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你到底在黑誰?

國家現在正開足馬力研發自主可控的芯片,甚至連生產空調的董明珠都跳出來要研發芯片,可見國內廣大的科研工作者和愛國企業家經過這些年訓練,還是能夠準確摸到國家脈搏的:凡是國家提倡的,不管做不做,先響應再說。

他們是不是真愛國我們不清楚,可是現在最有錢的是國家倒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進入研發,就意味著可以從國家那裡搞到錢。這個邏輯應該沒錯吧?

在2003年的漢芯造假事件中,一幫騙子號稱採用國際先進工藝設計,能夠在指甲一半大小地方裝250萬個零件,每秒鐘進行2億次計算。事後證明,那只是買來摩托羅拉飛思卡爾568000芯片,用砂紙(沒錯,就是砂紙!)將MOTO字樣打磨掉,打上“漢芯一號”四個漢字。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騙取國家的一億多科研經費。

騙子和被騙者果然都很二百五。

紅芯,你到底在黑誰?

前兩天,又冒出個自主國產的瀏覽器“紅芯”(redcore),說剛剛融了2.5億元,自稱打破了美國壟斷,擁有中國首個自主創新的智能瀏覽器內核,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

沒過兩天,就有網友揭露其內核用的是谷歌的Chrome,說它是套殼也好,換膚也罷,反正是一回事。

面對指責,紅芯創始人兼CEO陳本峰站出來說他們做的是“自主創新”,他說,“我從來不避諱谷歌內核的事兒,但紅芯在此基礎上有三個創新。”“我理解的原創,就是別人沒有我有。”

如果不避諱,為嘛一開始閉口不提呢?而他口中的所謂原創,打個比方就好像一棟大樓內外都完工了,他把原來的窗框從綠色刷成白色,就成“別人沒有”他有的“創新”了。

不得不承認,這些年某些IT從業人員在不要臉方面的修養確實刷新我的認識底線了。

紅芯也好,漢芯也罷,表面看都有一顆“紅紅的愛國之心”。我們很好奇,他們這麼幹到底是在給誰臉上抹黑?在當前貿易糾紛不斷,知識產權領域硝煙四起的背景下,他們唯恐不能授人以柄,非要跳出來丟人現眼,這是高級黑嗎?建議有關部門徹查背後有沒有黑手。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件事也提醒我們,高新科技不是兒戲,不是隻靠熱情就能“超英趕美”,那樣的話只能重蹈“大躍進”的覆轍,同時也會給各種騙子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我看,還是踏踏實實把從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