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原來才是「捉刀」的始作俑者

我們把代人寫文章稱作

"槍手"也稱作"捉刀"。原來"捉刀"的鼻祖是曹操。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稱魏王,匈奴使者前來求見。曹操認為自己的相貌醜陋,不足以威震遠國,就讓尚書崔琰做自己的替身接見匈奴使者,自己卻扮作侍衛,“捉刀立床頭”(意思是,手握鋼刀,挺立在坐榻旁邊)。

事後,曹操派人去問匈奴使者:“你看魏王這人怎樣

?”匈奴使者回答說:“魏王俊美,風采高雅,而坐榻旁邊握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這才是真英雄!

匈奴使者決非等閒之輩,他能夠通過崔琰表面的“雅”,看到他深層次裡的缺陷:威武不足 ,亦即沒有曹操那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英雄氣概。

這話傳到了曹操耳朵裡後,讓他很是得意。後來,人們便將代替別人做事稱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謂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筆”。

曹操原來才是“捉刀”的始作俑者

曹操原來才是“捉刀”的始作俑者

曹操原來才是“捉刀”的始作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