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馳」懟「景馳」,創始人「內訌鬧劇」升級,這次是爭企業名

“網紅”自動駕駛新創企業景馳科技,早期創始人的疑似“內訌”,又有新進展。8月23日,景馳科技有限公司以侵犯企業名稱權為由,將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韓旭、呂慶訴至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目前法院已立案審理。據悉,此案原告為景馳科技有限公司兩位聯合創始人潘思寧和楊慶雄。對於這則訴訟,景馳廣州總部方面向南都記者確認,目前不對事件進行回應。

景馳科技有限公司訴稱,景馳科技聯合創始人韓旭、呂慶及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韓旭)、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呂慶)四被告在進行介紹、宣傳或運營微信公眾號時,沒有完整使用公司名稱,擅自使用原告“景馳科技”或“景馳”的企業名稱,直接導致了與原告企業名稱的混淆,對社會公眾造成嚴重誤導,極大影響了原告使用“景馳科技”企業名稱的權利,並認為四被告違反《民法總則》、《反不正當競爭法》,《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等法律規定,嚴重侵犯了原告的企業名稱專用權,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南都記者注意到,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名為“景馳科技”,日常傳播訊息也採用了景馳科技的字眼。

“景馳”懟“景馳”,創始人“內訌鬧劇”升級,這次是爭企業名

事實上,景馳科技創立之初曾有6位聯合創始人。今年2月,百度對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前CEO王勁及其所經營的美國景馳公司發起訴訟,索賠5000萬元,理由是對方“侵犯商業秘密”。事件以王勁辭職、百度與景馳和解告終,隨後景馳科技CEO換成了韓旭,而公司CFO和CTO則由呂慶、李巖擔任。在景馳科技的公開宣傳資料中,早已經看不到王勁、潘思寧等人的身影。

但從王勁退出之後,另一位早期聯合創始人潘思寧卻依舊在社交媒體上與景馳方面“你來我往”,不久前,他疑似曾在微信公號上指出,兩位聯合創始人呂慶、韓旭偽造潘思寧簽名、指印和股東會決議,謊稱公司的公章、營業執照正副本丟失,欺騙工商局進行補領,將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由潘思寧變更為呂慶。但這一事件遭到了景馳科技方面的否認,稱潘思寧早已非公司員工。

8月9日,疑似潘思寧的個人公眾號“景馳科技潘思寧”,公開了一份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的鑑定結論,顯示上述工商變更登記信息中的潘思寧簽名、指印系偽造。不過,後來景馳科技方面沒有對事件進行回應。

從天眼查可知,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已在6月28日由潘思寧變更為呂慶。景馳在國內註冊的北京景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景琪科技有限公司及廣州景琪科技有限公司四家主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已變更為現CFO呂慶和CEO韓旭。

“景馳”懟“景馳”,創始人“內訌鬧劇”升級,這次是爭企業名

(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變更記錄)

“景馳”懟“景馳”,創始人“內訌鬧劇”升級,這次是爭企業名

(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的變更記錄)

信息還顯示,景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8日,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股東為其中兩位聯合創始人潘思寧和楊慶雄,分別持股60%和40%,法定代表人為執行董事潘思寧。被告之一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今年1月19日,註冊資本8.8億人民幣,景馳科技CEO韓旭為執行董事,CFO呂慶為監事。

目前,景馳科技已經宣佈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5700萬美元。而據景馳總部方面的透露,目前A輪融資已在進行中,業界普遍認為景馳可能在不久後的將來就會公佈新一輪融資情況。由於涉事相關方對於具體“內訌”原因及細節仍未進行更多披露,此番“鬧劇”走向仍有待發展。不過,此次爭奪“企業名稱權”,也對新創企業的利益劃分敲響了警鐘。

採寫:南都記者 鍾鍵挺 實習生 李佳玲

排版:林玉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