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爲一座空村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黃家窯村大場

九曲黃河水,浪波滔滔向南流。蒼莽中條山,峻嶺巍巍展雄姿。

古地虞舜鄉,承載千年中華風。永濟五老峰,險峻高聳入雲端。

家鄉,座落在雄偉的五老峰山腳下,是一個有千餘口人的小山村--永濟市虞鄉鎮黃家窯村。

黃家窯村,南依中條山脈,北望平川田野,東峪溪流清澈,山坡柏林蒼翠,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座座房舍依山建,層層梯田沿山修。山村東鄰張家窯村和大柏峪村,西鄰龐家窯和李家窯村,山下北鄰南郭溝村、南郭村、肖家堡村、西坦朝村和東坦朝村、南梯村,南邊隔中條山與芮城大王鎮後坪村為鄰。

中條山,綿延三百里,在村莊的東南,屹立著“錦屏雲海、玉柱擎天”的五老峰,村的西南方有奇峰秀嶺險巖的百梯山,村的西邊十餘里有雪花山。村裡的東峪,曲折蜿蜒二十里,一股清泉水常年流淌,提供了飲用水源,便利了農田灌溉。千百年來,這條幽深的山谷,中條山南北村民互通商貿,逐漸演變成了一條騾馬古道。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地處半山,扁擔不離肩,擔水擔柴擔糞擔草

黃家窯具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宋朝之前,黃姓和閆姓人家,自外地遷移到此,後來明朝中晚期,藍姓、程姓、李姓、王姓,遷徙而來,他們開鑿窯洞,以遮風擋雨,保暖禦寒,他們依山傍水,零散居住,他們開墾黃土坡地,耕種生存,他們擔柴賣草,外出扛長工,艱難度日,繁衍生息。

“先有東頭廟,後有黃窯村。”這一流傳了很久的話語,說明了當時先修建了東頭廟,後才有了村莊。而廟中有塊石碑,寫著黃窯村形成於明朝中期。

明朝中期,距今也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黃家窯村的形成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在柏林坡下,擇水而居,建窯棲身,後在周邊砂石灘上,建宅造房,修路為巷,連宅成片,房舍巷道,漸成村莊。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千百年來,黃家窯村民一直延續著農耕生產,依靠著勤勞的雙手,不斷地在山坡上尋找著生活的來源。沒有現成的田地,就在黃土坡上開墾荒坡荒灘、開鑿砂石灘,用钁去刨,用肩去擔,建造出了一塊塊梯田。樸實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圍繞著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使用著石磨石碾石碌碡,犁耬耙耱大黃牛,鐮刀鋤頭钁頭鍁,一根扁擔兩個筐,辛勤地耕作著賴以生存的近兩千畝貧瘠的梯田。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層層梯田

但這些梯田,糧食產量很低,供不上百姓的基本生活,還是糠菜半年糧,村民們就靠山吃山,在山裡砍柴、燒木炭,擔到虞鄉城去賣,換回一些糧食;在山裡砍林木做木杈,在山裡挖中藥材,在坡地栽柿樹做柿餅,賣錢求生。大山的環境,貧困的生活,造就了勤勞善良、淳樸厚道的村民。

為了祈福免災,風調雨順,村民們在村裡各處修建了22處廟宇,村東南有龍王廟、藥王廟、觀音殿,村西北有祖師廟,村東北有馬王廟,村西頭有全神廟,還在巷道修建了爺爺廟、娘娘廟,進山道上修建了山神廟、石門廟等。村民們敲鑼打鼓,搭臺唱戲,虔誠地祭祀神靈,跪拜佛祖,祈禱上蒼保佑黃窯百姓、保佑一方平安。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美麗村莊

黃家窯村從遠古走來,一直延續著農耕生產,沒有多大變化,而在二十世紀這一百年(1911年--2010年),山村隨著社會的發展,歷經清朝末年、民國興起、抗日戰爭,尤其是解放後,山村經歷了土地改革、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再到實行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村民進城務工、經商。這一百年,跌宕起伏、風雨滄桑之間,真實地感受著社會變革而給山村帶來的各種變化。

過去的土地是私有的,村裡的大多數好地,都讓董村的張家佔有了,他們年年來大門庭收租,而多數村民只能租種或是開墾小塊荒地以求生。1947年當地解放,開始實行土地改革,均分土地、農具、房窯,村民都擁有了自己的土地。而在1953年後,實行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土地逐漸收歸集體所有,村民成了生產隊裡的勞動者,幹活計工分,夏秋分口糧,年終考核分紅。到了1981年,實行土地承包,繳清公糧,餘下歸自己。到了1995年後,年輕村民紛紛走出了山村,曾經看作是命根子的土地,一些偏遠地塊,開始出現撂荒,2003年,村裡1800多畝荒坡、荒地,實行了退耕還林,種上了各種樹木。曾經一直種植小麥、玉米的莊稼地,不用上交農業稅,還有種地補貼,但還是種上了香椿樹、花椒樹、核桃樹、果樹,傳統的莊稼地,在逐漸變少。平常在田間種地的,只有年紀大的村民了。解放後這五六十年間,土地變來變去,最終變成了可有可無,村民不再把它當作是生活的唯一依賴。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蘭坡石碾子

過去是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牛犁地、驢拉車,人拉耬,夏收夏種、秋收秋種,村民天天忙碌,後來有了拖拉機,幫助犁地、運輸、碾麥,還有了脫粒機,到了最近這多年,直接用上了聯合收割機,一次性完成收麥。

村裡人口在解放前,基本維持在五六百口人,當時出生率高,但嬰幼兒的死亡率也高,再加上疾病、災害,村民的平均壽命只在四五十歲之間。到了入社時,村裡有六百多人。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生活水平、醫療保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嬰幼兒的存活率也提高了,村裡在1960年後人口大幅增加,家裡都有兩三個孩子,有的家有五六個孩子,最多有七個孩子,到了1970年前後,人口達到1000人,後來最多時全村人口增加到1250人。後來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到了1990年後,全村人口開始降低,這多年基本保持在300多戶,1100多人。村民的平均壽命也提高到了七十多歲,活個八九十歲也不稀奇了,現在村裡還有六位老人90多歲,最高壽達100歲。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重陽節,老年人在村大場活動

過去的農家小院,依地勢而建,窄小、高低不平,幾間土坯房,透風遮雨,屋內盤個土炕,就是一個家。村裡的南巷,至今依就保持著最原始的面貌,石板路石臺階石牆根,石門墩老套門黑瓦房,巷口還有一個門樓樓。黃巷、王巷、大門裡巷、北巷都是狹窄、彎曲,只有一條大巷較寬暢。而居住在藍家坡、賀家嶺、高峪岔的人們,就地開鑿窯洞,方便實用,還冬暖夏涼。現如今,富裕起來的村民,建新家蓋新房,高大的紅門樓,映襯家庭的幸福,村莊也擴大了好幾倍。過去房少人多住不下,現在成了新房蓋好沒人住,一年四季空著。

過去的村裡,家家缺吃少喝,人人忍饑受餓,吃糠咽菜。辛勤的村民,不停地勞作,但靠天吃飯的土地,產不出足夠吃的糧食。玉米麵,紅薯湯,想吃個白饃做夢去。到虞鄉上集趕會,吃個燒餅、麻花,一碗素菜,就是最好的了。出門時,常常背個饃布袋。但在1982年前後,實施土地承包責任制後,又有化肥、新種子的施用,同樣的土地,收穫了豐收的糧食,老百姓終於可以天天吃上了白麵饃,幸福生活就是這樣簡單的降臨。

過去是“吃飯穿衣論家當”,吃飯是第一位,衣著則是簡樸,都是村民紡線織布,男穿對襟襖、女穿偏襟襖,都穿大襠褲,黑藍色為主,頭上喜歡包個藍毛巾或是花手巾,冬天戴個袖套。到了1960年後,有了洋布、線襪。當時是缺衣少穿,縫縫補補,一件粗布衣服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沒有多餘的衣服可替換,冬天裡一件棉襖穿到春,還要養活著一堆小蟣和亂動的蝨子。腳上穿的是布鞋,炕頭上是破舊的棉被,想買個布料,還要布票。如今的村民,的確良、卡其布都嫌過時了,衣服是越穿越好,打扮的越來越好看、時尚。過去是一件衣服穿三季,現在一季有好多件衣服可穿。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喜慶熱鬧的結婚場面

村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以前結婚彩禮是十來塊銀元,或是幾擔糧食,嫁妝是被子、棉布床單,後來結婚興起了老三件:大衣櫃、五斗廚、寫字檯,之後是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結婚彩禮幾百元,新建一座院子,蓋起三間磚瓦房,到了九十年代,結婚彩禮年年上漲,幾千元到上萬元,到五六萬元、十來萬元,興起了新三件:彩電、洗衣機、冰箱或摩托車,還有三金一銀,最近這幾年又興起了買小轎車、在城裡買新房。以前結婚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後生兒育女,安心過光景,現在男女婚姻自由,找對象談戀愛,少了家長參與,多了情感交流。過去通婚範圍非常狹小,主要本村結親,或在沿山一帶村莊進行婚嫁,平地姑娘不願上山來,或到洛南山裡說媳婦,而現在進城的年輕人,天南海北的媳婦都娶回來了。

過去是一盞油燈照夜空,一盤石磨磑(wei)麵粉,一盤石碾碾五穀,後在1970年村裡通了電,明亮的電燈照亮了山村,快速的磨面機解決了村民磨面難題。有了電,改變了山村面貌,看電視,上電腦,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用電話,打手機,方便了村民之間的聯絡。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東峪水庫

東峪之水,過去是常年流淌,雨澇水白流,天旱用水愁,後於1968年在村幹部程海水、賀身貞的領導下,廣大村民奮鬥了四年時間,在峽谷中修建了一座15米高的水庫,攔洪蓄水,灌溉農田,增加水澆地500多畝。過去是每天早上家家戶戶都要挑上兩隻水桶,到東澗滴水崖處擔水,屋裡備有水缸,如今是把山泉水引進了農家,吃水很方便。

過去進出村的路,是兩條窄窄的小路,一條經東北地過南梯村通向虞鄉城,一條經南郭村通向孫常。解放後,四清時修建了通向西坦朝村的大路,西大路也進行了拓寬,可以通行馬車了。到了2004年,村民自發成立修路委員會,廣大村民積極響應,踴躍捐款或是澗灘篩砂,對東大路和村裡巷道進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從此這五里長的上坡路,不再是阻礙人們出行之路。過去出門,全憑一根扁擔兩條腿,如今是摩托車、蹦蹦車、一輛輛小轎車開進了山村。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1971年黃家窯學校首屆初中畢業生

以前村裡沒有學校,解放後有了學堂,開設了三年級,後來增加到五年級,1970年有了初中畢業生,1977年創辦了高中班,在校生最多時達200多人,後來在1981年撤了初中班,還保留著五年制教學,但在2000年後,村裡孩子逐漸減少,到了2006年最終撤校,適學孩子只能外出就學。

過去是上山砍柴,風箱呼噠,灶火做飯,炊煙裊裊,如今是蜂窩煤、電磁灶,乾淨還省事。以前冬天取暖,弄個炭火盆,燒土坑,如今煤炭爐子,蜂窩煤爐子,安裝家庭小暖氣。

以前的村裡,大家自小都在村裡長大,田野間玩耍,學校裡讀書,在生產隊裡勞動,相互間都非常熟悉,鄰里間熱情相處,遇到逢年過節,村裡唱戲鬧紅火,熱鬧歡樂、喜慶祥和,遇到婚喪嫁娶,大家熱心相幫。

永濟市黃家窯村百年變遷,也許將來就會成為一座空村

村民們排練舞蹈

而如今,村裡年輕人紛紛走出山村,走進西安、徐州、運城、太原、永濟,上班、打工、經商,一年四季背井離鄉、漂泊在外,辛苦奔波,為自己為家庭打拼一份家業。給村裡留下了老弱婦幼,還有實在走不出去的五六十歲的村民,搬石頭壘堰,四處下苦掙錢,在地裡種植香椿樹等經濟林木,捎帶在地裡種些小麥、玉米、豆子等。曾經熱鬧的山村,一下子冷冷清清了,平常堅守在村的人們,只有200人左右。這些人,在守護著山村,在苦苦支撐著山村,傳統的兒孫滿堂的家庭在遠去,曾經的姓氏大家族在散去,代代相傳的鄉村文化在失去。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發展,留不住年輕人的山村,實在是看不見未來,只留下抹不去的淡淡鄉愁。也許二三十年後,這裡將來變為一座空村。

山村近百年來的變遷,農業在凋零,後繼無人,農村在淘空,難以為繼,但村民逐漸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富裕、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