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2006年4月29日,五一勞動節之際,父親騎摩托帶我去乾陵。遊覽完乾陵之後,尋找靖陵的時候,我和父親無意中看到一座巨大的封土堆。於是,騎著摩托,順塬而下,第一次來到隋恭帝楊侑的莊陵。當時,這裡還是一片田野,墓冢顯得非常高大。

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2018年9月1日,再次經過這裡時,周圍的大樓拔地而起,寬闊的公路四通八達,已經很難看到低矮的墓冢了。終於找到隋恭帝楊侑的莊陵之後,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精靈4無人機,對封土和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航拍。轉眼十二年了,變化真的很大!

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楊侑(605-619),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他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初封陳王,後封代王。隋煬帝親征高句麗時,曾經命楊侑留守長安。大業十三年(617),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為“義寧”。

義寧二年(618),李淵自立為帝,廢黜恭帝楊侑,降封為酅國公;武德二年(619年),楊侑突然病死(一說遇害),終年15歲,葬於莊陵,諡號恭皇帝。

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這座墓冢高約15.8米,底部邊長約82米,位於一條道路的拐彎處。外觀呈完整的覆鬥形,頂部平整,四角清晰,非常像一座漢代帝陵,跟隋文帝楊堅的泰陵風格一致。據說,李淵曾經將奉天(乾縣)之地四百頃賜予楊侑,楊侑被害以後,葬於封地之內。因此,1988年文物普查時,認定這裡是隋恭帝楊侑的莊陵。

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但是,這裡到底是不是隋莊陵,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裡可能是乾陵的陪葬墓,也有人認為這裡或許是秦漢以前的祭祀壇。因此,導致這麼宏大的一座墓冢,到現在還沒有列入任何保護單位的名錄!

1、乾陵陪葬墓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這座墓冢是乾陵的陪葬墓,因為它距離乾陵很近,並且周圍緊鄰其他陪葬墓,封土形制與懿德太子墓相似。另外,文獻記載乾陵有十七座陪葬墓,加上這一個墓冢正好湊成十七個。但是,此墓前方沒有任何石刻和石碑,與唐代陪葬墓的風格迥異,所以應該不是乾陵陪葬墓。

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2、祭祀壇遺址

張永祥先生在1989年第2期《文博》上發表的《乾陵陪墓葬的兩個有關問題》(題目原本存在問題,“陪墓葬”應該為“陪葬墓”)中,曾經認為這座墓冢是秦漢以前的祭祀壇遺址。因為周圍的好疇、上淡、底淡、乳臺等村名均與祭祀有關,並且“墓冢”的形狀也與地壇相似。但是,這座墓冢的封土保存相當完好,如果它是秦漢以前的祭祀壇,那麼歷史至少在2000年以上,不可能還這麼“稜角分明”;另外,那些村名看似與祭祀有關,仔細分析也存在牽強附會,所以不可以作為判定依據。

航拍隋恭帝楊侑莊陵:乾陵陪葬墓?祭祀壇遺址?

其實,判斷這座墓冢到底是唐代的陪葬墓,還是秦漢以前的祭祀壇遺址,只要進行一次簡單的考古勘探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判斷這裡是隋恭帝楊侑莊陵,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發掘,或者其他學術研究的突破。

不知道墓主身份的情況下,出於保護文物古蹟的目的,姑且稱呼這裡為“隋恭帝楊侑莊陵”也不為過。因此,希望早日將這座隋恭帝楊侑莊陵列入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