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周末下鄉扶貧合理嗎,你怎麼看?

美麗新疆任我行


我是黔東南非典型農民,鄉下人,從事基層管理工作,接觸精準持貧工作。

教師週末下鄉扶貧合理與不合理,其實應該從兩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不能搞一刀切。

精準扶貧現在可以說是全國上下的政治任務。2020年,我們要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時間雖然有些緊,步子雖然跨得大,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還有一年半的時間,脫貧攻堅顯然到了關鍵時刻。

佛雲眾生平等,而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落下!

對於一些貧困村,考慮到村級幹部的綜合素質與發展能力,上上級政府會派出駐村工作組與和第一書記常駐村裡,對貧困村和貧困戶進行調研、宣傳政策,指導村委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整合政府的資源,發展產業,最終幫助貧困村與貧困戶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對了確實落實到位,有些地方安排機關幹部甚至學校教師作為一對一幫扶責任人,一人負責2到5戶貧困戶不等,瞭解貧困戶的家庭數據、宣傳相關幫扶政策,落實產業幫扶,讓貧困戶能夠按時脫貧。在正常的工作日內,教師們是有正常的教學任務的,所以一般會安排幫扶工作在週日開展。

在日常幫扶工作過程中,老師們也是蠻認真地進行入戶走訪調查、核查情況、填報相關表格。但也經常有教師反應,出於對政策的陌生,畢竟政府的政策也是一個陌生的知識系統,不是簡要地研究一下就可以進行全面把握的。他們在宣傳政策的時候,只能按照字面上的意義進行宣傳,無法有實際意義進行引導。對於複雜的村情民情,更多時候是束手無策的。

從社會層面上來講,教師教書育人,也是公職人員,為人民服務,也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他們可以指導家有學生的貧困戶,如何申報學校的補助,對貧困學生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輔導。相信,對應他們的本職工作進行相應的幫扶,他們會很好地完成幫扶工作,很好地說服貧困戶,教育脫貧是很多貧困戶的有效途徑。

但從教師本身來說,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教學,研究的是教學教育。政府的政策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系統地學習與實踐才能理解體會。很多人認為教師幫扶不合理,也是多出於這個層面來考慮的。他們認為,教師隊伍中很多人對農業生產的基本情況是不瞭解或不掌握的,讓教師去指導農戶發展產業有些事倍功半。這個也是事實,讓一個鄉鎮幹部去教書,短時間內能教好書,那也是怪事,呵呵。

脫貧攻堅,任重而道遠,我們在吃飽飯之後,還有過好日子,這個需要全社會的幫扶,更需要貧困戶勇敢地站起出,不想“等、靠、要”,讓勞動力或外出務工,或發展產業,利用政府的幫扶政策,勤勞致富。

如果你有什麼想法與建議想交流,敬請留言溝通討論,關注獨行者老潘,關注三農。


獨行者老潘


2020年,我們要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落下!

當前,脫貧攻堅到了關鍵時刻。有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常駐在村裡,對貧困戶,貧困村進行無縫對接,無條件地幫扶,要求他們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此外,不少地方還會派機關幹部,和教師作為對接幫扶責任人,一人包2到5戶不等,為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保證他們按時脫貧。

上級考核檢查時,會詢問貧困戶,認識不認識你的幫扶責任人?如果你對接的貧困戶說不認識你,你的工作肯定沒到位!

我們身邊的人為了讓貧困戶記住自己,不但經常走訪幫扶對象,而且上門的時候等記得帶點慰問品,貧困戶有個頭疼腦熱,給買點兒藥。貧困戶住院了,及時給跑腿辦手續。在村裡面見老鄉挑水,替老鄉挑一會,見了老鄉打掃衛生,也會拿起掃帚打掃起來。

特別是在地方性的“脫貧攻堅六要六有五潔淨”的創新工作中,扶貧幹部給貧困戶油漆門窗,換新被褥,換新門簾,買新床單,買新手機,還有的買電視,總得讓他們有個像樣的家!不少扶貧幹部會覺得給父母都沒這麼幹過活。這樣的機會鍛鍊了自己。

我們這邊的教師也參與其中,但給他們分配的幫扶對象一般都是條件好的農村的五保戶,不在深山老林裡,他們只要定期去看望就行了。

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教學,但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也不可推卸的負有社會責任,參與扶貧也無可厚非。但要注意實事求是,因教師而宜。教師研究的是教學,農大的教授指導農業生產沒得說,其他中小學老師數學,語文等等就要另尋他法了。

對此,您是怎麼認為的呢?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村姑說村事


不合理。

教室就是教室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場!

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扶貧,上學是絕大多數農村孩子徹底擺脫貧困的唯一道路。教師扶貧應該著眼於長遠,抓好教育能改變了貧困學生的思想,提升了學生的知識,開拓了學生的眼界,使學生獲得了就業創業的能力,走出大山,就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而且阻斷了貧困戶的來源,這才是教師最好的扶貧手段。

週末下鄉扶貧形式大於效果。大多數的教師也是普通人,沒有指導農業生產的經驗,也沒有協調村民關係的能力,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那麼,教師下鄉扶貧具體做什麼工作呢?就是走走看看、問問情況、填寫資料而已,一次兩次農民感覺親切,兩次三次只會讓農民厭煩。而對教師本人來說,也只不過能更瞭解學生家庭情況而已。另外,教師也是有家人老小需要照顧,後院都沒時間安頓,怎麼能有心情在教學生花更多時間?很難產生實效。教師的扶貧工作應當放在日常,除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關心好貧困學生的在校生活就夠了。

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做。扶貧不是週末蜻蜓點水,而是長期連貫用力才能熬出效果。已經安排了駐村工作隊,就做好保障,讓工作隊安心駐村工作。至於行業扶貧的工作,還是讓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堅守好自己的陣地,經營好自己的責任田,定能喜獲豐收,全面打贏攻堅戰!


四時農諺


讓教師參與扶貧,指定為扶貧責任人,我認為不合理。

其理由有三:

一、扶貧,應講究實效。要講究實效,教師應具備抶貧能力,也就是說,教師應具備讓貧困戶由貧困逐漸脫貧能力。教師不具備這方面技能。

二、教師有自己的業務,有自己的任務。且教師的任務是給孩子上課。孩子的課耽誤不得。也許有人說,星期六星期天去扶貧。但實際不是這樣,很多時候要工作日去。這勢必影響教師教學,影響孩子學習。

三、扶貧任務也並不是大到非教師參與不可。也不知,才開始,誰想到讓教師參與扶貧。其實,實踐證明,教師參與扶貧,效率與成效並不高。教師幾個月瞭解的信息,也並不比村幹部瞭解的多而熟練。也就是說,比如,33個教師,每個教師包3戶貧困戶,共99戶貧困戸,完全可以把99戸貧困戶分給10個村幹部。村幹部對本村貧困戶非常熟悉,再個,扶貧就是村幹部專業,這樣任務完全能勝任。

實踐也證明,讓教師參與扶貧,並非是最佳方案。讓教師參與扶貧,影響教學,影響教師心情,再個跨行業,扶貧效果也不會比行政專業人員扶貧效果好!


運神說人生


合理不合理不能一刀切。

我認為,教師扶貧不能是全校教師齊上陣,而應該是選拔一些有扶貧能力(經濟實力和頭腦等)的教師去做。教師更多的應該是做好本校本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教育資助(政策宣傳)工作。

教師雖然領取財政工資,看似收入穩定,但也有不少教師家庭收入低,全家就考一個教師的工資收入的,也有貧困的。有些教師家庭本身就因病,常年藥不斷,還堅持上課掙錢。讓這些教師去扶貧,怎麼扶?他自己有這本事的話,家庭就不貧困了。所以全校教師不分青紅皂白齊上陣,是亂彈琴。是假和尚唱歪了經。是一種裡不負責任的表現。是有悖國家政策的。

所以,教師扶貧合不合理,不能一概而論。有這個能力的教師,應該積極參與。

以上是個人愚見,請各位批評指正。


華說教育


合理啊!知道社會底層實際,才會更加教育未來!不能忽視社會發展!這本就是教育目前的問題,教育分家,不結合就業和社會實際情況,不同情況的不同條件不同地區的孩子應該受教育的水平和應該切合實際的方式!比如城市提倡不補課,農村貧困地區,父母家長本就缺少文化知識,且城市與貧困地區基礎差異,孩子不補課能跟上城市孩子應試教育步伐嗎?

所以教師利用時間去農村很好,瞭解農村,瞭解實際,才會更加會教會育!


107月


肯定不合理。對於扶貧,國家有行業政策,政策落實有行業部門,有基層幹部。你讓教師去入戶包扶,又能幹什麼呢?

古人云: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盡所能各盡其責各盡其職才是社會的基礎,幹好自己該乾的事就是對社會發展最大的貢獻。

傳道授業解惑才是教師的天職,對學生一視同仁,讓所有學生學知開智明理才是正道,其它都是扯淡。

維護教育公平,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育人水平,促進教育質量。這才是目前教育該做的事,這也是最大的扶貧,唯有不斷提升教育水平,民族振興,社會發展才有希望。

中國人最講道德,道就是客觀規律,德就是按規律行事。(感謝關注)


俯仰宇宙一笑


合理,脫貧攻堅是民生需求,也是政治擔當。所有公職人員都應該聽從組織安排投入到扶貧攻堅行列裡來。扶貧工作是舉全國和各行各業之力去做的事,群策群力。說到專業問題,難道扶貧工作是扶貧辦一家的事?其他單位難道是扶貧專業的麼?都是有著本職工作,難道教師不是公職人員,不是共產黨員,要放下心中的自私狹隘,拿出公心來看待扶貧這個事。


ys越努力越幸運


老師們因為少有活動筋骨,每週必須去扶貧人家走走合個影填個表籤個字又去下一家。有何意義?就是天天去他們就富起來了?病就好了?不能勞動的可以勞動了?。累人的作秀欺民太甚。


紫荊碧落78540171


一個是經濟問題,一個是育人層面,不知道二者怎麼會掛上鉤?讓一個收入一般卻需要一定技能和素養的教師去扶貧,是想讓貧困家庭中的人員走上這條光輝大道嗎?再說了,需要學生了解的優惠政策,教師早就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告知好了,還需要再此一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