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你那眉宇間的英豪之氣,盡顯男兒本色;

你那帥出天際的臉龐,俊美健碩的身姿,玉樹臨風、氣度不凡;

猶天人轉世,金蟬下凡!不愧一見狄龍誤終身;

誰言先人潘安美,不知當年狄龍俊!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曾經演過無數的經典角色的狄龍,早期憑藉驚世駭俗的容顏,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駕輕就熟的馳騁於江湖中的各大角色,堪稱“江湖大哥”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做明星具體要什麼條件我不知道,不過有一種人天生要吃這碗飯,就擋也擋不住。比如他最青澀的時候就算不被人認識,只站在鏡頭角落裡發呆,你卻覺得眼角無端的熠熠生輝。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獨臂刀王》裡一出場就死的小龍套狄龍就是如此,雖然那弱冠小青年臺詞說得愣身板挺得愣外加臉蛋小小嬰兒肥,雖然那時鎮場子的仍是深具大哥風範的王羽,但某人就跟《金粉世家》裡嬌媚明麗不可方物的劉亦菲小包子給我的震撼一樣,於千萬人裡一眼被認出。上哪兒去修煉這老天爺白給的東西?被發現有了明星相,再去磨練什麼鏡頭感啊,演技啊,也不遲,悟性好的一日千里進步然後影史留名,悟性差點的還可以去做偶像派天王天后。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不過,我真正認識狄龍倒是從古龍開始的。作為一個資深的狄龍迷,數年前,我還是一個冷清的學生,全系的同學裡,只有一個談得來的。有次她借了一本《歡樂英雄》,一個晚上不睡覺給看完了,她如今都有個網名叫我愛郭大路。我也跟著借了很多古龍的書昏天黑地的看。她說:“現在根本沒有拍得好的古龍片。”當年我不知道有邵氏電影,更不知道“古龍,楚原,狄龍”的鐵三角,不過後來,還是沒看到歡樂英雄。唯記得那時年少,兩人最愛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她喜歡音樂電影和古龍,我喜歡文學繪畫和古龍,經常晚上黑燈瞎火摸出去聊天,或者白天翹課約出去聊。幸好那時同學們的性情又好又淳樸,沒質疑我們有什麼怪癖。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年少輕狂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我是沒想到它會一去不復返,因為如今,我們分道揚鑣了。現在我的電腦裡沒有郭大路,沒有燕七,名字旁寫是:我愛傅紅雪。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從《天涯明月刀》起,我就泡在邵氏電影裡。別人醉酒,我醉片。後來碰到張家班了,就碰到狄龍姜大衛,張徹幾代弟子人數不少,但除了王羽,最耀眼的就只有這二位爺,而且再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任何一個時代能複製這二位的相映生輝。想起二零零六年法國文化部給狄龍的終身成就獎,正名了他在邵氏的近六十部電影;邵氏沒被忘掉,正因為它曾是一個時代的夢想。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我一直迷戀擁有費雯麗、赫本、褒曼、史都華、克拉克蓋博這些明星的上世紀三十年代老好萊塢,而香港上世紀七十年代擁有胡金銓,李翰祥,張徹,楚原,孫仲這些名導和王羽,狄龍,姜大衛等明星的邵氏電影,從港埠縱向來看,也有點像。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它有成體系的導演和作品,有電影拓荒者喜歡的文化感、風格化和歷史感,有略粗糙但直指心靈的描述,他們奉上的玫瑰很少拔光刺,他們的演員被要求用國語說臺詞。其實我最早是從八十年代中期後的香港影壇走回去的。然而,吳宇森、劉鎮偉、爾冬升、王家衛、杜琪峰等人的現狀對我而言,就像新好萊塢的情節劇時代,是“兩片新鮮的嘴唇”,“一份視覺冰淇淋”,而吳宇森如今已經從張徹的弟子,蛻變成新好萊塢的隨從。總之這個時代再也不是狄龍的時代。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曾見有人寫如今他“一雙眼睛還是妖嬈”,前些日子專注地看了一個訪談,果然這樣,那一雙眼裡可以看到六十年的旖旎流光。哪個老人生得這樣漂亮的眼睛?既然喜歡狄龍,就單為他那些很有價值的部分作品記錄一點什麼吧。看老片,截圖拼圖,只待有緣人來,共享一江風月,喜歡的其實太多。

香江美男:80年代的標準大俠

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