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炒股的人,一般持有多少資金量能養活自己?

as297243008


第一:股民當中,只有1%的人,能長期穩定贏利,99%的人是失敗者,所以你來頭條問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

第二:不知道你養家一個月花費幾何?就我而言,今年就拿了三萬元本金玩,平均每個月20~30%,夠花。為什麼不加大本金?大市太差。是不是吹牛?沒人逼你信。用什麼方法?不說。

第三:不要以為炒股很多年,水平就厲害,炒股跟其它行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努力不一定有收穫,年資長不一定就賺錢。大多數情況是:越努力,虧的越多,炒的時間越長,越糊塗。

第四:不要以為什麼基金公司、投資公司很牛,今年他們的成績不比一般散戶好多少。

第四:掂量掂量吧!趁早離開股市,還來得及。


譁山論劍


散戶千萬不要全職炒股,把炒股當作打麻將小賭怡情就好,沉緬其中的財富幻覺到頭來最終會發現真的是得不償失,對於普通人來說,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經營一份實實在在的事業,才是正道。

首先第一點,很多散戶小資金短期內實現20%、30%甚至100%的收益率都不足為奇,但是長期來看,基本上90%以上的散戶都是虧錢的。很多人覺得30%收益不就是三個漲停板嗎,一年會抓不到3個漲停板?實際上這一年中他可能吃的跌停板更多。就像賭博一樣,一兩次偶然的成功明明是運氣好,卻會讓人產生錯覺,覺得是自己有炒股天賦或者說炒股的能力,結果最後損失慘重。

散戶炒股有很多壞習慣,比方說喜歡重倉某支股票,喜歡聽各種亂七八糟來源不明的小道消息,特別是很多高風險偏好的散戶喜歡炒小盤股,而很多小盤股實際上都是莊股莊票,這些票的價格很容易出現大幅變動,一天之中從漲停到跌停的天地板很常見。很多散戶炒股可能之前賺了點小錢,但是很可能在一次失敗的交易中就全部賠光,

第二,散戶在股票上要賺大錢,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等牛市,而A股市長是一個典型的牛短熊長,而很多散戶的資金就是熊市的一次次追漲殺跌中損失殆盡。在熊市中,專業的機構投資人都會虧損,別說散戶了,機構對市場各種消息和事件有靠譜的信息來源和快速反應能力,都是身經百戰的基金經理全天盯盤,正規軍尚且經常打敗仗,游擊隊怎麼打。正規軍打仗進退有據,止損止盈紀律嚴明,不會一招不甚滿盤皆輸,能夠控制好回撤,而游擊隊經常就是賭上自己全部身家,很容易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有很多同學朋友都是金融科班出身,有專職炒股也有業餘炒股,很多人放幾百上千萬在股市裡,結果發現一年下來費時費力可能還賺不到打工的錢,其實不虧就已經不錯了,時間花在炒股上面其實投入產出比很低。

對於一般普通人來說,少放一點錢在股市裡面,每天無聊的時候有點事兒做,有東西看,跟朋友之間有談資就夠了,千萬不要幻想靠炒股實現什麼財務自由,把時間多花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和事業上,炒股當成一種娛樂就行了,因為你在別人眼裡就是那案板上的肉啊。


鹹魚學院


中國資本市場自1990年12月成立以來,已走過28年的歷史,在這近30年的時間裡,剛好是人們收入水平快速增長的30年,人們的理財需求得到同步釋放。

由於股市的大眾化特點和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人的參與,並且還有部分人全職炒股以此為生。

而對於全職炒股這樣的方式,天檀有以下四大觀點:

1、投資的本質是與風險之間的博弈,股票是典型的風險投資,既然有風險,虧損將是常態化,巴菲特、索羅斯等世界級大師同樣也需要面對,何況普通散戶。

2、散戶在與風險博弈的過程中,大多數人會敗下陣來,不是因為你不行,而是因為這本就是少數人才能盈利的遊戲,二八法則在股市體現的更為明顯,你是否能保證自己是那20%甚至更少的人?

3、每個人都想成為那20%的人,但由於概率問題,必定有80%的人會輸,而只有超級強大的學習力才能讓你有可能成為那20%,能做到嗎?

4、長期盈利的本質是投資者能力的成長,能力不足時,錢越多虧的越多。

綜上所述,全職炒股可以,但全職炒股之前,你需要重點考量的是你能力有多大,而非錢有多少。

所以,本問題很簡單:全職炒股能否養活自己的本質並非資金量的大小,如果沒有專業能力的支撐,再大的資金也不能實現盈利,更大的可能是虧損。



喜歡嗎?那就點贊吧,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大哥,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勇氣,20萬多的本金,全職炒股!

不是你的能力太差,就巴菲特拿20萬本金,在A股全職炒股,都不能保證基本生活。

一年30%的回報,這得是什麼樣的高手才能保證?我堅定認為,只有四個人可以做到:第一是上帝的私生子;第二個是菩薩的乾兒子;第三是鉅富的嫡生子。

按照複利法則,20萬一年30%的回報,大概15年就可以實現一個小目標——變成1個億。如果炒股都這麼簡單,這世界上億萬富翁已經漫天飄了,到處都是,也沒巴菲特什麼事兒。

所以真想全職炒股,首先要研究股市的基本規律,瞭解哪些股票是真正的好股票。不能跟風,人家說熱點你真以為是熱點,然後就一切OK了。

股市的基本規律是,所有的股票都會漲漲跌跌,沒有永遠上漲的股票,但有一些股票卻會持續下跌。遠離那些持續下跌的股票,選擇有穩定分紅的股票,低價入手。找到那些年股息超過銀行利息的好股票,買入之後就不管。現在A股也有不少股票,年股息率超過銀行存款利息。

有一些股票,年股息率高達5%,那麼你至少需要100萬資金。一年分紅達到5萬,即使遇上股災什麼的,分紅也足夠保證基本生活。這樣就可以滿足你基本生活。但因為股價是漲漲跌跌,然後在該股票上漲到一定幅度的時候,拋售出去,如果有20%利潤,那麼就是20萬盈利;30%利潤,就是30萬盈利。這樣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

不要頻繁操作,跟著熱點轉,沒有俺麼多熱點,都是莊家在操作概念。

如果將炒股當成炒股,絕大多數股民,都是為印花稅、證券公司做貢獻。畢竟,每一筆買入賣出,證券公司總是喜歡的。

這是作為全職炒股的一種模式。

當然,如果你想從股市裡面發財致富,那麼可以將資金分散。一部分資金用於做績優股,保證日常生活,另一部分資金,用於新概念股票的投機。這樣既能保證基本生活,又有發大財的可能。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到是,只要有新股發行,堅持打新。在目前來說,只要新股中籤,基本上都是利潤驚人。

100萬是全職炒股的基本線,還需要一點兒運氣。

要知道,不算分紅,不算新入資金,股市就是一個負和博弈,大家炒來炒去,資金一邊在股民之間轉來轉去,一邊被稅務局、證券公司持續不斷抽水。所以是越來越少。股市上七虧二平一賺是常規的。


波士財經


按照你所持有的資金20萬元,年獲利按30%算,那麼一年的收入就是6萬元。6萬元在一個5線城市,基本上就是一個職工的工資。如果你家是三口之家的話,單靠一個人的工資確實是無法支撐家庭開支的。如果按照一般家庭的基本配置,應該都是雙職工,所以說一年的年收入應該是12萬元。從這個角度來說,要不投入的資金翻倍,也就是說你在股票中的投資要超過40萬元,或者你的年獲利能力為60%左右。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做到年獲利60%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結構化市場,你如果選擇中長線波段交易,需要你有很高的滾動操作水平。比如說:你做一個月三浪的票,必須在周級別高點鎖定利潤,然後在周級別調整低點的時候,把這個票再接回來,如此往復,從而保證複利收益。但這需要很強的盤感和節奏,如果操作不當的話,很有可能坐“過山車”,甚至虧損。

如果你想獲得更大的利潤,就必須做短線交易。短線交易屬於技術性衝浪,對技術要求很高,如果一個操作失誤,比如遇到了2018年2月份的黑色一星期,可能3天就會吃掉你一年的收益。所以說作為職業炒股可以。如果想用炒股賺錢來承擔家庭支出,並且你所出的本金又不是閒錢,而是需要維持家庭開支的資金,那麼你的心態必然會受到股市波動的影響,就算你技術過硬,也可能由於心態失衡而出現變異,往往是賺不到錢,大概率虧錢。


所以說全職炒股的人不是因為持有多大的本金,或者每年穩定獲利達到多少,養活自己,而是即便是不炒股,他也能夠養活自己,炒股是樂趣,是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進行股市交易。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栽花花不開,這不僅是交易心態,更是人生哲學。

如果對你的交易有幫助,點贊評論就是最大的支持。


小散李大鵬


要養活自己,一個月掙個一兩萬吧,全職炒股的話,長期平均的年化最多也達不到巴菲特的水平,說能達到的人,最多也就是短期,一年兩年內能超過他,十年二十年都超過他那是吹牛逼,現在沒有這樣的人。


那麼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


每年20%+,看著也不是很多,但是複利計算下來就很可觀了。


年化20%,每個月要掙2萬的話,一年24萬,倒推回去本金是120萬,超過這個數就有可能一直養活自己了。


但是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嘗試全職炒股,一個是每天打單比較心累,比起上班花的時間也多還有風險,第二是拍了胸脯也不能保證收益率一直穩健的,誰保證十年二十年保持每年收益20%那就是吹牛逼。


上班不脫離社會,只要找個合適自己的,幹起來能夠接受的,都是可以繼續做的,辭職在家全職炒股真的不是明智之選。


歡迎關注大貓財經,有關於個股的財報主營業務經營等內容的問題都可以提問召喚,我們有財經編輯覆蓋了化工、環保、傳媒、互聯網、TMT、軍工、汽車、機械設備、新能源、農林牧漁等行業,A股上市公司都可以問。


大貓財經


股市歷來被視為一賺二平七虧的“零和遊戲”。統計顯示,平均每100個股民只有1.5個人有較大贏利,而通常一輪牛熊要10年左右,要真正成為“股市高手”,需經歷兩輪的牛熊過程,這是個悟道的過程,而最終能熬下來且悟透的人極少,在10年間,心態的修練比理論的修練更難,同時做股票離不開綜合知識的建立,一個合格的交易者要具備幾個要素:講政策、講方法、講邏輯、守紀律,對於的是需要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戰略、交易戰術、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的交易體系,且不停的完善自己這套交易體系,最終能穩定持續的盈利,股市中明星很多,但壽星很少,能否持之以恆也是需要極大的耐性及毅力。

A股的體制不完善,各機構參與群體的不成熟,更多是靠買賣股票的差價賺錢,造成的市場波動比較大,而很多股民沒有系統的交易體系前,頻繁參與短線交易,且不會總結反思、改進交易方法,最終就是被市場無情的掃地出門;那是不是說作為散戶就沒有賺錢的可能呢?也不全是,大道至簡,時間是最好的玫瑰,從A股年線去看,大趨勢是穩步向上的,這意味著大部分股票也是跟隨這種趨勢,若不是在滿大街都是股神的時候買入股票,上市公司不退市,都是有賺錢的機會;如果能選中行業及公司,長期持有或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關鍵是要能忍受住這種寂寞,以及對行業方向和公司質地有個大致的認知。


如果以全職炒股作為謀生工作,最最關鍵的是源於你的熱愛,因為有熱愛才會有激情才會有動力,如果僅僅只是一項選擇,這種行為不提倡的,一入江湖歲月催,一入股市深似海,期間辛酸淚卑自知。

最後奉勸還不能穩定盈利且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股民們,拋棄全職炒股的念想!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歡迎大家熱評,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09年開始職業炒股(此前有個小公司,效益越來越差,索性關閉,手裡有點閒錢就開始炒股了),10年賣出了唯一套住房,幾乎將家庭資產全部投入進行炒股,接下來的情況和大部分股民的遭遇差不多,甚至更慘,到13年中虧的只剩下褲衩,虧損比率超過80%,剩餘資金不到20萬

雖然虧了這麼多,但是,從09到13年,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努力學習與炒股相關的方方面面,包括基本技術、心理方面等等。13年中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自己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停止炒股找一份工作養家餬口(妻子原來也在幫我打理公司,公司關閉後也沒有工作和收入),二是繼續炒股,何去何從?鬥爭了好長時間,最後在妻子的支持下,決定繼續炒股。

做出決定很簡單,問題是如何炒股才能養家餬口,這時候核心問題是活下去,本金只有20萬,而維持當時生活水平每個月的基本生活費大約需要八千塊(房租、保險、孩子學費、基本生活費、贍養父母費等),那麼維持本金不下跌又能掙出基本開支,每個月的收益必須大於4%,這就是目標。

從13年底到目前為止,過程雖然艱辛,但是每個月平均4%的盈利目標確實實現了。補充一下,從13年到現在,始終沒有停止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腳步,期間創建了自己的炒股理論(包括勢理論,當下理論和原則,概率理論,海浪理論,平衡週期理論,量能理論等,在我的微博中另有祥述,此處不再累述),並且通過了驗證和完善,現在,無論股市是漲還是跌,牛市還是熊市,運用我的理論和經驗,都能夠穩定長期盈利……


分享一下我的炒股理論

1.勢理論:核心就是無論是漲勢還是跌勢,一旦形成就會持續,大盤如此個股亦如此。

2.概率理論:股票交易是概率遊戲,你必須完全接受不容懷疑,股市不可預測,但是我們能夠判斷股市及個股上漲或下跌的概率,在大概率上漲的時機買入大概率上漲的個股,在大概率下跌前賣出完成一次交易,從而實現概率意義上的盈利……

3.當下理論:也稱之為當下原則,市場越是長期越難以判斷,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當下的個股,當下的機會,包括強者恆強的原則,說白了就是緊跟當下的熱點,在熱點褪去之前賣出。

4.海浪理論:股市的波動猶如海浪,有時候巨浪滔天,有時候風平浪靜,大浪之後有中浪,中浪之後有小浪,還有許許多多的子浪,炒股猶如衝浪,浪來了踏浪而行,沒浪時坐岸觀海。

5.平衡週期理論:核心就是股市波動的時間週期和幅度週期有一定的關係,漲多了一定會跌,跌多了必然會漲,急漲~急跌,慢漲~慢跌,漲的多~跌的多……以此類推。


6.量能理論:大多數股民都知道一句話‘天量天價,地量地價’,應當說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同走勢下,量能表現出來的情況不一樣,具體走勢具體對待。

炒股是一個系統工程,和其他職業一樣,要想做得好就必須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儘管努力了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不行。股市的每一天都不同,都在變化之中,都要求我們不斷的調整自己去適應當下的市場,學無止境,進無止境。

謝謝!共勉!


獨狼捷


首先,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全職炒股”職業操盤,至少資金量得超過100萬-500萬之間,這樣才能算作職業操盤手。

樓主,不是我說你啊,你這20多萬的資金實在是太小了,還是好好上班吧,別想著全職炒股,一年30%的收益確實太少了,而且你還不能保證能實現穩定盈利,能賺到這30%收益。

對於職業操盤手而言,一個月30%收益還差不多,一年收益至少也要達到50%以上,甚至翻倍,至少我認識的職業操盤手,他們的水平是處於這個階段的,當然了這個跟資金量和操盤者的操作風格相關,如果是資金的賬號,資金有不多,做一做短線,經常打板,做點強勢股收益很高了。但是如果是私募基金的話,就沒有順利,因為你總不能天天短線交易,天天打板吧,那是遊資的做法,而我們散戶要學習的就是“遊資戰法”,尋找遊資選股和操作思路。

其次,我想說的是“共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成為職業操盤手,擁有一套好的裝備和操盤電腦,也是很有必要的,方便盯盤,方便看盤。

樓主你說你全職做了一段時間,20多萬的本金,感覺1年百分之30左右還是很費力,但問題是收入和機會成本根本不成比例,實在難以想象別人是怎麼活得。還是我能力太差,倉位把握不好?有沒有全職炒股的大神來說說。。。我只能這麼跟你說,確實是你能力一般般,但也不能說太差因為大部分人還是虧損的,相比之下你還是有優勢的,最主要還是你資金確實太少,20萬資金給你賺30%,也就6萬塊,一年收入6萬你覺得夠嗎?肯定是不夠的啊,如果你想成為職業操盤手還是得多點資金,還有給自己弄一套好的裝備,那是很有必要的。上圖是我的朋友,它的操盤室和裝備,資金好歹也有兩三千萬,可以算得上一個小型私募,一年賺個30%,那就是600萬到900萬的樣子,也不錯了啊,但是樓主你這20萬資金,你說你想職業操盤, 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冷靜一下,而且你自己說一年30%收益,都說的都不是很確定,說明你心裡也是沒底,比如現在這個行情,你能賺30%收益嗎?估計你也不敢很肯定的說。

最後,我從“職業操盤手”的角度來說說,都要具備哪些素質,都有什麼條件,希望對各位散戶股民有幫助,給哪些想成本職業操盤手的一個有價值從的參考意見。

成為職業操盤手都要具備的素質:

(1)一定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很多人的性格是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性格,這個很不利於操盤,該買的時候你不敢買,總是猶豫,該賣的時候,你還在猶豫要不要賣,萬一賣出之後又漲了怎麼辦,這就是很明顯的散戶特徵。

(2)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職業炒股的人,必須要有這種品質,因為很多時候,你買入一隻股票並不是立馬就漲,肯定要震盪洗盤,如果沒有這個堅韌不拔的性格,大多數情況,都是要被洗盤洗出去!

舉例說明:珀萊雅

珀萊雅這隻股票,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我們在1月份有推薦過,如果是你大漲這一天追進去的,第二天高開沒走,後面跌下來肯定是被套的。當然後面的下跌跟大盤有直接關係,因為從20185年1月26往後,大家從3587.03點,一口氣跌到了3062.74點,隨後才開始反彈,而珀萊雅這隻股票走勢和大盤當時走勢,幾乎同步,也從當時32元附近,跌到了22附近,才開始慢慢有所企穩了,而且我們發現,在下跌的過程中都是伴隨縮量調整,而且前期漲幅不大,那很有可能就是主力故意洗盤,後來走勢也說明了一切,股價從22一口氣漲到41.60,整整翻了一倍多,所以這就是格局啊,如果你不懂公司基本和估值,沒有那個堅韌不拔的毅力,肯定洗出去了啊。當然倉位管理也很重要,如果前面你輕倉2-3成買入,後面你加倉到6-7成,低位補倉成功的話,你的成本也很低啊,漲起來你也賺不少。

(3)要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不因為股票大漲,自己賺錢而開心,不因股價大跌,自己虧錢而過度悲傷,這就是心態和境界,因為這些負面情緒,對於你的操盤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有害處。

成為職業操盤手需要具備的條件:

(1)資金決定一切,資金量也決定了生死,起步資金至少得大於100萬吧,如果你能力不是很強的話,起步資金很關鍵,可以用自己的錢,也可以用熟人或朋友的錢,但是前提是你必須得有賺錢的能力。

(2)擁有一套好的裝備和設施,一般建議六屏或八屏電腦,就足夠了,我家裡是八屏炒股電腦報價也就一兩萬,兩三萬可以搞定。

(3)每天必須覆盤,制定操作計劃,這是必須的,你不能隨心所欲買股票,要建立自己的短線股票池或價值股票池。

(4)必須嚴格止損和止盈,嚴格執行你的操作計劃。

(5)要不斷學習,善於總結一個好的操盤手,必須是愛學習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我是牛哥說投資,我是一名註冊執業投資顧問,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更多想致力成為職業操盤手的股友,打字很辛苦,很累,希望能夠多多點贊,多多給予好評,多提建議,多謝大家!


牛哥說投資


我一個朋友 27萬,資金,全職了三年,2015.3月----現在,

期間 應該是 風險無處不在,股災大小無數,市場風格比較分化極端,

但是還是度過了那段危險的時期,我覺得他每年20%的收益,應該有。

否則將無法維持生活。在一個四線城市,每年的生活成本也就是3萬左右。

職業炒股,最大的尷尬是 就會不是均勻分佈在全年各月的,而是 非線性的。

可能 前半年都沒有抓住太好的機會,後半年行情來了,賺錢賺了很多,

但是 在 行情不好的時候,如何控制回撤,這才是高手與 普通人的區別。

總之,不像上班,幹一個月,就有一個月的工資,

職業投資,前途和未來 全部繫於 一人 之判斷。一人之決策,一人之操作。

對 機會的把握能力,對系統性風險的控制能力,對個股的選擇和操作能力,

都是要求非常高。

我認為 30--50萬資金,在四線及以下小城市,足夠維持生活 了,

當然,如果沒有專業的 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100萬 恐怕也不夠。

所以,錢不是問題,問題是 投資能力行不行,能不能在熊市裡 連續三年盈利。這是關鍵。

這三年 ,就是對一個人投資能力 的檢驗。無論你是什麼打法,市場只看結果。

你說的機會成本,可能是擔心 買了之後 三個月不漲 或者半年不賺錢,

這就屬於擴大能力圈和 儲備更多的股票池了,如果你的研究能力只覆蓋一個行業 五隻股票,

那麼很多時候機會來了其實你是不敢上的。因為心裡沒底。‘

當然,有些機會,可能不是你的 級別所能把握的,比如 打板 比如 抓熱點 捉風口。

只有把自己培養成 靈活的 多面手,才能在 險象環生的市場中賺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