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噸假奶粉窩點被端,這個親歷三聚氰胺的男人已經做了23年的奶

10年前,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深深地傷害了國人的心,傷害了國家的未來。

從那以後,消費者為了讓孩子吃上健康奶粉,不再相信國內奶粉製造企業,紛紛不遠千里出國囤貨,經各種海淘買手買進口奶粉,能喝進口就絕不買國產……

10年後,西班牙警方搗毀了一個當地的假奶粉作坊,抓獲了嫌疑人,攔截了港口的貨船,發現貨船裡共有8噸假奶粉,有愛他美、喜寶等上萬個知名奶粉品牌和包裝,最終目的地是——中國。

事件一出,萬眾譁然,國內外難道就沒有什麼可信的奶粉廠家嗎?

對於這樣的事件我們絕不姑息,但10年前的三鹿轟然倒塌,國內想要做企業的想必不敢再犯。

去年年初,54歲的魏立華陪同領導考察君樂寶旗下的旗幟嬰兒乳品公司時,聽到“一定要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健康的好奶粉時”,眼睛竟紅了起來,眼淚不由的奪眶而出。

親眼目睹了“三聚氰胺”事件的魏立華覺著“只要能做出好奶粉,再苦再累也值了”。

創業的星星之火

1986年,魏立華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而後被分配到了河北省農業廳推廣農機具檢測儀。

他發現,當時的設備穩定性極差,常出問題,檢農具排老長的隊等著檢測機器卻故障了。

年輕氣盛的他覺著太過憋屈,就想自己做個新的檢測儀。

隨即,他撥通了石家莊十幾家無線電廠的電話,找到了檢測儀的廠家,用時3個月打造出了功能強大,穩定性極強的新機器。

機器研製出來後性能與效果都很不錯,魏立華就去和領導商量,量產銷售,但機關內不準經商,魏立華只好先停薪留職單幹,做了一陣子挺不錯的。

但沒多久,廳裡就不許停薪留職了,他只能放下手頭前景一片大好的生意回去上班。

這一次,魏立華回去也坐不住了,與其坐辦公室等糧餉,不如下海撲騰撲騰,便離職了。

之後,他的機器備受歡迎,他和一位新疆客戶做了一年的生意,一面都沒見過全靠電話聯繫,賣出一百多臺機器賺了幾十萬。

市場慢慢鋪開,穩定增長後,魏立華又開始琢磨新的點子。

9萬起家,遇挫前行

彼時,他從在幼兒園工作的妻子那得知小朋友都喜歡喝一種袋裝的乳酸菌飲料。

他覺著這就是個商機,隨即打電話給農大懂食品配方的老師,請求指導。

1995年,魏立華靠著9萬塊錢,6個人,1臺酸奶機,踩著兩輛人力三輪車無畏的開進了乳品界。

在取名字的時候,徵集了很多想法,魏立華的父親一眼就看上了“君樂寶”,於是公司就叫石家莊市君樂寶乳品公司。

1995年5月,第一袋君樂寶面世了,魏立華嚐了嚐覺著口感不錯,但苦於沒名氣,零售店都不願意賣,即使每天騎車出去賣也賣不出去。

一天,魏立華失落的走在街頭,見一家冷飲店生意不錯,就和老闆搭訕聊了幾句,幫著搬了下貨,老闆見他忙活了半天,在他臨走前說“你明天拿一箱過來試試吧”。

魏立華彷彿看到了曙光,結果當天早早就賣光了,第二天還有很多人來詢問購買。

就這樣,君樂寶漸漸打開了市場,1997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00萬元。

1999年,同在石家莊的三鹿集團看上了君樂寶,希望入股;而魏立華也十分羨慕三鹿品牌當時的實力。最後,三鹿以品牌加上70萬元入股,成為君樂寶的一大股東,但君樂寶仍為獨立法人自主經營品牌。

進入21世紀後,君樂寶從河北走向了河南、山東等鄰省,成為了袋裝活性乳製品市場的扛把子。

2008年,君樂寶在全國酸奶市場做到了第三名。

咬牙挺過“黑暗時刻”

然而,就在2008年,一場可怕的災難侵襲而來。

可怕的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了全國的所有乳業,即使之前沒有生產過奶粉的君樂寶都受到了牽連,被停產了13天。

當時,君樂寶所有的原料與生產都是獨立運作的,在後續的抽檢、送檢中都完全合格。

即使這樣,君樂寶也和三鹿、三聚氰胺、石家莊等信息密不可分,所有的經銷商幾乎同時消失了,當月賠了1000多萬……

為了讓經銷商與消費者相信君樂寶,魏立華將國家級的檢測報告複印裝到鏡框裡,送給每一個零售店。

關於三鹿持有的君樂寶股份,魏立華與員工到處籌錢,通過拍賣收了回來。

即使是這樣,君樂寶還是月月賠,直到2009年4月才有了一點起色。2010年,君樂寶銷售額達到13億,201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20億。

君樂寶雖然慢慢好了起來,可是國內的奶粉企業卻沒這麼快度過難關。

2012年,魏立華與合作伙伴一起去德國參加一個展會,代表團總共幾十個人,一下飛機幾乎全去買嬰兒奶粉了,一箱一箱的拿,店裡的奶粉都快被搶光了…

他看著導購員異樣的眼光內心隱隱發痛。

之後,他就想著君樂寶一定要在河北做奶粉,從哪裡跌到就要從哪裡站起來。

從哪裡跌到就從哪裡爬起

回國後,他在辦公會上提出了想做奶粉的想法,他以為大家會全票反對,但事實卻相反,大家全都舉雙手贊成。

原來大家這些年來都被“三鹿事件”刺激夠了,想把丟掉的尊嚴掙回來。

魏立華也怕做不好,但他必須得上。

他先收購了一個設備與技術都不錯的企業,進行全面改造,又斥巨資招兵買馬,找回來很多河北本地做奶粉的人才。

為了讓大家不退縮,魏立華押上了君樂寶的名聲,奶粉品牌就叫君樂寶。

雖然很多業內專家都說老魏傻,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有拼盡全力,才能做真正的良心奶粉。

緊接著,魏立華為君樂寶奶粉在華北平原自建了一個牧場,全程監管,100%規模化機械化,據瑞士標準公正SGS檢測,君樂寶奶源關鍵指標優於美國、日本以及歐盟。

在輔料的選擇上,君樂寶找了全球前三的國際大廠,聯合中國營養學會研製的配方。

生產上,從歐美等國引入了一流的生產設備與工藝。

安全上,魏立華用做藥的標準去做奶粉,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A+認證的嬰幼兒奶粉企業。

“高性價比”破洋奶粉市場

即便做的再無懈可擊,10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留給消費者的傷害還在隱隱作痛,寧願買被抬價過高的外國奶粉也不願買國產奶粉。

魏立華在多國調查,發現國外奶粉在當地價格摺合成人民幣基本不超過150元,而在我國價格翻了兩三番,最終,他將君樂寶奶粉價格定在了130元一罐。

但價格太低,利潤少,沒有實體渠道願意賣,君樂寶只好做電話直銷與電商直營,但並沒什麼效果,就是白送也沒人敢要。

從2014年4月開始出產奶粉帶年底,君樂寶共虧損了8000多萬。

而後,他們開始挖空心思建立品牌信任,從歐盟認證、到牧場工廠參觀、各類促銷活動,慢慢地有人開始注意到君樂寶,只要打電話給君樂寶就能免費領一罐,有一天送出去36罐奶粉,雖然這個數字不大,但卻很鼓舞人心。

上線一個月後,銷量突破了600萬元,6月份銷售額突破了109萬,憑藉著高性價比的特點,君樂寶被消費者戲稱為奶粉界“小米”。

線上有了新突破後,線下也有了起色,高利潤的洋奶粉主導模式就這樣被慢慢瓦解了。

最後的話

10年前,神州奶粉界一片“廢墟”,君樂寶逆風前行艱難崛起。

魏立華做酸奶做了23年,而做奶粉只用了4年,但是卻揹負著掙回河北嬰幼兒奶粉尊嚴的使命,立志要做到中國第一的他絕不會昧著良心去做,他曾說過“我們是提著腦袋去做的,為一時利益與銷量放鬆質量的話,只能進監獄”。

曾經丟過的信任再重建,恐怕需要多花一百分,甚至一千分的力氣,但魏立華都不怕,因為他的心裡有一束光。

一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光。

作者:魏無忌|電商觀察網(ID:guancha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