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精選:村姑智斗張果老

早年間,趙家莊有個農民叫尚耕。尚耕勤儉老實,不善講話:但討個媳婦卻百伶百俐,聰慧過人。遠近村莊聞名,人們叫她慧姑。

民間故事精選:村姑智鬥張果老

四月裡,正是插秧季節。張果老路過趙家莊,聽說這裡有一個如此能幹的媳婦,他想試試她的才智。這天,張果老騎驢到尚耕田邊,見尚耕正在田間插秧,便有意和他拉起家常,張果老是窮趕腳出身,田裡生活也熟悉,因此倆人談得很投機。談著談著,張果老把話鋒一轉,問道:“兄弟,聽你談吐,對莊稼活樣樣在行。我想問問你,你插秧插得這樣快,不知一天能插幾千幾百幾十棵苗呀?”尚耕被這突如其來一問,給搞懵了,回答不出。張果老說聲:“改日會。就笑眯眯騎著驢走了。

響午,尚耕回到家中,坐在凳子上發呆。慧姑見了便問:“你悶悶不樂,為了何事?”尚耕便將上午碰到的事情告訴了慧姑。不料慧姑聽完“撲哧”一笑說:“你真傻,這算什麼農活上的事?這老翁是在存心難為你呀!哎,你就不能問問他驢蹄著地,每天能著兒千幾百幾十次嗎?”

隔日,張果老又至田邊,笑著說:“兄弟,你數了沒有?”尚耕就將慧姑教他的話反問他。張果老被問住了,只得說:“既然是這樣,那你為什麼昨天不問?尚耕是個老實人,不肯說假話,便把原由從實告訴了他,張果老捋捋鬍鬚說:“你媳婦這樣聰明,老夫倒想一見。如蒙應允,老夫不求豐盛酒餚,但願品嚐品嚐你家裡的十桌九菜每桌一碗,明日中午當備薄禮前往。”

民間故事精選:村姑智鬥張果老

尚耕難以推卻,就答應了。但過後細細一想,才知道事情難辦。備席不算什麼,可這“十桌九菜每桌一碗”應怎麼辦,真是難死人了。尚耕心裡焦急,回去又將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慧姑。卻不料慧姑根本不當它一回事,只輕巧地說:“有啥難的,現在來都行。”

次日近中午時分,尚耕見慧姑並沒有去做菜,一直在搖著紡車,走過去催她好幾回。慧姑仍不下紡車。見尚耕急得快要生氣了,才斜視他一眼,笑笑說:“看你急的!要不放心,你就下地割把韭菜,把貓吃的碗刷刷,找塊平面石頭放在堂屋裡就齊了。”尚耕也不知慧姑玩的什麼鬼八卦,只得照她說的做。慧姑這才不緊不慢地走下紡車,在灶間收拾起來。剛好慧姑在裡面忙完,外面張果老就騎著毛驢趕到了。

尚耕迎出門,笑著和張果老打招呼,又扶他下鞍。張果老在左腳踏蹬、右腳下鞍之際,問尚耕:“兄弟,你說我是下驢呢,還是上驢?”尚耕想不到他又出了難題……說上驢吧,他腿一搭就下來了;說下驢吧,他腿一拿又能上去。正為難間,在屋裡的慧姑也迎了出來,一腳

站門裡,一腳跨門外,就說:“請問老伯,你看我是進門呢,還是出門?張果老眉毛皺皺,同樣回答不出,只得尷尬地笑笑,換個話題:“人說嫂子慧,那十桌九菜一定備好了!”慧姑笑著說:“老伯遠程到此,小輩雖無佳餚美酒,遵你之意,備石桌韭菜,等候多時,快請進屋吧!”

民間故事精選:村姑智鬥張果老

張果老進屋一看,在平面石頭上,正放著滿滿一碗韭菜,一點不錯。他讚許地點點頭,說:“耳聞是虛,眼見為實。嫂子的確聰明絕頂,老夫佩服,今天沒有厚禮,只以此物相贈。你可一日三用,妥為保存。”說著將一包東西遞給慧姑,當即告辭出門,倒騎驢子,如飛而去。夫妻倆這才知道他不是凡人,是八仙中的張果老啊!

慧姑回身進屋,把這包東西打開一看,是件衣物。想起仙翁說的“一日三用”的話,便在廚下試用,果然能避免齷齪,不使玷汙衣裳,很有用處。因為這衣物圍上解下十分方便,又聽說是仙人張果老的贈物,婦女們都看樣仿製起來使用,於是一下就傳開各地。後來人們叫它為“圍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