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易玄學:玄學道七夕,七夕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約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師易玄學:玄學道七夕,七夕的由來

七夕

「七夕」同時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師易玄學:玄學道七夕,七夕的由來

師易玄學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 「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性相關的節日。

師易玄學:玄學道七夕,七夕的由來

師易玄學

『七七』是生命週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週期,女子以7歲一個週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髮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髮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髮開始掉。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週期結束。 "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 《周易·復卦》:"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後,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複"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迴循環,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師易玄學為明朝雲南孔先生得邵雍(安樂先生)皇極數正傳至今第二十七代門生。主以四柱八字命理、測字、風水開運為精,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為不變千古真理,為有積善佈施方可轉之。

師易玄學:玄學道七夕,七夕的由來

師易玄學淘寶有售

讀者福利:免費奉上二零一七丁酉雞年九宮飛伏圖

『師易玄學』自明朝開宗立派以來始終遵循因果。於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落戶香港,百年的歷史傳承。

師易玄學:玄學道七夕,七夕的由來

免費奉上二零一七丁酉雞年九宮飛伏圖

法器禁忌:(請務必遵守)

1、但凡風水法器擺放或佩戴過程中發生破損務必停止使用,已為失效法力,需重新更換。若為活物風水器(魚、龜、植物等)需將原物放生後重新購置,如:佈置招財8錦鯉,其中往生一條,需將其餘7條放生後重新購置8條。因已破局不可再添數使用。

2、催旺類風水法器(如招財、桃花、文昌等)不可佈置汙穢場所,除部分擋煞化煞法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