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每年夏天,各個媒體同行的新聞報道中,總是少不了馬蜂的身影。它所建築的蜂窩,經常出現在一些居民樓外圍,屋簷底下這樣的位置,為不少市民的生活帶來不便,那面對馬蜂,市民又應該怎麼做呢?



雖然廣州已經過了立秋,但是氣溫還是挺高的,所以馬蜂依舊非常活躍,它們會“安家”在屋簷下,或者樹上。據瞭解,每年的3-11月,是廣州的“馬蜂季”,馬蜂有毒性,被蟄之後會有紅腫反應,最嚴重的話,甚至有生命危險。有專家說,馬蜂一般喜歡去居民區、學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喜歡在陰涼、通風好的地方“建房子”。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但是馬蜂窩就不是永久性的,如果第一年在這裡,第二年它們就會換地方了。

一般來說,市民遇到馬蜂或者馬蜂窩都不會靠近的,遇到緊急的時候就會選擇求救。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廣州消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月份到八月份,他們就接到過2795宗有關馬蜂窩的警情,成為最多的非滅火救援類警情之一。消防戰士成了名副其實的“捅蜂戰士”。

消防戰衣

消防官兵之所以敢正面“對戰”馬蜂,就是因為這件“橙色戰衣”,從頭包到腳,有頭盔有手套,密不透風,同樣也是非常悶熱的。而對付馬蜂,就有不同的“戰術”,主要因應馬蜂窩所在的位置而定。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套袋法

如果馬蜂窩的位置並不高而且大小並不是很大的話,消防員就會採取套袋法,將馬蜂“一鍋端”。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水攻

低位馬蜂窩可以直接套袋帶走,而高位就要藉助工具。如果馬蜂窩掛在了樹上,距離地面有五六米高,如果要消防官兵身穿防蜂服去爬樹套走,實在太危險了,於是就要用水攻。水攻的關鍵要周邊的沒什麼人,一般是從多人居住一邊,向空曠少人甚至沒人一邊噴水。用的是消防車上的高壓水槍,剛剛開始加壓的水柱沒有殺傷力,不可以直接噴向馬蜂窩,否則會“打草驚蛇”,等到水槍加足壓就瞄準發射,可以瞬間將馬蜂打暈,讓它們的翅膀沾水紛紛落下。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火攻

如果是夠不著,而且又不利於水攻的位置,我們會用火攻,用火攻的前提是,馬蜂窩距離我們超過一臂之長,但是我們又可以用那個殺蟲劑把他直接消滅這種。火攻一般要配合殺蟲劑使用,先點燃打火機,然後利用殺蟲劑的易燃性,將它噴向打火機,形成噴射狀的“火柱”,將馬蜂驅趕或者燒死,最後再用工具,將馬蜂窩徹底搗毀。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無論用哪種方法,廣州消防都提醒市民,千萬不要自己動手,因為被馬蜂蜇傷,真的很危險。

被馬蜂蟄了的應急處理方法:可以馬上塗一些食醋,酸鹼中和,減弱毒性,也可以止痛,如果有呼吸困難,呼吸聲變粗等現象,那就趕緊去看醫生了。剛剛有提到,除了可以找消防,還可以找專業人士進行處理,摘馬蜂窩,還會有怎麼樣的專業人士呢?

其實處理馬蜂窩的,除了消防官兵,民間也有專門的摘蜂窩人。今年四十多歲的梁自心來自湖南,是民間“摘蜂人”的小隊隊長。同梁自心一起的隊員是一起在增城區活躍的一支民間“抓蜂隊”,由十幾人組成。他們每天都會帶上自制的摘蜂工具去到廣州各區和周邊地區,摘馬蜂窩。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梁自心說自己十幾歲就開始摘馬蜂窩,可以說是自學成才。他說,如果在山裡找馬蜂窩,就靠望遠鏡,看到嘴巴叼著東西的老蜂,跟著它們的軌跡,一般就能找到馬蜂了。以前上山摘蜂窩比較多,梁自心說,近年來馬蜂喜歡在民居範圍內“建房子”,所以也有不少市民會找到他們幫忙。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梁自心有自制的防護裝備,看起來很簡單,兩層雨衣做防護服,三層手套保護手部,草帽加網帶上防護眼鏡就成了防護“頭盔”,他說工具的作用是保護自己,但是要摘馬蜂窩,關鍵是膽大,心細。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連上做防護工作,抓蜂整個過程十來分鐘搞定,梁自心說這些馬蜂窩,摘下來後,如果當事人要留,就會因應路程油費人工成本,收兩三百塊錢工本費;如果當事人不要,他們就免費提供服務,然後將蜂窩帶走。因為市場上會有專人收購,馬蜂窩做藥材,老蜂泡藥酒,蜂蛹拿去吃,所以品相越好的馬蜂窩,價格就越貴,平均可以賣六十多塊錢一斤。像下面這個馬蜂窩,約有五六斤,能賣三百塊錢左右。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為了更好地瞭解馬蜂,總結一些摘馬蜂窩的技巧,順便滿足市場的需求,梁自心的團隊還有專人開始研究養殖馬蜂。目前他們還在試驗性階段,主要養了虎頭蜂,小黃腰和黑盾這三個品種。其中黑盾因為蜂蛹口感口味都比較好,很受市場歡迎。


「話題」馬蜂築巢 合理處置


其實遇到馬蜂窩,市民千萬不要自己處理。在尋求專人幫助的時候,如果情況緊急危及生命,可以首選消防官兵,因為他們夠快,但是考慮到消防官兵的主業是救火救援救災,所以如果情況緊急,市民又願意等一等了解一下,都可以找到類似民間摘蜂人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幫手。這些摘蜂人說,只有他們有能力幫忙解決,也是非常樂意為消防分擔這一份來自“馬蜂季”的壓力的。

一句到尾,專業事要找專人做。

想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

每週一至週五

晚上20點05分

廣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頻道播出的

《城市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