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姆茲海峽:決定原油市場行情的關鍵點

匯眾資訊FinanceWord

在美國悍然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後,兩國之間的口水仗就一直未停止。作為原油市場和油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伊朗的一舉一動均十分關鍵。而如今,霍爾木茲海峽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重中之重。

霍爾木茲海峽:決定原油市場行情的關鍵點

退出核協定,特朗普還要制裁伊朗

今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隨後美國將對伊朗的制裁調至“最高級別”,對不同行業給予了90-180天不等的對伊制裁寬限期,石油相關制裁的過渡期為180天。根據時間表,豁免期將在11月4日左右結束。

考慮到歐洲以及日韓和美國的關係,一旦豁免期結束,伊朗的石油出口勢必將面臨巨大的問題和挑戰。即便中國繼續加大進口,但是供求兩端依然難以達成此前的合理水平。這顯然不是伊朗方面能夠接受的方案。

因此,在7月3日伊朗總統魯哈尼明確表態並威脅,如果美國一心要迫使所有國家停止購買伊朗石油,伊朗也將阻撓鄰國的石油出口。而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Ismail Kowsari則表示,如果美國禁止伊朗出售石油,那伊朗將在霍爾木茲海峽封鎖油輪的通行。“美國掀起的戰爭,將由伊朗來終結。”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近期也對魯哈尼的建議表示支持,稱如果伊朗自己的石油出口被禁止,那麼就可能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性

那麼作為重要的隘口和爭奪點,霍爾木茲海峽究竟重要在哪?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霍爾木茲海峽位於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是包括科威特、巴林、伊朗、伊拉克和阿聯酋在內的產油國幾乎唯一的海上輸油通道。這五大產油國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輸的原油數量與日俱增,但這裡最窄處僅有34公里,因此戰略意義非凡。

而從全球原油運輸情況來看,海上石油運輸的三分之一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並且除了原油以外,對於卡塔爾這個天然氣出口大國來說,霍爾木茲海峽是其幾乎所有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通道。

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那麼科威特、巴林、伊拉克以及阿聯酋的原油出口都將中止。隨後引發中東戰爭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根據TeleTrade分析師Artem Avinov此前的預計,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將會影響到1700萬桶/天的石油交易。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油價飆升至每桶250美元,而目前布油還不到75美元/桶。

高油價意味著巨大的問題。瑞銀在5月報告中曾表示,油價如果漲破100美元/桶,將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使全球GDP減少1000億美元。由此,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理論和實踐的差別伊朗有這實力/膽量麼?

如果按照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個國家的領海包括距其海岸線12海里(約等於22公里)以內的海域,這意味著伊朗的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干擾霍爾木茲海峽的通行。而作為美國口中的“流氓國家”,所謂的公約也只是一紙條文而已。

但是,打嘴炮和實際操作之間還是有著巨大的差別的。

事實上,這並不是伊朗第一次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2012年1月,在奧巴馬政府對伊朗施加一系列制裁後,伊朗也曾發出過同樣的警告,最後並未真正予以實施。畢竟,真的動起手來,後面的結果誰也沒辦法預知。

專注於中東事務的Middle East Monitor網站專欄作家Mahan Abedin認為,對於伊朗來說,雖然威脅的聲音一天比一天高,但這更多可能還是出於戰略考慮的口頭之快。

Abedin指出,伊朗議會保守派副議長AliMotahari本月初曾表示,伊朗關於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警告將會帶來“正面”結果。這意味著,在伊朗高層看來,這些警告將會對美國政府的戰略帶來實質性影響。

《紐約時報》在本月初報道中則提到,對於印度、土耳其等國在11月4日之前停止全部伊朗原油進口的要求,美國已經放鬆了要求。

由此看來,伊朗藉此作為談判條件的概率要遠遠大於悍然動武。而從美國的角度來說,伊朗並不是他們唯一需要處理和應對的對手。與中國的貿易戰,與俄羅斯的扳手腕同樣會牽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與伊朗的博弈可能會演變的更久。

而對於原油市場和油價來說,這意味著不確定性會長時間的存在,從而是不是的讓油價出現上天或者遁地的表現。原油交易者對此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在震盪中緩慢攀升或許還是下半年的大方向。

不過也有看空油價的分析。花旗大宗商品首席分析師Ed Morse近日在接受 Financial Post採訪時表示,油價將在未來12個月內重新跌回45美元/桶。Ed Morse指出,目前市場所有看漲原油的邏輯都是基於錯誤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