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怎樣管理音質才好聽?

平常心180151612


音質好壞不是管理出來的,管理與先天是2:8,全靠師傅手工精益求精做出來。琴筒用紅木,不上油漆,拋光成自然黑,透出紅光,六塊板相粘沒縫隙,筒上打孔挿入杆子緊密相扣,筒底,託底小方孔套上後嚴絲密縫,這幾點做到躁聲避免一大半。皮子是關鍵,取蛇的哪部位?鱗片大小,反面蛇肉削掉多少,厚薄剛好。繃時六隻角鬆緊一樣。這樣的要求達到,琴會賣到8千以上。買來後每天拉二小時,一個月後“開光”。下面是保養了。松香擦弓上,千萬別燙到筒上,弓毛鬆緊程度,為拉外弦時馬尾與弓杆距離8到10公分。隔十天用毛筆刷去皮上松香。琴盒放一小乾燥劑,不可放多包,拉練拉緊不放陽臺放臥室。9月份俗稱“蟹殼燥”,如皮子有乾燥現象,搽蚌殼油(只限於),以勉強看得出為限,同時弓毛不能與油接觸,墊紙隔開,絃線8個一換(大部分人拉三年也不換,無知了)。這樣你的琴定會受到眾人稱讚。


吳振華43


~~~問題提出了兩個主線。一是二胡的管理常識,二是音質好聽。管理好了,音質就好?咱們先說音質,雖然管理好了比管理不好音質好。但是,主要原因還是在二胡的身上。想要二胡音質好,就得在買二胡的時候下功夫。一個是:儘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買好的。我建議你買至少三千元以上的,這個三千元是二胡質量的分水嶺。三千以上是專業用琴,三千以下是學琴用琴。三千元以上的,音質都很不錯。這是衝著音質好說的,如果友友們經濟條件不佳,可自己掌握。如果你買了低劣琴,就想用好好管理,把音質變好,這你就大錯特錯了。買好琴是音質好的關鍵所在!


~~~咱們再說二胡的管理,同樣的二胡,管理好和管理不好,差別是很大的。記得有一次,我村的一個家庭婦女,三十多歲,非常喜歡二胡,她常常來我家聽我拉二胡,而且非常專注。有一次她向我借二胡,說非得學,要拉《賽馬》。我向她解釋,拉二胡的難度,她堅持要學。我只好借給她一把,並給她一本學二胡的書,她信心十足的回家了。因為那時候我有事很忙,她家離我家很遠,有半年也沒見著她。有一天,她拿著二胡來找我,哈!絃斷了一根,弓子的馬尾斷了一半。而且渾身塵土,破爛不堪。她說,二胡太難學啦,我盡力了,就是學不好,還你吧,這是小孩不懂事,都給你弄壞了。我還有什麼說呢。如果這把二胡在我手裡,肯定還和原來一樣。


~~~管理二胡,首先得有琴盒,那種不錯的,最起碼也能隔絕空氣,能防潮溼,乾燥,防摔,壓,等等外傷衝擊的。二胡開音以後(特別是質量不太好的)拉完了,就把弦鬆了,把馬子提到琴筒上邊的邊上,以保護琴皮。保持著松香的充足,琴絃用時間長了要及時換,保持弓毛有半數以上。別認為,二胡怕潮溼,太乾燥也是不好的。愛乾燥的北方,應該在琴盒裡加一個防燥的東西,把小毛巾弄溼,用手攥不滴水為度,放在琴盒裡那個盛馬子松香的小盒裡,20天換一次,保證二胡有點溼度。這樣,二胡就有柔和高等的音質。保持二胡的清潔,每演奏完,用乾淨毛巾擦淨松香末,保證下次好用。。。。個人看法,歡迎胡友們交流,提出不足之處!我謝謝啦!!!


懷哲


應用戶2853301646朋友👬邀請答此題,其實懷哲等朋友已做了很好的解答,但為不讓朋友失望我只補充說幾句。

問答題寫的是【二胡怎樣管理音質才好聽】?所以回答要以管理和音質上回答。


1⃣️管理、顧名思義是保管和調理。二胡用後要入盒,注意溼度不能太大,潮溼害處第一就是影響音質,但受溼後皮軟又不能烘不能曬,放在乾燥通風處自然吹乾,特別南方時黴天氣要注意保管好、北方天氣乾燥,用好二胡後松弦,不能給琴皮有壓力,只要不去烘不去曬是不會裂的,你是北方人訂購廠方二胡時,廠方就注意到二胡的銷往地點講究蒙皮的鬆緊度,這是我在無錫梅村二胡廠家陸林生老廠長對我講的。 二胡發音是弓毛沾上松香增加摩擦力後才對弦產生振動幅度傳導給琴碼再經琴皮產生共振,皮與筒產生共鳴發聲的,一秒鐘振動的次數多就是高音,反之就是低音。由此只要開始拉二胡,第一就是把弓毛擦足適當的松香,拉完用布將琴絃擦乾淨,弓毛磨擦的地方不要把松香擦掉。已經開聲的新二胡拉完後都要放鬆琴絃,琴碼海棉墊不要動。這就是保養保管的方法,我都是這樣子做的。

2⃣️對於音質,你已經有二胡了才問怎樣保管?我就不叫你去買好一點的二胡了、就地取材。先說你的二胡質量,如果是中低檔的,那木質堅硬度不夠,琴皮的鱗對角線數到14個,這種皮薄,對著光照看很透亮,如果在南方用,其琴皮的中心有凹痕,它的出音雖響,但有捫筒子音,音質差,中把向下出死音。但解決的辦法:千斤匝數用硬點兒的線,少扎幾圈、在琴碼下方多加海棉或絨布,儘量向上推到琴碼處,這樣才能改掉中下把的死音。 對於你手上是把中高檔的二胡,那它的質材堅硬起碼是紫檀的,高檔二胡的蛇皮都是蛇肛門前1米內的幾塊好皮,花紋對稱,鱗片對角都在10~13個,而直線,六面受力均勻,對光照就暗,不透亮。這種二胡在皮中央用指甲背側輕彈都發咚咚的金屬聲,此二胡音質好。



3⃣️中高檔二胡怎樣調整才出好的音質? 1.千斤用棉線繩,繞1.5公分高,千斤距琴碼40公分左右,音質最好,當然要看你的手型大小定千斤高度、 2.琴絃要選發銀亮不生鏽的稍貴點兒的,琴碼有油松節的更好,質地要硬,放內外弦的槽口要寬些,因為新弓新毛多的原因。3.對於海棉墊要稍寬,厚點兒,如果發狼音(尖叫的雜音),就改用3公分寬5~6層的絨布當海棉墊、絨布的厚薄能決定二胡的音色。 弓毛的松香要擦得適中,多了出狼音。 新琴半年內儘量不松琴絃。


4⃣️總之不管你是新二胡還是老二胡,調試是最好音質音色的關鍵:新弓毛擦足夠的松香,新琴絃,千斤用棉線扎1.5公分寬,弦到琴桿距離為2公分,千斤儘量向上,以上說的琴碼和濾音墊(海棉)。最關鍵的是不能隨手給弦調音高,要


用定音器定內外弦音高,因為外弦a1為國際標準音高,它每秒死規定振動440Hz(次),當拉內弦(d1音高)與外弦空弦時產生一種餘音和絃共鳴,十分優美、既有透亮高亢的音質又有純美柔和的音色。

5⃣️點我的頭像或點關注能查看一月前的有關對二胡的知識。

6⃣️往後連續在問答題中發流行二胡曲譜(連同歌詞),喜歡💕的👬👭可打印或收藏!


許科雲


管理好二胡的音質首先要有一把好二胡,材質以小葉紫檀和老紅木為好,各廠家就木質加工工藝來說都差不多,區別就看蟒皮和蒙皮技術了。好的蟒皮和蒙皮技術從挑選二胡的蟒皮就可以看出來,1. 首先看鱗片要求橫七豎八,意思就是立起二胡橫向鱗片是七片,豎數是八片,也不是絕對,多半片少半片都可,最好沒有畸形片。2. 蟒皮的網格線要儘量的直不能扭曲。3. 花紋自然新鮮。以上的的道理就不說了。做到上述幾點的二胡沒有上萬及更多大洋恐難拿下。但有時間在各二胡廠家網站多看多試聽還是能撿到便宜的好二胡的,我就淘到一把好琴,音色好就願意拉不捨的放手。 要保持二胡的音色,最好放二胡或練二胡的房間要有溼度計,掌握每個季度時節房間溼度的變化範圍,以及二胡音色的變化,能保持恆定溼度當然好,如果不能就要多準備些琴碼和音墊,在不同的溼度下調換琴碼和音墊,並做好標記使二胡在不同的溼度下都能保持較好的音色。至於拉完二胡是松弦好還是不松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隨個人喜好吧。


橄欖季節


頭二胡無論網購或琴行購都只能碰運氣,大多數二胡愛好者,不專業,並不知道個別廠商價格欺榨高價並非高質,低價一定低質,這是閆前整個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各行各業都有,尤為樂器這行,竟爭不充分,監管不充分,制度不完備,廣大消費者,難勉吃虧上當,在所難勉,對於音樂界知明八士他們是不幹射,再說,他們也不會在網上或琴行消費,這空間受人制約,價格不透明,餘地太乍


用戶9192878267455


更多二胡學習技巧,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二胡之家APP,或者下載二胡之家APP在線學習。

影響二胡音質的8大方面:

以上就是二胡音質的注意知識。

上優酷查找“二胡之家”,更多二胡知識講解。


用戶81733124183


音質的好壞,基本上是選材,製作工藝決定的,一把音質不佳的二胡,你保養得再好也無濟於事,演奏技巧和演奏水平是第一位的,現在的低檔二胡也比阿炳當年拉二泉映月(鋼絲錄音)的二胡好,當年是楊蔭瀏先生臨時從商店買的,因為阿炳那把二胡被耗子咬壞了。


阿奇154425239


二胡管理得再好,它的音質也不會因此而好起來,甚至也許更不好。

我們不論二胡的檔次,只論如何讓一把本來是好的新二胡的聲音越來越好,直到它的頂點。

二是的音色是拉出來的,不是像保護嬰兒那樣保護出來的。一個人的二胡水平不到那個級別的時候,他可以把音色本來好的二胡拉到音色不好起來。我一次因為出門去流浪,無法帶著二胡,就放在縣劇團的朋友那,強調他保管好,要玩當然可以。不過,他的二胡水平按現在的考級的級別來看,他二級都不達。我流浪回來後,那二胡被他天天拉,拉到聲音一奌都不好了,沙音雜音都出了來,這可是當時全縣最好音色的二胡呀!後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拉了一年之後,聲音才恢復如初。

我們音協有一把二胡,我斷定這二胡比我的更好,當然價也更高,好像是四千元人民幣,九十年代以前的銭。我第一次去玩這把二胡時,它的聲音如同幾百元的二胡,大嘆可惜。原來,這二胡誰也可以去玩。買回來後,這二胡從來就沒有開音,因為沒有人可以把它拉開音,音協那些人的二胡水平都是三級以下的,甚至無級的。

廣東歌舞團的已經退休了的首席二胡手是閔慧芬的徒弟(據說),他的二胡不是誰都可以碰的。

我一次去深圳布吉一個琴行拜訪一個二胡手,他是閔慧芬的徒弟,是專業水平的。他的私用二胡讓我看一眼都不願意。

二胡的聲音好與不好是拉出來的,不是保管出來的。


夢雲山人1


選材好,製作工藝好,琴藝好,當然音質好。但是真正獲得一把選材好,製作工藝好的二胡,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價格不菲的琴,也會有瑕疵和不理想之處。好琴藝更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大多數是琴一般,琴藝也一般。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好二胡音質,才有普遍意義。我的體會是功夫在持弓的右手上,首先按趙寒陽老師講的運弓金三角定律基礎上,掌握好,運弓的平直度,即人們常講的會拉的一條線,不會拉的一大片,拉出二胡樂器應有的音質,音色,其次,在弓毛與琴絃的貼實力度上控制好,特別是是新買的琴,更要控制好力度,得寸進尺的加大力度。爭取早日把琴(琴筒,莽皮,琴桿)拉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開膛”。我曾經發現有好多拿著價格不菲的二胡,幾年下來,俱然琴的音量非常弱,聽著不通透,不是二胡的本音。


方舟295717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