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人生呼吸中間重要的祕訣,修行需要靠自己

南懷瑾老師:人生呼吸中間重要的秘訣,修行需要靠自己

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著呼吸。記得知性不是在腦中的。呼吸變得深長,你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念頭此起彼落,你的呼吸是短促的,你也非常清楚。佛經講得很清楚,呼吸有長中長,長中短,有短中短,短中長。為什麼如此?佛沒有說。那同你的身體健康有關係。如果靜坐時你的呼吸忽長忽短,這可能是你當天的情緒不定,吃的東西不對,乃至天氣變化都會有影響。

當呼吸粗重時,你會感覺到在鼻子尖上,漸漸、漸漸的,感覺到了眉心,最後才到了頭頂。當你還不夠靜時,你好像感到有東西進出。其實並不是空氣真的進出你的頭頂,都只是你心裡的感覺。當你念頭定住了,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那就是息。

所以,你在練習時,只是知道呼吸的長短進出,只看這個,不要管念頭。好像在看著一個小孩子在房中跑來跑去,你知道他在那兒,不用去幫他忙。這也像是看著水中的魚游來游去,你知道魚在那兒,你不用去碰它。

看著呼吸的長短、進出,慢慢地,愈來愈深愈長,到了不呼不吸了,就是止息。

南懷瑾老師:人生呼吸中間重要的秘訣,修行需要靠自己

止息以後,知道全身充滿了氣。如果覺得那裡不通,用意識觀,把那部位的病氣業氣送出去,甚至放個屁放出去。最麻煩的是氣到了性器官,這時候不要去管它,把這個看的念頭也去掉,它就沒有了。你愈看它就愈是幫它,它就愈來愈強,直到你忍不住了,只得去尋求發洩。當這種問題來了,你要知道如何處理,懂嗎?

當你全身充滿了氣,把念頭都拋開,慢慢地氣也穩定了,這時就可以常在不呼不吸中。其實也不是絕對的不呼吸,只是隔了許久才呼吸一次。如果此時有氣進來,把他放出去,身體就空靈了。這時身中就會生起光明,可能在頭部或者在背上,或者最好的情形是在下半身生起的。此時口水分泌會特別旺盛,不用吞嚥,他自然會下去,這就是甘露,是最好的雙性荷爾蒙。慢慢你連身體的感覺也沒有了,進入了光明定中。

我只能為你講到這裡了,講多了反而會害了你。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南懷瑾老師:人生呼吸中間重要的秘訣,修行需要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