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成爲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12歲女孩成為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這幾天,網絡上流傳一則新聞:12歲小姑娘黃思菡小學還沒畢業卻收到了來自安徽某藝術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這是怎麼回事?藝術類專業難道還可以招收這麼小的學生?戲曲表演類專業很容易考取嗎?

12歲女孩成為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黃思菡展示被藝院錄取的材料

其實,這是一則“舊聞”,是2016年6月份的新聞。新聞主角黃思菡當時是合肥師範附小五年級學生,是通過自主招生方式錄取為安徽藝術職業學院5年制免費班新生。安徽藝院是與徽京劇院聯合招生的,為的就是培養徽京劇這項國家級非遺文化的傳承人。這所專門培養藝術類學生的職業學院上一次招收傳承人是在10年之前的2006年,這一次面向全國的招收,吸引了當時全國各地很多孩子報名。

因為戲曲表演的特殊性,安徽藝院只招收12歲至16歲之間的孩子。學習徽京劇,必須從童子功練起,所以年齡很重要。經過一輪一輪的選拔,最終20名男生20名女生共40人被錄取。黃思菡是其中較為優秀的考生,成績排名進入前十。

12歲女孩成為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黃思菡在跟隨老師學習

這些上大學的孩子平日裡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外,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徽京劇。而徽京劇有武戲成分,這種類型的藝術表演學習起來要比其他戲種更辛苦。5年制大學畢業後,這些孩子都將進入徽京劇團,站在舞臺上錘鍊,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徽京劇演員。

黃思菡能夠順利進入安徽藝院學習,這也得益於教育部倡導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政策。在“戲曲進校園”與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中,存在兩個方向:通識教育與發現人才。

對於傳統戲曲來說,“看門道”的內行固然越多越好,“看熱鬧”的外行卻也值得相交。安徽省部分小學與當地劇團合作開辦有各種戲曲興趣班,為大量有愛好興趣的孩子提供了學習機會,而在這種大眾化普及教育過程中,一些優秀的苗子也被髮掘出來,黃思菡就是2012年推行徽劇進校園開始進入徽劇班學習,經過4年學習之後才脫穎而出。

12歲女孩成為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少兒戲曲表演

最後,不得不說到我國戲曲高等教育。戲曲人才培養目前在國內雖然已經形成了從中專到大專、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體系,但卻經常面臨著生源缺乏的尷尬。

國內很多中小學表面上雖然提倡“戲曲進校園”,但是並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教學體系,大多隻是走走過場。很多中小學培養了一些有一定表演技能的學生,激發了一些學生熱愛戲曲的興趣,但並未發掘優秀的戲曲苗子。

12歲女孩成為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登上大舞臺的戲曲表演兒童

傳統文化,尤其是那些急需要傳承和加強研究的藝術需要後繼有人,需要更多的高校參與發掘和培養。但願今後的大學招生有更多的黃思菡被錄取。

12歲女孩成為藝術學院大學生,戲曲表演真的有那麼好考嗎?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首發

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