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兩所中國高等教育史上都有特別意義的大學,一所是西湖大學,將探索出一條由民間力量主導的辦大學模式;一所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將探索由國家力量主導、為拓寬我國科教融合路徑提供新思路。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已經掛牌的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首次招收的120名博士生於8月24日報到開學了。這所目前最新的大學是我國第一所國家和地方重點支持的民辦研究型大學,借鑑國際經驗,按照國際標準和規範追求學術卓越。

西湖大學立足中國國情,積極探索民辦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這所非營利性的民辦高校將由浙江省統籌管理和指導,內部管理體制將採取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匯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致力於開展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培育以天下為己任的拔尖創新人才。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西湖大學目前佔地僅有150畝

相對於中國其他所有的高校來說,西湖大學最大的不同是採用基金會籌資的辦學模式,這既能有效地保證學校辦學的非營利性,又能發動社會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學校辦學經費來源主要為舉辦者出資、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及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渠道,日常運行經費主要由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

可以預見,西湖大學不僅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為中國高等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更重要的是,這種辦學模式將對中國整個高等教育探索出另外一條道路,將會大大影響中國大學辦學模式的改革。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西湖大學內部供師生用的健身設施

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和培養、造就高級科技創新人才的基地,也是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的先行者與開拓者。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前身為1978年建立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是中科院深入實施“以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創新探索,它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方針,初步形成了依託中科院百餘所研究所為基礎性培養主體,以科技創新為中心、科技創新活動支撐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色辦學模式。

2014年,國科大在北京、江蘇、陝西、四川、浙江、山東、遼寧、河南、湖南、雲南錄取302名新生,另錄取國家貧困地區專項“奮飛計劃”30名,合計332名。首屆本科畢業生都順利畢業,超八成畢業生將繼續深造,其中近三成到境外留學。國科大尊重學生興趣,提供自由選換專業的通道,本科生有兩次轉換專業的機會。2014級本科生中有70名學生變更了攻讀專業,佔年級人數的21.2%。同時,國科大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涉獵多學科課程。2014級本科生中161名學生選擇了輔修/雙學位,佔年級人數的48.5%。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中國科學院大學大門

這種以科研機構為主體、大學為基輔的協作模式,不同於我國已有的以大學為主體的人才培養方式和辦學理念,且因其規模之龐大、學科之完整、地域之廣泛、組織層次之豐富等特點,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中獨樹一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依託於科學研究實踐,科研工作得益於研究生培養”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典型案例。

如今,中國科學院大學已經形成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後一條龍教育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系統和科研機構各司其職,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科教融合育人和知識創新。為充分發揮科研院所與高校的互補優勢,2012年我國啟動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旨在探索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帶動和促進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實現科教結合的有效推進與合作共贏。中國科學院根據國家發展要求開始佈局本科生招生和培養計劃,於2014年開始招收少量本科生。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今年是國科大建校40週年

目前,我國科教一體化仍普遍存在協同水平效率低、主體同質化嚴重、協同過程碎片化等突出問題,而中科院和國科大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了符合自身實際的“以科研機構為主體、以大學為基輔”的科教融合協作新模式,為拓寬我國科教融合路徑提供了新思路。

最具發展潛力的兩所大學,也將打破我國高校格局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