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一、新零售特徵是什麼?

新零售特徵一:

渠道一體化,即多渠道深度協同融合成“全渠道”。當今,消費者隨時隨地出現在實體門店、淘寶京東電商平臺、美團等外賣平臺、微店及網紅直播頻道等各種零售渠道。零售商不僅要打造多種形態的銷售場所,還必須實現多渠道銷售場景的深度閉合,才能滿足顧客想買就買的需求。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新零售特徵二:

經營數字化。今天商業變革的目標就是一切在線,通過數字化把各種行為和場景搬到線上去,然後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零售行業的數字化包括顧客數字化、商品數字化、營銷數字化、交易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等。數字化是通過IT系統來實現的,所有數字化戰略中,顧客數字化是基礎和前提。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新零售特徵三:

門店智能化。大數據時代,一切皆智能是必然。門店智能化可以提升顧客互動體驗和購物效率,可以增加多維度的零售數據,可以很好的把大數據分析結果應用到實際零售場景中。在零售行業,商家數字化改造之後,門店的智能化進程會逐步加快,但脫離數字化為基礎去追求智能化,可能只會打造出“花瓶工程”。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新零售特徵四:

商品社會化。我們去實體門店購物,會覺得店鋪商品琳琅滿目,東西買都買不完。當新零售把顧客數字化後,顧客不到你的實體店,通過線上店鋪購物時,會覺得你的店鋪東西少,品類缺乏。這就是新零售時代對品類管理的挑戰,需要商家重構供應鏈才能解決。解決的辦法就是社會化供應鏈:賣自家貨、他家貨;自己賣、請別人賣;土貨、洋貨、農特貨等。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新零售特徵五:

物流智能化。傳統零售只能到店消費,現取現賣,新零售要求顧客可以全天候、全渠道、全時段都能買到商品,並能實現到店自提、同城配送、快遞配送等,這就需要對接第三方智能配送、物流體系,以此縮短配送週期、去庫存化。原創:黎代雲,歡迎轉發,轉載刊發請註明出處。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二、新零售適用哪些行業?

一、連鎖商超、便利店:

1、連鎖商超和便利店多數是傳統經營方式,多數未能實現交易、顧客、經營等數字化改造。

2、線上電商薄弱:多數商超、便利店線下做了幾十年,有非常強的運營能力,存量增長受限,需開發新的業務增長點——電商平臺。

3、服務:新零售下,實體店覆蓋周圍3公里,30分鐘送達;線上下單,門店自提、快遞配送等。所以會涉及到會員、庫存、商品、訂單等環節打通,才能更好智能化分配訂單,對接智能化物流。

正因如此,包括永輝超市、百聯、盒馬、百果園、三隻松鼠等領先落地新零售,其中SPAR中國美特好集團旗下全球蛙,開創了區域性本土到家O2O平臺。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全國首個區域新零售O2O平臺——全球蛙誕生,同城一卡通

二、進口跨境電商:

1、交易必須在電商平臺,可以是自建,也可以入駐第三方平臺。

2、跨境電商商品多數為國外二、三四線品牌,需要開設線下店,增強顧客體驗和信任度,包括旗艦店、體驗展示店、進口商品交易中心、合作外店等。

3、後端管理薄弱:包括海關、保稅倉、支付、物流等對接,數字化集中三單對碰報關較難。

這就需要線上線下結合,並高效管理後端,一方面提升顧客體驗,另一方面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提升業績。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三、農特上下行、農村電商:

1、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問世,加速推進了農(漁)村電商的發展。繼2015年農(漁)村電商興起之後,愈演愈烈,迎來發展風口。

2、在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強勢出擊和帶動下,全國農(漁)村電商正形成“跨區域電商平臺和本地電商平臺共同發展、東中西部競相迸發、農產海貨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互動”的發展格局。

3、區域零售巨頭自主再創業,形成本土到家O2O平臺,大力開設線下農產品體驗中心,覆蓋周圍三公里。

如何解決農產海貨進城的銷路,以及如何讓城裡人更便捷的買到好東西的雙向需求成為當前一大難題,新零售模式應運而生。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四、生鮮連鎖店:

1、門店庫存積壓、損耗嚴重;變價頻繁難同步;非標商品體驗差;品類擴充難。

2、網店生鮮電商產品標準化程度;圖片與實物差別大;消費者體驗差。

生鮮O2O目標群體特徵:

隨著百果園、易果生鮮等佈局線上線下,對商品體驗性極強的生鮮市場來說,新零售O2O模式無疑是首選。

生鮮商家、企業應該快速佈局線上銷售渠道,實現全渠道數據融合,同時依靠線下實體門店增強顧客信任感,升級顧客消費體驗,讓顧客真正買到新鮮可口的生鮮產品。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五、母嬰行業:

1、獲客成本高,母嬰受眾不固定,週期大多3年,基本需要每年拉新。

2、營銷方式落後多數以銷售為營銷目的,逐步採用新興的線上推廣,但效果不佳。

3、銷售渠道陳舊多數線下實體經營,拓展線上銷售為大趨勢,但參與度低,且盈利少。

4、供應鏈管控難母嬰電商標品較多,但受眾對非標品的需求逐年上升,供應鏈管控難。

母嬰行業已步入紅利期,海量商企爭相湧入,新興電商拔地而起。然而,顧客維護、營銷推廣、供應鏈管理等難點卻始終制約母嬰業發展。新零售時代,母嬰顧客的精準營銷已成為企業運營成功的關鍵。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六、化妝品行業:

1、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大同小異,門店體驗普遍不佳,競爭壓力加劇。

2、客戶營銷困難商家需基於不同的平臺進行營銷,成本高,收益較低。

3、消費者信任度低假冒偽劣投訴較多,大部分消費者仍對網購化妝品持懷疑態度。

4、品牌競爭力分散化妝品行業集中化程度低,消費層級均化,導致商家常需覆蓋多類人群,影響客戶沉澱。

針對化妝品行業產品數量龐大、規格型號複雜,季節、時效性強,顧客營銷需求強等特點,商企應該深入顧客營銷,線上搭建顧客社交平臺,線下打造體驗式店鋪,打通全渠道的新零售場景,以精準的顧客營銷及運營管理,保障商企長遠發展,新零售必不可少。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七、本土區域供銷零售平臺:城市和縣域電商、連鎖體驗店、大型品牌企業O2O等

1、電商去中間化;2、客流減少;

3、運營能力弱;4、同質化競爭嚴重;

針對區域型零售商多門店、多層級的屬性,憑藉線下品牌連鎖店的實體優勢,本土O2O企業應該以消費者為中心,打造線上平臺,以此整合自有業態,通過同業結盟實現供應鏈聯採,通過異業聯盟實現流量共享,最終為區域客戶提供同城一卡通服務,打造多元化O2O零售場景。

同時,在後端對接供應鏈體系,實現產地直髮、工廠直供、海外直郵,讓顧客在家在本地就能買全球。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八、百貨地產:智慧商圈平臺

1、電商衝擊;2、空間侷限;

3、庫存深度不夠;4、顧客轉化率低。

基於地產商的地域優勢,百貨公司、商業地產、商業街區等應建立百貨地產智慧商圈,以吸引多品類商家入駐並開設體驗店,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商業形態。基於數字化平臺,對收銀、會員、推廣實現統一管理運作,為消費者搭建立體多維的O2O場景,為企業沉澱現金流、信息流等數據,最終形成零售大數據。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九、商貿城、專業市場:城市和縣域商貿城、垂直品類專業市場、縣域供銷中心

針對零售商貿流通去中間化、在線化的趨勢,憑藉商貿城高垂直的實體優勢,基於渠道,商貿城、專業市場應構建多元化銷售渠道。

除了豐富原有的批發分銷通路,還應通過構建智慧商貿平臺,聯合線下實體商城打造O2O零售場景,以此憑藉優勢產業整合同業資源,聯合異業聯盟,拓展商品資源、渠道資源,共享流量。

最終以平臺化運作,扶持商家,形成批發與零售一體化的商貿體系,激活品類商貿。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十、網絡零售平臺:淘品牌、電商平臺O2O

2015年以後,線上線下分野愈發淡化,零售在線上線下的融合已成為時代的選擇。當大量的傳統品牌快速響應,積極湧入各大電商平臺的時候,各大電商大佬、線上品牌也紛紛佈局線下,規劃O2O戰略、補短體驗感!

品牌O2O優化品牌經營與提升服務體驗的同時,落實全渠道O2O,重塑品牌競爭力,形成新零售自有模式。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十一、辦公室新零售:辦公室渠道

1、大部分白領每天8小時都在辦公室;

2、企業福利、企業採購團購市場較為傳統、封閉、不透明化;

辦公室新零售應運而生:

「零售研究」新零售適合哪些行業?

對象:大廈物業老總、企業老闆、辦公室領導、園區物業。

交易:APP、微商城、小程序、店中店觸屏等。

商品:普品、新品、差異化、千點千品。

成本:貨架一個點1000元左右、1架月銷1500-2000,毛利25-30%、貨損3-7%,物流10%,運營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