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文化教育

世人都知道李白是盛唐第一詩人,他與稍晚的杜甫並稱“李杜”,成為盛唐之風中的“雙子星座”。

可能是李白詩歌藝術達到了中國古代詩歌創作史上的一個頂峰,世人幾乎淡忘了他在書法方面的藝術成就。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李白畫像

李白是向初唐以來書界共同頂禮膜拜的王羲之偶像公開挑戰的第一人。李白將書法從對王羲之迷信崇拜的迷霧中走出來,從而讓盛唐建立自己的時代風格,李白本人在書法創作方面也取得了為當時和後世所公認的自成一家風格的成就。

因此,李白在唐代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特別是作為詩人書家,李白同時在詩歌和書法的兩種不同的藝術領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並將二者融匯貫通,從而為唐代和後世樹立了“詩中有筆,筆中有詩”的藝術典型,為其後1000多年的書法發展開拓了廣泛的新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初唐時期,由於李世民的竭力提倡,整個書壇瀰漫著濃重的崇王氣息。李世民是我國曆史上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成功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唐朝出現了第一個太平盛世——貞觀之治。在即位之後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李世民也努力在國家各個方面扮演主要角色,在詩歌與書法兩種主要藝術形式中,他都曾以帝王之尊,影響了一代詩風與一代書風。特別是在書法方面,崇拜王羲之書法,幾乎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宮正門

正是在唐太宗的積極推崇之下,王羲之書法成為全國的楷模,形成一股強勁的學習書法的熱潮,使唐代書法也得到相應的大力發展,從而形成我國書法史上的晉唐傳統。

然而,由於一國之君的提倡,大家竭盡全力學王,整個書壇都變成了王羲之的書風,此時書壇的代表書家“初唐四大家”歐、虞、褚、薛,雖然能夠做到學王而各具自己的風格,但在整體上仍帶有明顯的王體特徵,未能建立李唐王朝自己的時代風格,這自然與唐朝作為書史上的強盛時代是不相稱的。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上陽臺帖

李白率先在書法理論上突破王羲之的統治之風,他在創作的詩歌《草書歌行》中這樣評價大書法家張懷瑾:“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李白的意思是隻有掃除過去的迷信,打倒往日的偶像,不凝滯於物,法無法之法,“不師古”,“貴天生”,才能開創出書法創作的新時代,才能創造屬於李唐自己的時代風格和時代精神。

李白和張懷瑾的這種創新意識和創新理論,無疑在當時書壇形成巨大的影響,改變了自初唐以來一味崇拜王羲之書風而缺乏創新的泥古風尚,從而為建立盛唐新書風奠定了理論基礎。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上陽宮整體風貌

李白的行草《上陽臺》墨跡自唐代歷時一千餘年流傳至今,可謂人間奇蹟。該帖歷代公私收藏印鈐、名人觀款題跋相續,帖後又有李白自署“太白”二字,確為李白真跡無疑。元張晏題跋謂:“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志,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杜本題跋謂:“太白之書何如長史? 豪雄渾壯固不異也。”人們對李白《上陽臺》帖的充分肯定,並指出在藝術上與張旭草書處於同一水平,具有“豪雄渾壯”的相同風格特徵。

李白在書法方面的最大貢獻在於將詩歌和書法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有機融匯在一起,從而為唐代書家特別是詩人書家樹立了“詩中有筆,筆中有詩”的藝術典型。從此,這兩種不同藝術形式更自然地表現於同一創作主體身上。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上陽臺帖在故宮展出

盛唐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呈現全面成熟和高潮的時期,與李白同處盛唐的傑出詩人王維,將詩歌和繪畫有機的融匯在一起,為後世樹立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典型。李白和王維是盛唐時期將不同藝術形式互相有機結合於一起的兩個具有代表性人物。

他們標誌著我國傳統藝術形式發展的新階段,也為盛唐之風注入了後世難以忘懷的藝術韻味。

盛唐有一個詩仙太白,你知道另一個書聖李白嗎?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