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濟南破解「三點半」難題被新華社點讚

聚焦|济南破解“三点半”难题被新华社点赞

聚焦|济南破解“三点半”难题被新华社点赞
聚焦|济南破解“三点半”难题被新华社点赞

無論是風裡,還是在雨裡,我都在這裡守候著你

聚焦|济南破解“三点半”难题被新华社点赞

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放學後去哪兒的“三點半”難題困擾著不少教師和家長。全國多地近期密集出臺課後託管舉措,各方反應如何?新學期伊始,記者走訪了多地學校。

學校漸成課後託管“主力”內容豐富注重提高素質

9月3日下午放學後,濟南市槐蔭區營市東街小學的“課後託管班”熱鬧了起來。校長董慶峰告訴記者,新學年課後託管的內容很豐富,包括京劇、舞蹈、管絃樂、體育等。

家長黃聞玲說,自己下午六點才能下班,學校提供的免費託管服務不僅解決了接送難題,內容也從簡單看護轉向幫助孩子提高素質。

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放學後的“三點半”難題近年來廣受社會關注。教育部出臺的相關指導意見指出,廣大中小學校要積極作為,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2018年秋季開學前,多地教育部門推出了課後託管措施。從9月起,杭州市的小學全面實行免費晚託班。南寧市從9月1日起實施相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向學生提供課後託管。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課後服務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服務群體。在成都市成華區,教育部門表示,2017年為全區895名低保、單親、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的小學生提供免費託管服務,低償服務學生9192人,受到家長好評。

該區的華林小學,學生中外來務工者隨遷子女約佔三分之一。5年級學生羅慧琳在課後託管課程中學了拉丁舞,還在比賽中獲了獎。羅慧琳的母親說,女兒從小喜歡跳舞,在社會上報班學一次要30至50元,而這裡一次只收費10元。

財政助“託底”

多模式破解難題

在杭州市濱江區,濱和小學校長田燕芳正忙著向新入學的一年級家長髮放徵求“免費晚託班”需求調查表。

杭州市濱江區是浙江省第一個推行“免費課後服務”的地區。2017年11月開始,這項服務在濱江區4所小學試點。2018年春季學期,該政策在全區14所小學的1至3年級全面推開。

“濱江區課後服務目前不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由財政全額‘埋單’。”濱江區教育局局長陳玉棠說,要辦有溫度的教育,解決老百姓的痛點,課後託管是“關鍵小事”,接下來這項服務會推向小學4至6年級。

在濟南市,當地教育部門將中小學開展課後服務納入績效考核範圍,在政策上予以保障。例如增加市屬中小學績效工資總量,按照每班每年900—1000元,每生每年300—320元標準核撥,提高班主任與德育管理團隊用於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及課後學生延時服務的考核獎勵。

在部分地區,一些有規模、較規範的託管機構也參與到學校課後服務體系建設中去。

成都市青羊區自2015年開始試點“社區少年宮”公益託管模式,每天下午放學後,由街道、社區、學校及家長代表組成的管委會公開選出的第三方培訓機構進校提供課後服務。託管服務每生每天8元,興趣班收費每生每天20-30元。

青羊區“社區少年宮”目前有33個,覆蓋全區所有小學。除區文明辦每年為每個社區劃撥2萬元日常工作經費外,區財政局還設立了專項補助經費。

延時不要延負

課後託管需守住核心理念

課後託管意味著延時服務,老師會因此增加負擔嗎?

在成都市成華區,小學生放學後,由一支700多名專家能人組成的志願者團隊進學校開展各種素質教育活動,其中近80%是教師。

成都市華林小學副校長丁臣惠表示,全校有30多名教師自願參加了該項目。從時長來看,每週額外增加兩小時工作量壓力並不很大。

25歲的體育老師賀琳玲每週一、週五下午,為學校兩個拉丁舞班的學生各上一次課,每月能拿到志願者補助800元。賀琳玲說,自己並不看重這點補助,看著孩子們從什麼都不會到能跳舞,進而比賽獲獎,這種獲得感讓她特別幸福。

濟南一所小學校長說,學校老師參與課後託管工作,每半個月輪換一遍,增加的額外負擔不算太大。而在杭州一所小學,老師們約一週輪到一次。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老師們工作一天下來很辛苦,學校正考慮請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家長等參與管理。

課後託管得到了家長的廣泛好評,但教育工作者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更離不開家庭、社會的協作合力。學校承擔課後託管,是一項託底的工作。家長不能放鬆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濟南市槐蔭區營市東街小學校長董慶峰說。

董慶峰認為,課後託管,關鍵是要守住為孩子長遠發展著想、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核心理念。這一時間段,不僅要讓家長放心,孩子開心,更要用於提升孩子素質、開闊視野。

一些教育界人士建議,政府提供課後託管服務時可通過制定課後服務內容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在教育部門備案,對託管服務進行規範,避免其異化為課後補課,增加學生負擔。同時,政府應正確處理和培訓機構、市場之間的關係,把握好度,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原標題:“三點半”難題能否破——聚焦多地課後託管

記者 餘靖靜、吳曉穎、蕭海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