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搶奪玩具的問題?

馮開朗


一般來說,孩子們之間的小糾紛,家長不用過度介入,這也是他們發展社交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一個重要機會,只要沒有發生激烈的打鬧和爭吵,家長可以在旁邊觀察就好,大部分時候孩子們都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家長決定介入,那麼首先有一個原則就必須堅持,那就是公平。當孩子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先將孩子分開,各自冷靜一下,等孩子們的情緒平靜下來來之後,家長可以聽聽兩個孩子的“申訴”,在這個過程中,不要作出判斷、批評的語言,只要聆聽就可以了,但是可以有一些表示理解情緒的話語,例如“你們都很想玩這個玩具,但是沒有辦法兩個人同時玩,一定很難過吧?”“相信你也不是故意要打**的對嗎?你是因為玩具被搶了所以很生氣吧?下次可不可以不要用打人的辦法呢?”

等兩個孩子都說完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們自己協商出一個規則,比如玩具輪流玩,誰先玩,玩多長時間就換另一個人玩等等,然後家長可以做一個“監督者”的角色,幫助他們來執行這個規則。


壹父母


我家的兩個孩子基本天天都是這種局面,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孩子處在物權意識敏感期。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



出現這樣的行為不是壞事,這正是他們與同伴交往互動的方式,就是在一次次搶玩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怎麼與人交往。

孩子在搶奪玩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發生激烈衝突家長可以暫時不予理會,看看孩子們自己如何解決。

如果孩子已經搶了別人的玩具而且打了別人,就要及時的制止,可以把孩子抱到一邊,正式的告訴孩子玩具是別人的不能搶。

如果想玩要問:我可以玩嗎?徵得別人的同意。同時玩過之後要讓孩子還給對方,並且表示感謝。通過糾正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明白物權所有的規則。

如果是自己孩子被搶了,可以先問問孩子:讓他玩會兒你的玩具可以嗎?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就聯合對方家長做好物品歸還行為。



為了避免孩子們發生類似的衝突,可以事先跟孩子說好,不可以搶玩具,各自帶一些玩具交換玩耍,如果都想玩兒同一個玩具要採取輪流玩耍的辦法,而且要跟孩子說清楚規則。

孩子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有他成長必然的原因,家長應該做的是認真研究孩子的行為找到真正的原因,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


媽媽最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