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大!GDP增速放緩、貿易衝突加劇,紡織業下半年前景如何?

本文作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牛爽欣

2018年以來,世界經濟加快復甦,我國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宏觀環境總體平穩支撐我國紡織行業內銷和出口市場均實現較好增長。紡織行業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指標結構性調整特點明顯,運行質效指標較一季度有所改善,行業運行基本延續平穩態勢,高質量發展的特徵日漸顯現。

但與此同時,紡織行業當前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仍需克服綜合成本提升、環保壓力加大等困難問題,承受產能結構、企業結構調整等改革陣痛,化解貨幣環境趨緊、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等外部風險。

1~5月運行情況

內外市場增長總體良好

紡織品服裝內銷市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水平,實體和網絡渠道零售額增速均處於近年來的高位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5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1%,增速雖然較今年一季度略

放緩0.7個百分點,但較上年同期加快1.9個百分點。網上零售繼續保持高速增長,1~5月穿著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4.9%,增速較今年一季度有所波動,回落了9個百分點,但較上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紡織品服裝出口保持恢復性增長。中國海關快報數據顯示,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不含94章)為1022.3億美元,同比增長3.3%,增速高於上年同期1.2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紗線、織物及製成品出口競爭力提升,出口額同比增長10.7%;服裝出口壓力仍然較大,出口額同比減少2.3%,低於上年同期4.6個百分點。

生產供給結構深入調整

紡織行業生產增速總體有所放緩。2018年1~5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

,增速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別放緩2和0.5個百分點。受統計方法限制,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與其他工業行業缺少可比性。

從產業鏈各環節生產情況來看,紡織行業產能與供給結構深入調整的特點明顯。棉紡織及棉印染行業生產增速明顯放緩,1~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1%,增速低於上年同期4.3個百分點,且較今年一季度繼續下降0.9個百分點。化纖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較上年同期加快1.7個百分點。終端環節生產總體保持較好增長態勢,1~5月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1%和8.2%,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5和4.5個百分點;服裝業同比增長5.3%,較上年同期降低1.2個百分點,但與產業鏈前端行業相比較增長仍較為穩定。紡機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增速分別高於全行業和紡機行業上年同期增速12.4和1.2個百分點,反映國產裝備市場競爭力穩步提高。

運行質效較一季度有所提升

紡織行業經濟效益情況呈現好轉趨向。2018年1~5月,全國3.6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961.1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低於上年同期5.7個百分點,但較今年一季度回升0.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107.2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低於上年同期9.1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回升5.3個百分點。各子行業中,紡機行業盈利能力明顯提升,1~5月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8.3%和33.9%,顯著高於其他子行業增速,對紡織全行業盈利能力保持穩定的貢獻作用突出。

紡織行業運行質量有所改善。1~5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銷售利潤率為4.6%,較上年同期回落0.1個百分點,高於今年一季度0.1個百分點;產成品週轉率為18.5次/年,同比加快3.4%;總資產週轉率為1.4次/年,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費比例為6.9%,較今年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

全年趨勢展望

宏觀基本面總體依然平穩

展望2018年全年,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紡織行業保持平穩運行的基本面正常。內需方面,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供需結構持續改善,就業形勢向好,市場信心有所提升,6月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5%,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2.9,均處於較高水平,有條件支撐紡織品服裝內需保持穩定增長。外需方面,雖然流動性收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風險將使全球經濟復甦的邊際動能逐漸減弱,但預計短期內全球實體經濟廣泛復甦的總體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需求有望繼續保持低速增長。

紡織行業面臨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為保障紡織企業用棉需求,國家發改委於6月面向生產企業發放80萬噸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企業可自主選擇配額使用的貿易方式,這一政策不僅增加了國內高品質棉花的有效供給,也為紡織企業自主利用國際市場調節原料供需提供了空間。

此外,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佈《關於2018年退還部分行業增值稅留抵稅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化纖和紡機行業列入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行業目錄,一些研發投入較大、處於成長期的高新技術企業將有條件獲得退稅支持。

不確定性因素仍需關注

儘管宏觀環境總體平穩,紡織行業當前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從需求端看,全球經濟復甦主要依賴投資活躍,私人收入增長動力可能趨於減弱;美元正式進入加息週期,將對全球消費市場逐步產生抑制性影響。二季度我國GDP增速預期將較一季度略有減緩,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季度同比、環比已有所放緩,對於紡織品服裝內需的支撐作用也有減弱的可能。

從外部環境看,中美貿易衝突進展波折,近期有加劇傾向,增加紡織行業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原棉列入我國對美加徵關稅清單,如確定實施,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紡織行業棉花配置及原料結構調整的壓力。

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總的來看,2018年紡織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基本良好,但仍需克服綜合成本提升、環保壓力加大等困難問題,承受產能結構、企業結構調整等改革陣痛,化解貨幣環境趨緊、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等外部風險。

紡織行業將進一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行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力爭全年主要生產、銷售、效益指標在現有水平上實現小幅提升,運行質量繼續改善向好,向2020年建成紡織強國目標穩步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