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又是一年入學季,為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從大學生到研究生的轉變,X-MOL團隊從過去發表的諸多文章中,精選適合的一些作為“開學專欄”。希望這些內容能對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將來少碰一些釘子,少走一些彎路。

下面這篇文章是入選“開學專欄”的第一篇,首發於2015年,也是X-MOL讀者公認的“新手必讀”(此版本有少量補充修改)。文章作者是一位年輕且低調的有機化學博士,也是X-MOL的忠實用戶,現在在國內大學任教。應X-MOL團隊之邀,為低年級的師弟師妹們,特別是那些剛剛報道的研究生新人,分享一些他的心得和經驗。X-MOL團隊在此對這位不願署名的作者表示感謝!


親愛的師弟師妹們,

剛入學的喧鬧還沒有散去吧,或者說,新鮮勁還沒有過去吧?

研究生階段,更像是開啟了一種“荒野求生”模式,你只知道自己要努力活下去,卻永遠不知道下一頓午餐在哪裡。除了“畢業”這個具體的長期目標,更多是要靠個人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你永遠孤獨。當然如果你很幸運,有導師、師兄師姐引導和糾正,會少走很多彎路。但是最終,還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應該具備的綜合能力


文獻檢索

信息檢索應該是當前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裡面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一個合格研究生的基本生存技能。如果看過吳曉波先生的《激盪三十年》系列書籍,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裡,信息不對稱造就了許多神話;即使如曇花一現,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信息的重要價值。在當下學術圈,信息檢索最相關的應用就是——文獻檢索。

多數高校在開展《化學信息學》這門課的時候,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對專業文獻查詢、專業數據庫、網站以及相關的工具軟件有個初步瞭解。然而這些技能真正發揮巨大作用的,是在研究生階段。

不同學科都會有自己的特點,相關的從業人員一般都有自己的平臺。比如化學材料領域的有X-MOL等;生命科學領域的有生物探索、生物谷等;醫學的有丁香園等;出國考試有寄託、太傻。

通常,你到了這個階段慢慢就會找到自己圈子的交流平臺,如果你目前還不知道可以跟學長學姐簡單聊一聊。然而,一個已經存在運營多年的平臺,大量的內容對你都不一定有價值。真正有價值的隻言片語被埋沒在服務器的某一個角落,等待你去發掘。面對這種情形,有四個字可以送給你——「善用搜索」。以後有任何問題想問的時候,請先試試搜索。

瞭解常用的搜索引擎:專業性的數據庫是需要學校或者機構購買的。如果有教育網權限,應該會更方便些。最廣泛使用的例如中文的文獻數據庫CNKI、萬方、維普等,當然其他社科類也有自己的數據庫,沒事的時候逛一下自己學校圖書館的網站,以及清華北大等牛校的圖書館網站。理工科英文數據庫Web of Science以及IEEE使用很廣。化學專業的檢索包括SciFinder、Reaxys等。每個學科的學會一般都有會專業數據庫,例如化學專業就有美國化學會ACS、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德國Wiley、荷蘭Elsevier的ScienceDirect數據庫、德國Springer等公網。

一般而言,哪怕你沒有教育網的資源,公網的信息已經足以讓你對一個領域有初步的瞭解。中文可以用百度等,另外,搜狗搜索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英文以前用Google,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用微軟的Bing,或者Yahoo(注意不是中文版本的必應和雅虎);如果是專業名詞,一般可以在Wikipedia找到入門級的介紹(注意不是中文版的維基百科)。

這裡需要解釋下,為什麼中文站點的資源一般不如英文網站。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要理性看待問題。雖然這種差距確實是客觀存在,但不能一味地說我們自己的東西不好。除了有學科發展的水平的原因,主要還因為目前中文的使用範圍遠遠不及英文廣。中二時期的少年們,總是拿中國的情況跟外國比,殊不知世界上一共有220+的國家和地區。一般來說,外國是指中國以外的其他所有國家。你看,在學術範圍內,所有的對比都是有約束條件的,所以也印證了那句名言——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對於化學和材料領域的新生來說,X-MOL網站(www.x-mol.com)是大家快速瞭解一個領域的一個好工具,X-MOL網站的行業資訊版塊上積累了化學材料領域上萬篇最新研究成果的中文解讀,大家可以根據關鍵詞、作者等進行搜索,相關內容則盡收眼底。

另外,X-MOL網站(www.x-mol.com)在首頁推出的“文獻直達”功能,可以方便的通過參考文獻的DOI(例如10.1039/B605172N)或者題錄信息(例如:

Chem. Rev., 2007, 107, 2411-2502)就可快速定位原文,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而且手機上也能使用,手機直接訪問www.x-mol.com,或者根據文末提示下載App均可。(編者注:點擊閱讀詳細介紹)

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合適的關鍵詞:使用不同的關鍵詞組合,所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有區別;這個是經驗的積累,但是也是需要大膽去試錯的。多搜索、多學習,搜索的效率自然會提高。

懂一點檢索語法: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你懂一點搜索的技巧,對提高效率和準確性大有幫助。常用的技巧也不多,無非就是引號、site、filetype等。例如,在搜索專業的英文短語、詞組的時候,用關鍵詞加空格的搜索效果很不理想,如果用引號把搜索的短語限定起來,效果會好很多。具體技巧可以自行上網搜索。

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圖片來源:hochurodit.ru

文獻管理

研究工作一旦開始,一般會持續好幾年。看過的文獻如何管理、快速定位,以及寫文章時候的如何引用。早年很多人可能不習慣用文獻管理軟件,純粹靠大腦以及文件夾管理。隨著筆記本電腦普及、軟件的升級、網速的提升、以及文獻出版量的暴增,越來越多的人用到文獻管理軟件,例如Endnote、Mendeley、Zotero、NoteExpress和NoteFirst等。目前同類軟件還是比較多的,可以初步試用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使用。一旦用了一個軟件,就很難換到其他軟件,數據的導入折騰又是一大成本。

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這裡主要包括學習文獻管理軟件的使用方法,數據的整理、維護、備份,平時要添加新文獻、做筆記等。文獻管理軟件使用的越多,你所得到的回報就越大,相對的邊際成本就越小。如果要用軟件來管理文獻,應該查些資料,全面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文獻越多、文獻管理軟件的使用頻率越高,可能會出現卡頓、崩潰現象,一定要注意備份數據。

另外,Windows系統中,用免費軟件“everything”可以根據文件名來搜索本地文件,速度非常快。

快速融入課題組

關於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和閱讀一本書,在很多地方有共通之處。這裡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值得反覆閱讀品味。《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神奇的書,但是讀起來略顯枯燥,不知道多少人能堅持讀完。這書在閱讀界簡直是神話般的存在,一本書教別人如何讀書的書。

閱讀本組發表文章

新加入到導師的課題組,要快速地開展自己的研究,一方面是與前輩們多交流,學習師兄師姐身上的優點,另一方面自己的知識儲備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長期地做“伸手黨”是沒有前途的。看文獻最好的入門辦法是熟讀本組已經發表的文獻,尤其是重要代表作,以及新近發表的新文章。一方面重要代表作是課題組研究的精華,有不懂的地方隨意和前輩討論都可以。當然,如果他們都不懂,還可以直接請教你的導師。新入行的時候有些基本的知識不懂,應該抓住機會好好鞏固,如果等到中期考核或者畢業答辯的時候再來請教導師就有點遲了。而讀新近發表的文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和第一作者請教。

無論本組已有的成果是好是壞,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超越前人。從本組論文出發,繼續精讀幾篇領域內的重要綜述,基本就完成了初步入門的工作。

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圖片來源:classroom.synonym.com

查閱相關學位論文

初步入門之後,慢慢準備開展自己的課題。一開始可能所有能想到的idea都被人已經做了,甚至做的比你想的還要好。也許會苦苦求索一段時間。這期間需要找一些國內的學位論文來看看,從一個稍高的角度來鳥瞰自己的研究課題。通過分析別人博士論文的框架和研究體系,學習別人如何把握研究的方向。

學位論文通常更注重系統性和實驗細節,和已經發表的期刊論文有些不同的側重點。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許多人指出了知識碎片化的侷限,建議大家讀一點經典、讀一點正式出版的書籍。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科研界的一直是知識碎片化的。中國的本科教育模式還是應試導向的,不乏有很好的教材,但是許多學科從本科到研究生實驗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研究生階段,學生各種期刊論文不停地發表出來,各種碎片化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的時候,讀一些專著、學位論文等有利於更好地消化吸收。

萬方、CNKI等數據庫每年都會更新當年畢業生的碩博論文。同一個課題至少每年要檢索一次學位論文。

瞭解國內外同行

正如《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所說的,檢視閱讀的時候需要對作者有點了解。文獻中,通訊作者的姓名配合高效的搜索引擎,不難做到對作者的課題組有個大致瞭解。日積月累下來,對國內外的同行基本都有耳聞。如果能做到這點,參加學術會議變得有意思,很多時候百聞不如一見,瞭解別人的科研工作,才能進一步交流。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願意學術會議,瞭解國內外同行還有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好處:文獻和課題組能對上號,有些課題的研究工作做得嚴謹、紮實,是值得信賴的。反之,有些課題組的結果可能難以重複,需要慎重看待。

開始研究

實驗記錄規範

實驗室裡不要過度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一切現象、數據、結果要嚴格規範地整理到實驗記錄中。記錄過程看似繁瑣,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至於實驗記錄怎麼記,各有各的方法,只要能方便自己日後查找即可。建議按照日期給每個實驗編號,例如2015060601表示2015年6月6日的第一個實驗,

每個實驗對應的測試數據都用唯一編號開頭,方便後期查找整理。

熟悉試劑

初進實驗室,多瞭解下實驗室已有的試劑及其大致的存放位置,如果有必要可以幫忙建立電子版試劑手冊,方便日後使用試劑的時候查找。對於一種試劑可能有好多名稱,但是CAS號是唯一的。在檢索的時候,用CAS號可以大大提高準確率。

有少數有毒、易爆炸、易燃燒的試劑,需要特別瞭解其理化性質及毒性,確實瞭解操作規範以及應急處理方法。這關係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可小視。

對於實驗室常用溶劑的提純方法,光靠在論壇上諮詢是遠遠不夠的,這裡推薦一本經典的手冊——《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ISBN: 1856175677。如果能獲得高清電子版為最佳,可以通過CAS號快速定位到相關內容。

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圖片來源:reagent.com.cn

掌握儀器操作

實驗室的儀器不一定每個能找到現成的說明書,但是有必要自己在網上搜索些資料,瞭解一些日常維護的注意事項。比如最常用的電子天平,一般只需要“軟關機”(關閉顯示屏),而不建議切斷電源。而有少數同學確實是好心辦壞事,覺得像電燈一樣用完了要關閉電源。

定期總結,努力輸出

知名博客作者劉未鵬先生在《暗時間》一書中討論過“書寫”的重要性。文中說,書寫是對思維的備忘,是對思維的緩存,是與自己的對話,是與別人的交流;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研究生讀到最後,就會發現書寫的能力實在太重要太重要。寫報告、作報告、寫論文、寫項目申請書等等。

你看過一本書、一些文獻,是需要定期總結、輸出。閱讀學習過程中,自己的想法、感悟,寫下來之後,是一個備忘,同時也是一個思考過程。當初不成熟的想法在寫了下來之後慢慢推敲品味,會變的逐漸飽滿。自己的想法不斷地整理、完善,慢慢地也會孕育你自己的產品。有些老師支持高年級學生寫一些課題方面的綜述文章,而平時的輸出積累,在關鍵時候就會派上用場。科技論文也是需要不斷地修改,逐步完善,才達到發表水平的。

文獻跟蹤

文獻跟蹤在研究過程中十分重要,需要根據最新進展適時地調整、規劃自己的研究。每個專業領域、每個研究方向,都需要長期跟蹤的相關的期刊雜誌,一般20-40種。現在互聯網時代,省去了到圖書館查閱的麻煩,但是要定期地去關注幾十個雜誌的網站很難有人能做到不遺漏。一般地,官方網站會提供RSS和電子郵件訂閱兩種模式。電子郵件訂閱略顯繁瑣,需要到每個數據庫去註冊、訂閱,然後會定期地收到推送,幾十種雜誌的訂閱簡直令人痛苦不堪。早年Google Reader尚在的時候,RSS是最為方便的。後來隨著Google Reader關閉服務,RSS逐漸式微,其他RSS工具都或多或少的問題。

這裡要專門介紹一下X-MOL網站的學術期刊版塊(www.x-mol.com/paper),這裡匯聚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醫學和物理學等領域上千種英文期刊的標題、摘要和主題圖,而且每日更新,使用極為方便。最關鍵的是,可以設定自己關注的期刊、關鍵詞、作者,然後每天就會看見符合這些條件的最新文章同樣,手機上也能使用,手機直接訪問www.x-mol.com,或者根據文末提示下載App均可。(編者注:點擊閱讀新版“學術期刊”詳細介紹)

彙報討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年輕一代研究生越來越多地使用社交軟件,這些工具確實極大的方便了交流。社交軟件更注重時效性,然而研究工作的彙報討論則相對嚴肅,並且需要反覆討論,一般推薦用郵件來解決問題。往來郵件儲存在郵箱中,便於隨時隨地獲得。郵件有郵件的禮儀,稱呼和落款還是必要的。關於如何寫一封得體的郵件,有許多職場的書籍都有提到“金字塔原則”,這裡推薦一本書供參考——《不會寫,怎敢拼外企》,ISBN:9787532764334。

開學專欄|研究生“荒野求生”指南:一封給師弟師妹們的信


科技論文的寫作,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是需要通過長期訓練來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切創造都是從模仿開始,但是模仿並不是拿來主義。目前有很多期刊雜誌有查重的步驟,新手寫英文論文,切不可以把文獻中的句子整句都借鑑過來。寫作這點沒有太多建議,只是多花時間,多花心思,找到適合自己進步的方法即可。

另一點最重要的建議,不侷限於寫作,而是有關“備份”。對於作圖、寫稿子、設計等等,由於並沒有標準答案,更多時候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去試錯,提供幾種不同的角度,最後確定一個最佳。尤其是研究生在與導師的溝通過程中,存在一種微妙的供需關係。作圖也好,寫稿子也好,在確定最終方案之前,可能辛辛苦苦花了幾天時間做了一個圖,最後並沒有用上,或者完全推翻從另一個角度再次重來。尚未採納的方案不要著急刪除,一定要留有備份。一方面還有可能回滾回去,後面的方案有新的問題出現了,又要採用之前被否定的方案。另一方面,半成品可能會為下次類似的情況提供便利。每一次有較大改動的時候,先保留副本,各個版本的迭代可以用日期加上版本號來命名,方便區分先後。

藉著X-MOL團隊的邀請,我作為一個已經畢了業的師兄,囉囉嗦嗦地寫了很多供大家參考,如果能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多獲一點啟發,我覺得就心滿意足了。

祝好!

某師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