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化寶鑑光照人間 喜讀《頌化經》有感 跋語之五

新時代文化寶鑑光照人間 喜讀《頌化經》有感 跋語之五

《頌化經》跋語之五作者李陽

2017年初冬,有緣結識了著名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史文寬先生,並有幸當面聆聽了史先生談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今年初聯合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綱要精神。他作為有宏圖大略的中國博愛煜和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總裁,決計不失時機地以實際行動堅決響應、認真貫徹落實此《意見》的要求,從而用將近一年的功夫,撰寫出了一部“意貫天文地理,義通古今中外”,加有詳細註釋,洋洋一萬三千多字的《頌化經》。

出於從事教學職業講求認真的習慣,我用了足足一個多小時,一氣通讀了這一實屬罕見,頗具古典文學風格,卻又飽含創新意義,共分26個篇章的《頌化經》全文。

該經文的開篇: 人信夯實。其首句寫道: “天頌道主,地化萬物; 毓經通靈,公私普度。”這種高屋建瓴、不可阻遏之勢,令我內心為之震撼,為之驚歎! 接下來“博施生根,仁愛固本; 日新浩蕩,胸懷發奮。”的用詞,更是旗幟鮮明地道出了做人的根本原則,此義理給人以信服,以力量,以振作,令人不甘沉淪,急起上進。縱觀經文全貌,猶如潛入文學海洋,只見滿目皆彌足之寶,而不知論價何等珍貴!

粗淺管見,覺得此經文有相當高深的新思想境界,有不同尋常的新社會普惠價值,對促進當代新人文教育之意義十分重大。可以說,算得上是能夠用來規範我輩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品德、行為、理想諸多方面走向健康發展,頗具實用性、前瞻性的新穎教科書;美若輝映仁人志士愛國敬業精神,放射正能量,體現嶄新的“頌化教育”之特色的一面光彩照人的明鏡;堪稱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之寶典、寶鑑。

例如第四篇: 舉旗火紅。其中的“人文溝通,網絡博明; 傳媒論道,敬畏義勇。” 告知人們在相互利用現代網絡媒介進行文化交流、論述道理時應嚴肅認真,支持見義勇為的英雄豪傑!為規範當代部分青少年思想意識混亂、模糊不清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指明瞭方向,找到了出路。

例如第五篇: 頌道躬行。其中的“三綱施體,五常濟黎;眾美真善,詠正明理。”便明明白白告知青少年朋友,要遵守倫理道德,要堅守仁義禮智信,要崇尚真善美。在當今社會任何地方行走,都會受到尊重,路越走越寬。

再讀下去,內心益發澎湃不已! 深感作者心境高遠,思路開闊,對國家和人民之鐘愛、之關切的憂國奉公精神,令人起敬!

例如第十一篇: 躋身復興。其中寫道:“智能志士,神逸圖治;躋身復興,登天易事。” 作者用這種無比豪邁的情思,告訴我們處於當今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全國13億人皆為堯舜、“智能志士”,必能克服改革征程中的一切困難,神態超然地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如毛主席教導:“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在革命者的眼裡,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

又例如第二十五篇: 軒昊圖騰。其中的“下海遠深,求索人尊;分享經濟,民樂舒心”。是用與時俱進的社會新觀察明確指出,作為勤勞、智慧、勇敢的中國人民為憧憬自己的美好理想,在當今經濟新常態下追求分享經濟的新模式,創建並熱愛屬於自己的事業,為早日實現偉大中國夢增磚添瓦,是何等歡樂和舒心的事呀!作為形象設計學院的一名教務院長,我深深感到《頌化經》不僅僅是對在校學生,對離校踏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們也會有很好的教育、啟迪和激勵作用。

特別令我心懷崇高,迴腸蕩氣的是第二十六篇: 率國邦興。其中的“千載文明,春秋傳情; 博愛之光,大道煜明。”看了作者所加的精妙註解之後,一種作為中國人的自尊、自愛、自信、自強之心空前高漲! 我由衷地對我們中華民族有夢想,有壯志,為實現世界和平發展,邁向世界大同而敢於“率國邦興”,走共同興旺發達的道路,鼓呼之! 叫好之! 大唱讚歌之!

當《頌化經》正式出版之後,我樂願為我們在校每位學生購買一冊配發給大家,每日誦讀,含英咀華,從中受益,以表達我對該經文的看好之愛和對作者的欽佩之情。(李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