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官莊新建一民俗博物館

來源:今日永城(id:jryccm)

街道寬闊整潔,兩邊的房子清一色的徽派建築,白壁、黛瓦、馬頭牆渾然一體,清新雅緻,似有江南水鄉的氣息……這裡是陳官莊鄉李門莊村。3月8日,在該村沿街的一座院子裡,“外鄉人”屈明偉正帶著幾名村民搭建木屋。

陳官莊新建一民俗博物館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家院子。湘西民居木屋、雕花大床、木雕洗臉架、古代書籍……這座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仿清木質四合院是陳官莊鄉黨委、政府通過諸多優惠政策招慕而來的“豫東民俗博物館”,創辦人正是“外鄉人”屈明偉。

陳官莊新建一民俗博物館

屈明偉其實是我市演集鎮的一名農民,在李門莊村,大家習慣稱他為“外鄉人”。說起屈明偉的故事,村民們如數家珍。年幼時家庭貧困,早早跟隨父親做起了生意,依靠勤勞的雙手和智慧收穫了財富。2009年10月,已舉家遷往湖南湘西居住的屈明偉回到永城。家鄉的變化讓屈明偉驚歎不已,他決定返回家鄉,重啟夢想。

在一個熱愛民間收藏的朋友的鼓勵下,屈明偉開始涉足古文物收藏和文化產業,並下定決心用自己的資金建一所永城人自己的民俗博物館,讓人們領略永城民俗文化的厚重、博大、精深,喚起社會對民俗文化的重視。

2016年年底,陳官莊鄉黨委、政府向屈明偉伸出了橄欖枝,承諾為其免費提供土地,支持他建立民俗博物館。快速考察選址、論證規劃、籌備資金……2017年2月,豫東民俗博物館正式動工。目前,主體建築已基本完工。

走進館內,三座湘西民居木屋引人注目。屈明偉告訴記者,三座木屋用料考究,架構壯觀,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審美和觀賞價值,材料是他從湖南的一些山村裡收購回來的。為了方便後期拼裝,拆解前他為每一根木樁都編上了號碼。從湖南到永城,這些堆在一起毫不起眼的普通木樁,在屈明偉的手中,又一步步地恢復“原貌”。

陳官莊新建一民俗博物館

“所有的木屋都是卯榫結構,每一根木頭都有固定的位置,而且舊房子比新房子更難拼裝,就是本地木工也組裝不了,只能靠我帶著幾名村民一點一點摸索著組裝,所以速度會比較慢。”屈明偉說,僅最北邊的五間木屋就花費了8個多月才完工。

記者看到,在已經建好的各個房屋裡,擺滿了數千件藏品,它們都是屈明偉幾年來走村串戶零星收集獲得,主要涉及百姓農耕生產、食宿生活、交通運輸、錢幣證票、紡織服飾、陶瓷編具、度量衡器、工藝作坊、家電通訊等方面的藏品,其中最珍貴的當屬4張清末時期的六柱五簷白骨鑲嵌雕刻大床。

陳官莊新建一民俗博物館

屈明偉告訴記者,博物館設有16個展廳,包括農耕文化、古代家居、壇罐陶瓷、生活民俗、工商百業等各大門類。整體佈局以豫東民俗文化為主線,從不同側面向人們展示豫東人特有的民俗、民風、民情,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勾起人們對往日歲月的回憶。

陳官莊新建一民俗博物館

記者瞭解到,博物館開工之初,屈明偉放棄了生意,帶上妻女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就在去年下半年,其妻突然被查出患有甲狀腺癌。在妻子住院的幾個月時間裡,屈明偉只能間隙到現場安排施工事宜,但是很多工序沒有他在現場指揮,無法往下進行,因此耽誤了很長時間。“愛人已經出院了,我也能專心做事,努力把耽誤的工期追回來,爭取早日開館。”屈明偉對記者說。

“豫東民俗博物館建成後將免費對外開往,與國家4A級旅遊景區——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有機融為一體,成為豫東紅色教育基地、鄉村記憶工程基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希望人們走進博物館後,能夠從中看到豫東文化的縮影,得到一種返璞歸真的享受。”陳官莊鄉黨委書記洪志偉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