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幫扶「手拉手」 山區羣衆看病不再愁

今年33歲的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硯山鎮苗族村民潘全進患有慢性腎衰竭,做血液透析5年了。以前,務川縣人民醫院沒有設備,他只能一週兩次去遵義市做透析。

“務川到遵義沒有通高速公路的時候,坐大巴車來回需要十個多小時。”潘全進說,為透析方便,他只好在遵義醫學院附近租房子,這個低保家庭的經濟負擔更重了。

務川位於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武陵山片區,也是貴州地處偏遠的貧困縣之一。近年來,通過浙江醫院的傾力幫扶,務川縣醫院的設備和技術均得到大幅提升。“現在,我可以在縣醫院做透析,做完直接回家,費用醫保報銷。”潘全進說。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6年,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工作在貴州全面展開,東部六省七市對口幫扶貴州66個貧困縣縣醫院。在優質醫療資源的扶持下,越來越多像潘全進這樣的山區貧困患者不用出縣城,疾病便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同時,貴州醫生也積極“走出去”,補齊高層次人才稀缺的“短板”。2016年啟動實施的“黔醫人才計劃”,3年內計劃為貴州免費培養200名以上學科骨幹和醫院管理人才。

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17家醫院無償接納了第一期全部70名學員,目前第一期學員已培訓結束返回工作崗位。第二期100名醫療衛生骨幹人才正在接受培訓。

貴州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餘招焱是第一期“黔醫人才計劃”成員之一。過去,由於醫院開展不了巨大甲狀腺腫塊切除手術,不少病人只能去省外甚至北京做手術。2017年11月,餘招焱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學習歸來後,科室已開展了十幾例巨大甲狀腺腫塊切除手術。

貴州省還發起“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請院士、專家共同支持貴州省醫療衛生事業。貴州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湘燕說,2016年至今,已有9位院士在貴州省人民醫院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全面提升了醫院管理和處理疑難重症的水平。

“通過物質援黔、智力援黔、技術援黔、學科援黔等方式,給予貴州實實在在的幫助支持。”貴州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楊慧說,在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之下,貴州省88個縣新建重點學科806個,66個貧困縣人民醫院均建成重症醫學科和急診急救科,拓展建設診療和醫技科目54個。

對口幫扶“手拉手” 山區群眾看病不再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