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峯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智能銀行、機器人服務、金融交易移動化...智能科技正廣泛應用並改變金融行業,作為最前沿的基礎科學技術,人工智能將如何驅動新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和發展?


9月7日,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2018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暨金融科技先鋒榜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科技金融公司等業內精英,結合豐富的行業案例分享,探討了如何探路AI金融。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先鋒榜評選獲獎名單同步揭曉。

互金巨頭與銀行大咖為科技探路


在主題演講中,平安銀行行長鬍躍飛、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 Atlas產品總經理張迪煊、螞蟻金服財富事業群常務副總裁祖國明、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AI理財專家李善林分別結合自家案例,分享了他們在AI金融上的實踐和突破。

科技如何賦能金融服務?平安銀行行長鬍躍飛分享了平安銀行的實踐。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平安集團提出深化“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模式,逐步實施“金融+生態”的戰略,強調智能化,從業務、管理、服務三個方面全面加強科技應用:平安銀行OMO新零售金融模式,以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信息流、服務流、資源流全流通;中小企業徵信數據信用貸,更多通過第三方渠道獲取真實的企業經營數據,實現線上申請和系統自動審批;智能化客戶服務體系,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繪製客戶畫像,對客戶信息進行標籤化處理。同時打造了智慧財務平臺和信貸風險管理平臺兩大智慧管理系統,提升決策效率和風控能力。

如何運用創新智能計算?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 Atlas產品總經理張迪煊分享了觀點。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第四次革命將以人工智能、清潔環保、生物技術還有人臉方面技術的應用將驅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工智能、AI的來臨,整個技術結構芯片領域專一專用。同時,華為提出無邊界計算的戰略,即數據計算將從中心走向邊緣。在金融領域,他表示通過開發包括人臉識別、語音導航、OCR等的技術系統與金融機構合作,構建AI產業鏈。

在開放平臺概念上,螞蟻金服財富事業群常務副總裁祖國明發表了《AI成就互聯網金融新生態》主題演講。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螞蟻金服圍繞開放平臺概念,打造S2B2C的模式,即通過開放螞蟻金服的用戶精準刻畫系統、風控安全系統、智能營銷系統,包括引入了智能客服、數據共創,以及整體的技術框架搭建,創造一套解決方案;將AI技術和大數據技術運用到投前、投中、投後智能化的全場景中。一年多的平臺開放也帶來更精準的用戶觸達,以螞蟻財富AI產品司南系統實現了“521”,即5秒鐘可獲得每日運營自動化策略和方案,2秒鐘完成一個業務的測評報告,1秒鐘會實時控、報警、智能分析歸因。

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AI理財專家李善林分享了騰訊理財通在智能投顧領域方面的思考探索。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智能理財分三個階段,早期的互聯網銷售階段,無論是AI技術還是智能科技都是作輔導作用;第二階段是智能營銷和精準推薦,大數據畫像、理財成熟度模型構建重要性凸顯;第三個階段是智能投顧,基於對用戶、市場、產品理解,輔助用戶投資決策、做好投後服務,智能投顧模型流程確定,包含客戶分析、資產配置、組合選擇、交易執行、組合調整、組合分析等等,且系統允許內部投研人員分析師添加新模型或者對已有模型參數進行調整,並聯合更多金融機構提供多層次用戶的多層次投資服務。三個階段共同前提是,確保平臺安全、合規、規範運營。

聚焦智能投顧和AI投資


在第一場圓桌論壇中,四位嘉賓聚焦智能投顧和AI投資展開討論,嘉賓分別為華夏財富總經理張暉、恆生電子總裁助理張慧海、品鈦財富管理業務CEO鄭毓棟、中國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產品營銷負責人崔瑛,以及優品財富COO高衛東,此外,優品財富COO高衛東擔任論壇主持人。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各位嘉賓的精彩發言摘要如下:

華夏財富總經理張暉:

個人投資者進入到資產配置時代,公募基金公司在智能投顧方面具有專業的天然優勢,公募基金有望成為智能投顧一個主要的標的,主要原因有三:公募基金市場容量和策略豐富;公募基金長期收益超越了大多數的理財產品;產品標準化非常適合智投、大類資產配置底層標的;接受每日的申投,具備流動性和靈活性的需求。

恆生電子總裁助理張慧海:我們大概有四家子公司分別在不同的方向佈局AI智能投資以及智能投顧等等,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有很大合作空間及天然的互補性。金融機構的賬戶數據、交易數據、APP前端操作的一些行為特徵數據以及外部引入的非結構化數據,都可以為金融科技公司做智能投顧、做相應用戶畫像提供很好的基礎。

品鈦財富管理業務CEO鄭毓棟:財富管理需要新模式,智能投顧面臨的客戶、渠道、產品的“不標準”仍需不斷摸索。中美智能投顧區別很大,國內發行產品主體有銀行基金券商等豐富多樣;國內交易磨損或摩擦帶來的成本較高;國內投顧的盈利模式確實跟美國有區別;但是國內的用戶數據開發和用戶畫像做得更好,怎麼在現有框架下把投顧這條路走下去,是所有同業需要探索的一個地方。

中國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產品營銷負責人崔瑛:科技公司合作傳統金融機構,需雙方共享金融數據+行為數據以更精準畫像、線上線下合作經營客群。面對中國投資者的行為特徵,需因地制宜做智能投顧,提供有效的白盒策略給用戶更多選擇、讓個人投資者積極參與到投資當中來;智能投顧中除了看風險回報,還要考慮流動性和現金流以豐富整個智能投顧的投資策略。

探索金融科技公司上市之路

圓桌論壇二的主題為“探索金融科技公司上市之路”,樂信總裁吳毅、拍拍貸總裁胡宏輝、匯付天下總裁穆海潔及51信用卡董事會秘書兼資本市場副總裁魏建鵬等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實踐情況。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互金巨頭和銀行人分享了這些最前沿觀點



各位嘉賓的精彩發言摘要如下:

樂信總裁吳毅:樂信整個業務模式裡幾乎全部為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業務模式,在集團中並沒有純金融或者純科技的比例劃分。樂信很樂於看到每一家金融機構逐漸發展自己科技的力量以及建立自己子公司。當銀行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進行合作,打造這樣一個發展方向,傳統金融機構就需要在科技方面要不斷進步,不斷對原本系統進行一遍又一遍的刷新。

拍拍貸總裁胡宏輝:拍拍貸在金融科技的輸出方面的業務已經做了很多年,同時每年科技輸出服務的對象中有一部份服務的對象是金融機構。在這過程中,拍拍貸給金融機構除了提供客戶流量包括後面的風控技術、反欺詐技術,現在更多是在做一些基礎研究的工作和基礎一些金融科技的輸出。

匯付天下總裁穆海潔:匯付天下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不難看出,在中國支付市場中,移動支付已可替代銀行卡傳統的支付技術,同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已切實應用在支付服務的方方面面,包括客戶審核已全都採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等。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勢在必行,匯付天下2018年半年報顯示,科技投入同比增加30%,基於這樣的投入比例,未來可能會向不具備這部分能力的機構進行一些科技輸出。

51信用卡董事會秘書兼資本市場副總裁魏建鵬:從諸多銀行年報中發現銀行在消費金融、個金業務方面有戰略上的投入。在這個大背景下, 51信用卡通過科技輸出的方式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實現戰略轉型。51信用卡的定位一直是科技公司,包括幫助用戶進行個人負債管理,以這個為切入點服務垂直人群、滿足各種科技以及金融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