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法向社會徵求意見28日結束 關注度極高徵集超13萬條意見

個稅法向社會徵求意見28日結束 關注度極高徵集超13萬條意見

《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徵求意見結束

7月28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徵求意見結束。關注度遠遠高於同期徵求意見的其他三部法律草案,據中國人大網顯示,草案徵集意見超過13萬條。那麼,大家都提了哪些意見?大家一直持續、討論的焦點又有哪些?

眾所周知,本次個稅法修改涉個稅起徵點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但計算方式有所改變,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合併一起徵稅。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6萬元(起徵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稅法起徵點是最被關注的焦點,有一些網友、專家看來,起徵點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有網友表示,5000元的起徵點偏低,以現在的工資水平,起徵點7000元比較合適,而有一些網友甚至希望起徵點提高至1萬元。而對於1萬元起徵點,有部分專家表示了不同意見,如果提至萬元,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將只是高收入者的事情,不利於納稅人意識、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的培養與提升。

在爭議起徵點是否偏低的同時,還有專家提出個稅起徵點不能“一刀切”。同意這類觀點的網友也不在少數。有人認為,應該按地區經濟水平劃分。因為一些小城市月收入5000元可過得很舒坦,一二線大城市月收入1萬元仍捨不得花錢。因為,各地住房、交通、飲食等費用差距較大,應該綜合各地實際情況來考慮這些因素。

本次個稅法修改另一大亮點是首次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換句話說,以後納稅時,除減去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還要減去專項附加扣除,再計算你要納稅的金額。有網友認為,如果把專項附加扣除帶來的減稅視為一種稅收支出,應該考慮是否對不繳納個稅的群體給予相同額度的財政補貼。

與此同時,也引發網友們關心的另一個話題——專項附加扣除怎麼算、有哪些程序、如何證明這些支出?根據草案,教育、衛生、醫療保障、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有網友舉例, 假如一個家庭,只有丈夫工作,月收入6000元得納稅,家庭負擔壓力會比較大。所以充分考慮家庭整體負擔的前提下,對年度內家庭成員所取得的全部收入綜合計稅,有利於體現稅收公平。

專家支出,專項附加扣除考慮家庭因素只是第一步,未來還可以逐漸設置單身申報、夫妻聯合申報、夫妻單獨申報等多種申報單位,由納稅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此外,專家認為免徵額應隨著生活基本費用及物價和消費結構的變化逐年調整,而法律很難達到一年一修,建議在增加“生活基本費用的動態調整機制”的條款。每年年初,由國務院根據物價水平、收入水平等,確定每一年的減除費用標準,在“兩會”期間,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