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技創新和人才,且聽小敏書記「妙喻」連珠!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無錫召開全市科技創新與人才大會,

這是我市近十年來

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

一次科技盛會。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會上,市委、市政府向多位院士頒發了無錫市科學顧問聘書,通報了2017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十屆市專利金獎獲得者和市十大傑出本土人才、十大傑出海外人才、十大傑出技能技藝人才、十大傑出創新創業團隊。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作了題為《全力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高地》的主旨講話。

講話中,小敏書記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無錫科技與人才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短板;解讀了創新對於無錫的重要意義;反思了無錫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上的“阻尼係數”;進而為無錫如何開創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新局面畫出路線圖。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講話中,

小敏書記妙喻連珠,

禧寶在這裡擷取其中精華,

以饗讀者。

1

妙喻一

切實把創新作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釋義:

引擎者,動力之源。

如今,無錫土地資源接近極限、環境容量逼近紅線、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單靠大投入、大引進、大模仿的外延式增長路徑已難以為繼。

站在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歷史拐點,站在“GDP萬億後”發展的全新起點,我們必須找準本源、聚焦用力,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明確創新驅動的主攻方向,堅定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儘快突破動力瓶頸,培育壯大新的動能,在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二

切實把創新作為打造高效益企業的“勝負手”

釋義:

“勝負手”,此乃圍棋術語,指關鍵時刻使出的非常手段,具有強烈爭勝的意識。

創新,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共同特徵。今天不為創新“燒錢”,明天只能看著人家賺錢。廣大企業唯有收攏五指、攥緊拳頭,在首創獨有上下功夫,在創新創造上出實招,堅持不懈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步步為贏”。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三

切實把創新作為成就高品質生活的“魔法棒”

釋義: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點亮未來。

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對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增強,而傳統的生產方式和原有的產品服務已經難以滿足,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催生新供給、滿足新需要。

推動科技創新與民生改善緊密結合,努力滿足群眾更高更多元更個性化的需求,讓百姓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2

妙喻一

有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的求才之舉

有自己啃燒餅住小店而讓請來的科技人員吃好住好的尊才之舉

有把水泥船改造成“小汽艇”專門接送工程師的護才之舉

釋義:

反思一:我們有沒有像前輩當年重視科技人才那樣重視當下的科技人才?

僅1984年一年,我市就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從上海挖來了800多名“星期日工程師”,這一數據足以印證我們的前輩招才納賢的大智慧。要特別提及的是,在那樣一個時期,“技術投機倒把”還是個入刑罪名,面臨的是“挖社會主義牆角”的政治風險和傾家蕩產的經濟風險。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前輩不只是創新,更近乎“探險”,是在和小崗村“按手印”一樣冒著“坐班房”的風險中,趟出了一條無比艱辛的科技創新之路。

當前,我們已經沒有前輩那樣需要面對的各種“禁區”“雷區”,更多的是面臨著寶貴的歷史機遇和創新資源。

我們要認真向前輩學習,從心底裡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真正視之為關乎興衰的“生命”事業,在無錫創新基因中演繹出新的“四千四萬”精神,演繹出更為生動而精彩的科技創新壯麗圖景。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二

前者是“不想抓”,後者是“不會抓”

釋義:

反思二:我們有沒有像引進重大產業項目那樣引進科技人才項目?

不想抓:有的抓重大產業項目風風火火,抓科技人才項目走走停停,因為他們覺得抓重大項目比較實、來得快、容易看到成效,抓科技人才項目比較虛、來得慢、短期內不一定有回報;

不會抓:有的談重大產業項目興致盎然,談科技人才項目興趣不高,因為他們對抓招商、抓建設熟門熟路,對抓科技人才項目招數不多,尤其在引進高端人才、推進研發機構建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辦法不多。

要切實改變這種現象,在思想上變“要我抓”為“我要抓”,在行動上變“隨心抓”為“用心抓”,千方百計引進一批影響力大、示範性強的科技人才項目,帶動補齊一批“搞不定”的技術短板、攻克一批“做不精”的質量難關、化解一批“叫不響”的品牌困境,讓科技創新在產業強市進程中凸顯關鍵性價值。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三

“打醬油的錢不能用來買醋”

“按計劃花錢”

釋義:

反思三:我們有沒有像落實產業政策那樣落實科技創新政策?

僵化的管理是科技創新的“天塹”,固化的計劃是原始創新的“天敵”。

我們既要提高政策設計的層次性、又要注重落地實施的可操作性,既要擴大政策扶持的基本面、又要把握精準施策的受力面,不能讓企業和人才“被捆住了手腳”,對扶持資金拿得不“舒心”、用得不“放心”,真正讓他們擁有技術路線決策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動權和相當的管理自主權,讓科技資金扮演“最有耐心的天使”,讓科技人才政策成為“撬動大局的槓桿”。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四

暢通創新鏈條,打通阻礙創新的堵點……讓無錫的創新“動車組”

節節都有驅動力

釋義:

眾所周知,動車之所以快不僅僅因為有車頭引領,更在於動車組節節都能動,都賦能。

反思四:有沒有像做優自然生態那樣做優科技創新生態?

一方面,要著力增強創新生態的系統性。科技成果只有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三級跳的哪一跳卡了殼,創新都將功虧一簣。

另一方面,要著力增強創新生態的包容性。我們要對“失敗是成功之母”有更深刻的認知,尊重創新的特點和規律,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相關機制,確立“敢創新者皆英雄”的鮮明導向,為“試錯”買單、為“失敗”託底,吸引更多人才在錫創新創業、成就夢想。

3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一

我市一些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少“殺手鐧”技術和“黑科技”產品,這是無錫經濟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釋義: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傳說擁有類似“金鐘罩”的神力,而腳踵卻是其全身留下了惟一“死穴”。長大後,阿喀琉斯作戰英勇無比,被帕里斯一箭射在腳後跟而身亡。

萬億之城無錫,如何在未來激烈的城市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亦需練就一身“神力”——突破引領性創新技術。

如何擁有?

這需要在方向上聚焦“三種技術”:一要儘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二要盡力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三要儘早謀劃一批前沿性技術。

在推進上要統籌“三條路徑”:一要走穩自主研發之路。二要走實產學研深度融合之路。三要走好開放式創新之路。只有這樣才能搶佔產業技術發展的制高點。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二

構建起一批政產學研資“五路大軍”緊密配合的創新“共同體”,形成有利於創新成果迸發的“場效應”

釋義:

創新離不開良好的載體,創新載體越多元越健全,集聚的創新要素就越豐富、發生的創新活動就越頻繁,也就越容易誘發技術突破、形成科技高峰。著力構建多元化創新載體。一要打造科技園區平臺,使其真正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先導區。二要完善孵化成長平臺,實現城市改造與科技創新“雙贏”。三要建設包括研發、交易、服務、活動在內的多種重大創新平臺,聚合更多創新資源。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三

幫助科技“雛鷹”翅膀硬起來,跨過創業“死亡谷”

幫助“瞪羚”解決“成長的煩惱”,使其一騎絕塵

釋義:

無錫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產業發展高地,需要有一大批領軍型創新企業作支撐。如何著力培育領軍型創新企業?

一要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到2022年,全市新增初創科技企業5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0000家,培育雛鷹企業3000家、瞪羚企業1000家。

二要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2017年基礎上實現倍增、達到3200家;到2022年實現雙倍增、達到5000家。

三要大力培育“獨角獸”企業。培育“獨角獸”企業的意義,不僅在於企業本身的發展,更在於能夠確立一個地區的創新標杆和產業標誌。要探索開展“尋找獨角獸”系列活動,通過創新創業大賽“海選”、瞪羚企業“甄選”、高新技術企業“遴選”等多種途徑,挖掘一批具有“獨角獸”潛質的本土企業。突出物聯網、大數據、生物醫藥、生態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領域,吸引紅杉、高瓴等知名投資機構前來佈局,借用資本力量定位、培育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創新企業。到2022年,全市培育“準獨角獸”企業150家。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四

打造包容開放的創新環境,打通科技創新的“血脈”,讓創新活動在自由的空間中開展

釋義:

科技創新是一項探索性活動。

著力營造包容式創新環境,要以寬鬆的政策讓創新者放開手腳幹,千萬不能因為不合時宜的管理方式,把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磨”沒了,真正讓有貢獻的各類人才得益受惠、名利雙收。

要以持續的投入讓創新者甩開膀子幹。想讓創新“引擎”開足馬力,要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財政投入,推進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源源不斷的資金“油料”不可或缺。

要以優質的服務讓創新者專心舒心幹,讓專業人幹專業事、還科研人員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五

真正做到以投入之“舍”換取人才之“得”、以今天之“予”換取明天之“獲”

釋義:

創新驅動本質是人才驅動,科技競爭最終是人才競爭。

要把人才工作擺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著力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要在“引才”上舍得花本錢,要在“育才”上拿出硬招數,更要在“用才”上探索新辦法。

4

妙喻一

不負“春暉”、銘記初心

釋義:

當前,無錫科技創新的又一個春天已經到來,希望全市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在這無比美好的科技春天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發展偉業中,用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情,書寫屬於祖國、屬於人民也屬於自己的精彩樂章;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妙喻二

遠望“春山”、克難前行

釋義:

在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上爭當先行者,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推廣上勇當領跑者,以革故鼎新的勇氣和不甘人後的志氣,去領略創新風景、攀登科技高峰;

妙喻三

勤勉“春耕”、收穫未來

釋義:

在無錫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不誤農時、播撒種子,深耕厚植、精心培育,用今天的辛勤耕耘讓科技的種子生根發芽、成林成材,收穫明天累累碩果;

妙喻四

甘為“春蠶”、提攜後學

釋義:

積極培養青年人才,大力提攜優秀人才,以“薪火相傳”的大格局、“甘為人梯”的大胸懷讓更多出色的“後來人”站上自己的肩膀,接力走好科技創新這條“桐花萬里丹山路”。

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且听小敏书记“妙喻”连珠!

科技創新是一個環境外力推動與創造內力迸發共同聚變的過程,既需要我們著力營造創新的沃土,也需要發揮你我的“最強大腦”的睿智。

讓我們不負春暉,收穫未來

甘為春蠶,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