝通,環境最重要,吃反而是其次。

期望型需求:要求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比較優秀,但並不是“必須”的產品屬性,有些期望型需求連顧客都不太清楚,但是他們卻希望得到的。比如住酒店,如果酒店有健身器材,我會更加高興,相比沒有這類器材的酒店,這裡就更加有吸引力。還比如,帶孩子吃飯的時候,如果能有寶寶座椅,甚至有能提供各種哄孩子開心的玩具,就是我的期望性需求。

興奮型需求:提供給顧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產品屬性,使顧客產生驚喜。興奮點和驚喜點常常是一些未被顧客瞭解的需求,客戶在看到這些功能之前並不知道自己需要它們。比如,我之前工作出差時經常住的一家賓館,在我生日當天入住時,居然給我送了一個蛋糕,還有賓館總經理的親筆賀卡,我自己從來不過生日,旅途中更加會忘記,那會還是感動了一下下,自然少不了給別人推薦這家賓館。

如果你的產品能滿足顧客的興奮型需求,顧客當然最爽,實在不行,那也要滿足顧客的期望型需求,最次也要滿足基本型需求。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3158創業寶,3158創業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