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巧妙理財實現愜意生活

浪漫七夕巧妙理財實現愜意生活

夫妻間要學會理財才能為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不知何時開始,七夕這個有著美麗傳說的節日變成了“中國情人節”。也許,每一對情侶都向往牛郎和織女男耕女織的溫馨生活以及矢志不渝的愛情。就像熱播的電視劇《金婚》、《王貴與安娜》中那樣,小兩口會為了柴米油鹽而奔忙、爭吵,幸福也會從日常的拌嘴中一點點體現出來。當然只有浪漫的生活是很難長久的,只有精打細算,好好理財,才能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婚後,兩個人的錢合在了一起,又該怎樣打理呢?很多人認為婚前婚後沒有多大差別,其實不然,錢這個東西分開與合併所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諮詢了一些銀行的專業理財人士,他們表示,由於新婚夫婦的理財觀不一樣,因此其理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浪漫七夕巧妙理財實現愜意生活

根據夫妻收入來量身定製理財規劃

據瞭解,一些新人由於在婚前本身就有投資,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較高,因此對婚後的理財也要求高收益。對此,這類新婚夫婦可以將家庭資金適當投資到股票市場、股票類的基金以及一些不能保本的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中。

同時,這些產品的收益較高,但是風險也相對較大,因此要求投資者要有一定的投資知識,知道如何駕馭這些投資產品。苗琳琳表示,投資者不要同時將所有的資金投入到一種產品或者是市場上,這樣不僅不利於分散風險,而且還容易“傾家蕩產”。

還有很多新婚夫婦沒有投資理財的專業知識,又怕錢投進市場之後“血本無歸”,因此不願意投資一些風險大的產品。考慮到這類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有限,苗琳琳建議,可選擇一些穩妥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另外,考慮到人民幣的升息壓力,投資者最好選擇短期理財產品,在銀行的存款方面,選擇通知存款就比選擇定期存款划算得多。

而結婚未育的兩人世界,瑰麗多姿,是社會消費的中堅力量,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資產增值願望迫切,以溫和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

浪漫七夕巧妙理財實現愜意生活

夫妻間的理財觀念與規劃要保持一致

家住鄭州的趙女士和先生均是公務員,家庭月收入5000元左右。由於結婚的費用是雙方父母掏的,所以婚前個人的積蓄成了家庭的第一筆“流動資產”。婚前趙女士有存款4萬元,先生有6萬元。

業內專家建議,建立“聯名賬戶”,由擅長理財的一方進行打理,另一方可以提出一些理財的建議,但雙方均不應設“小金庫”,否則極易產生不信任而引發家庭矛盾。尋求穩妥、保值的投資組合。根據投資風險屬性的高低尋找最適合的理財產品,通過有效的資產配置達到財富的保值與增值。

此外,新婚家庭一定需要制訂應急計劃,留存足夠的流動資金,以防備突發和大額的開銷,至少是一個月的生活開銷,可以用貨幣市場基金或短期純債基金的方式進行儲存。楊麗莎還強調,婚前兩人賬戶可以分別管理,但在理財觀念上要達成共識,要有一致的理財目標。每月要做預算,量入為出,要時刻安排好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