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紅芯」內核就是Chrome,還需要解釋什麼

就在一直宣稱“自主國產”的紅芯瀏覽器剛剛宣佈融資2.5億美元之時,有網友發現該瀏覽器的安裝包經多次解壓後包含多個谷歌瀏覽器Chrome文件,從而懷疑該瀏覽器使用的並非該公司宣傳的“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目前,紅芯企業瀏覽器的下載鏈接已從官網撤下。紅芯方面回應表示,安裝包裡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為本來就是基於開源的Chrome架構;紅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國產內核,因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創新。

紅芯瀏覽器安裝包多次解壓現Chrome文件

網友“@Touko”、“梓泉”日前在網上發文稱,將紅芯企業瀏覽器安裝包多次解壓後,出現了名為“Chrome.7z”的安裝包文件,進一步解壓,得到名為“Chrome-bin”的文件夾,版本號為“49.1.2623.213”,該文件夾內有十多個關於Chrome的安裝文件。他表示:“最新版的Chrome已經是v69.0.3493.3了,這是兩年前的版本了。說好的國產機芯呢?拿Chrome兩年前的版本,封裝一下,就可以當成國產內核瀏覽器的驕傲了?”

在他的測試下,該瀏覽器的多個提示、字體、圖標都與谷歌瀏覽器Chrome相同,甚至連統一資源定位符(URL)都直接顯示為“chrome://”。另外,谷歌瀏覽器在斷網時會出現恐龍賽跑的小遊戲,紅芯瀏覽器斷網後也會出現同樣的小遊戲。

有網友稱,紅芯之所以使用的還是Chrome兩年前的版本,並非因為現在的版本不好找到,而是因為該版本是谷歌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操作系統的瀏覽器,目前谷歌已經暫停瀏覽器對XP系統的兼容。紅芯主打企業客戶,目前許多政企單位仍舊使用Windows,因此紅芯選擇了該版本。有網友表示,谷歌瀏覽器所使用的內核本身就是開源的,目前國內也有多款瀏覽器使用了谷歌瀏覽器的內核,這本身無可厚非,但一定要宣稱是自主研發的獨立技術,且以此來融資,那就是欺騙,甚至是詐騙了。

谷歌瀏覽器開源國內多個瀏覽器使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谷歌早已開放了網頁瀏覽器Chromium,並以BSD許可證等多重自由版權發行並開放源代碼,也就是說,開發人員可以直接在該內核上加入更多設計,從而就變為一款新的瀏覽器。目前, 360瀏覽器、QQ瀏覽器、UC瀏覽器、搜狗瀏覽器等都是基於Chromium內核而生成的,因其性能強,標準支持好,firefox在證書安全上激進,對用戶隱私敏感等。

360 PC瀏覽器事業部總經理梁志輝表示,目前,一般瀏覽器都會採用Chromium內核,因為全球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就是他,而且對標準支持最好的也是Chromium內核,國內360、uc、qq、搜狗都不約而同地基於Chromium內核,或只用裡面的Webkit/Blink引擎。不過他表示,即使同樣是使用該瀏覽器內核,基於更新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不同,瀏覽器的差距也同樣存在,“谷歌在硅谷僱傭了數百個頂尖的程序員,加上開源社區龐大的程序員參與開發,瀏覽器的發展非常快。谷歌有信心做到三週發一個版本,三個月發佈一個大版本,半年做一次全網升級,超過六個月的瀏覽器在使用谷歌服務的時候,是會被報警的。所以,一個瀏覽器產品除了在產品體驗的優化以外,對版本的快速跟進是非常重要的。360、uc、qq、搜狗這四家雙核瀏覽器普遍能做到一年至少兩次升核。這裡面的差距就是技術上的體現。”與此同時,紅芯瀏覽器還在使用兩年前的49版本,同時有大量的漏洞未修復,其安全性能有待檢驗。

紅芯曾拿到5輪融資

就在前一天,紅芯瀏覽器剛剛完成2.5億美元C輪融資。當時紅芯表示,本輪融資主要來源於紅芯目標行業市場的戰略投資,投資方包括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戶,還有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等。

紅芯曾自我宣傳稱,放眼世界上四大主流瀏覽器內核(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皆為國外所有,而紅芯Redcore則是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該瀏覽器的核心技術是該公司通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

據統計,紅芯到目前為止已經拿到5輪融資,2013年拿到來自科大訊飛的3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4年拿到天創資本、虎童基金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6年分兩次拿到晨興資本、IDG資本、達晨資本的上億元B輪、B+輪投資;最近又拿到2.5億美元的C輪融資。

雲適配今年剛更名為紅芯

從這家公司的官網來看,公司於2012年成立,此前名為“雲適配”,近期才更名為“紅芯”,而“紅芯瀏覽器”此前名為“Enterplorer”。

公司業務為“基於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瀏覽器核心技術,面向大中型企業,提供IT去邊界化時代的‘移動化’、‘安全上雲’的企業級統一工作平臺,及身份安全、數據安全、行為安全等多層次雲安全服務。”據業內人士介紹,該業務實際上就是將一些客戶PC等版本的官網頁面或系統適配到手機等移動端,並保證其在移動端的顯示及功能正常。其官網介紹稱,從2012年至今,紅芯雲適配的開放技術平臺已經吸引了超過50萬開發者加入;移動應用和安全產品服務於眾多中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包括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媒體、政府機構等。

目前,該公司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安全軟件“紅芯隱盾”、企業移動化解決方案“紅芯雲適配”和瀏覽器“紅芯企業瀏覽器”。在官網上,紅芯對瀏覽器的介紹為“紅芯內核: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紅芯內核基於通用內核架構,結合創新專利技術研發而成。相比普通瀏覽器內核,自主研發了智能身份認證引擎、智能行為學習引擎、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安全管控引擎、數據加密沙箱等功能。”

其中提到的“基於通用內核架構”,也許就是Chrome的內核。而該產品的優點也需要與“普通瀏覽器”相比,從描述來看,這些優勢只是附加功能,而非顛覆性的優勢。

另外,紅芯公司的創始人名為陳本峰,官網介紹顯示,他是企業級HTML5產業聯盟主席、HTML5國際標準制定者之一,曾就職於微軟總部IE瀏覽器核心研發團隊。他曾獲得微軟最有價值技術專家(MVP)榮譽稱號、微軟最佳產品貢獻獎、香港特別行政區“優秀人才”等榮譽。

紅芯回應稱本來就基於Chrome架構

昨天下午,紅芯官方網站已經將瀏覽器的下載鏈接下線,目前用戶無法下載使用。

該風波後,昨天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回應媒體稱,網上文章斷章取義,安裝包裡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為本來就是基於開源的Chrome架構。高婧表示,紅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國產內核,因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創新。她還表示,單看安裝包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絕不是那些人說的拿國產概念去騙錢。至於安裝包為何下線,是因為技術部啟動應急預案,開始自查。

陳本峰還對媒體表示,紅芯瀏覽器確實是基於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而開發,但他強調,紅芯在內核層面有自主創新,以適用於中國企業用戶的辦公上網需求。

昨晚,紅芯在其官網發佈正式“聲明”,回應公眾的關注。聲明稱,“紅芯瀏覽器內核是基於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即Chromium開源項目,但不是Chrome瀏覽器)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的;區別於傳統的瀏覽器,紅芯瀏覽器是專門針對企業辦公場景設計的。”這一聲明較此前的“自主國產”低調了許多。此外,森馬服飾和科大訊飛都否認是上市公司直接投資紅芯瀏覽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