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施工中常見問題如何防治

樁基施工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序,但由於樁基種類繁多,施工工藝差異大,且施工地層結構複雜,因此非常容易在樁基施工發生質量問題,因此,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操作,同時若發現問題還應及時採取適當措施進行處理。那麼在樁基施工中有哪些常見問題呢?這些問題又改如何防治呢?小編根據網絡資料整理了相關要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樁基施工中常見問題如何防治

斷 樁

樁基施工時,常因為製作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夠;樁吊點或支點位置出現偏差;沉樁時遇到堅硬障礙物;沉樁時錘擊力度過大,次數過多等造成樁身出現斷裂現象。

防治措施

(1)製作樁時確保骨料級配和混凝土和易性,且混凝土灌注時間、間歇時間不應大於混凝土初凝時間,同時還應保證樁符合強度、平直度的要求。

(2)對於有流沙層的樁基,應摻入密度低,粘度好,固壁能力強的外加劑,如膨潤土、羥基纖維素、鉻鐵木質素磺酸鈉鹽、煤鹼劑、碳酸鈉等,以加強泥漿的粘結性能。

(3)應避免樁的密度過大,且振動樁的間距不應大於4倍樁徑,但若樁距小於3.5倍樁徑,則應控制相鄰樁施工的時間間隔。

樁基施工中常見問題如何防治

漏 漿

樁基施工時,常因為護筒埋置太淺,接縫不嚴密,回填土夯實不夠,地層中岩石的縫隙或溶洞等情況造成漏漿現象,主要表現為護筒外水面冒出氣泡或渾水。

防治措施

(1)應適當增加粘土用量,調整泥漿密度,並用粘土將護筒周圍回填密實,以防護筒底部接縫處漏漿。

(2)應在鑽頭穿越護筒前後採取慢速鑽進的施工方法,以降低提錘高度,保證泥漿護壁效果,從而避免振動過大,導致砂層液化漏漿。

(3)發現漏漿現象時,若接縫處漏漿不嚴重,可用棉、絮堵塞,以封閉接縫;若漏水嚴重,則須挖出護筒,並在修理完善後方可重新埋設。

樁基施工中常見問題如何防治

頸 縮

樁基施工時,常因為鑽頭磨損過快且未及時補焊,拔管速度過快,護壁泥漿性能差,成孔後未及時灌注混凝土,鑽進進尺過快等導致頸縮現象出現。

防治措施

(1)鑽孔前應判別土層情況,若含有軟弱層或塑性土,則應進行掃孔,以擴大孔徑;若存在遇水膨脹等不良地質條件的土層,則應利用失水率小於3~5mL/30min的泥漿進行護壁,以降低失水。

(2)應控制拔管速度,一般土層宜為1m/min,軟弱土層及軟硬土層交界處宜為0.3~0.8m/min。

(3)施工過程應及時檢查鑽頭,若出現磨損,應將磨損較多的鑽頭進行補焊並擴孔,以達到設計樁徑。

樁基施工中常見問題如何防治

塌 孔

樁基施工時,常因為泥漿相對密度不夠,護筒埋置太淺,清孔操作不當,提升鑽頭、吊放鋼筋籠時碰撞孔壁,空鑽時間過長等造成樁孔坍塌。

防治措施

(1)埋置護筒時應在護筒底部及周圍夯填粘土,並在護筒周圍均勻回填,同時還應密封好護筒間的接頭,以確保護筒的穩定。

(2)在鬆散粉砂土或流砂中衝孔時應選用較大相對密度、粘度、膠體率的泥漿或高質量泥漿,並控制進尺速度。

(3)提升鑽頭、下放鋼筋籠作業時應對準孔中心豎直插入並保持垂直,以防止觸碰孔壁。

樁基施工中常見問題如何防治

偏 樁

樁基施工時,常因為施工場地不平整,沉樁時遇到堅硬障礙物,鑽機底盤不穩固水平,鑽進過程中發生不均勻沉降等造成樁位偏斜。

防治措施

(1)放線後須保護好所放點位,以免因鑽機碾壓造成樁位偏移,且應在核實樁位並與四周樁校合後再進行打樁施工。

(2)應將打樁場地夯實整平,並保證樁帽、樁身和樁尖在一條垂直線上,且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打樁,同時沉樁時應輕錘慢擊並保證接樁垂直。

(3)若在淺部遇到如老基礎、大塊石等障礙物無法排除時,應先用鑽機鑽孔將障礙物鑽穿,再將樁植入孔內進行沉樁,且鑽孔垂直度偏差不超過孔深的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