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燈塔水母: 也被稱為永生水母,水母界比較小型的燈塔水母,身體透明,是通過自身的生殖分化來延續生命的。被人稱為“長生不老水母”,除非被吃掉,不然它將是永生的生命體。它看起來像是數億年前的海洋低級生物,但它的生命值非常恐怖,據說這種燈塔水母不受自然的控制,能夠無視死亡,它們可以反向老化,它們能回到最初的生長階段,重新開始它的生命週期。

但事實上燈塔水母真的可以“永生”嗎?真的可以“返老還童”、“長生不老”嗎?

動物學專家:在正常的環境和條件下燈塔水母其實無法“逃避”死亡的自然規律,其“長生不老”的說法或許只是基於多年前一個缺乏嚴謹數據支持的實驗以訛傳訛的不實結論,所謂“永生”,極可能只是一個“傳說”。

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燈塔水母。曾有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轉化誘導實驗,使燈塔水母在水母型階段“逆轉”到水螅型階段,但這是有條件的“人為性”轉化,並且只能轉化一次,因此並不具備代表性。(資料圖片)

那麼,燈塔水母的“永生”說法是誰提出來的呢?

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2010年,Ma & Yang在其發表在網絡刊物《Nature and Science》上的一篇介紹燈塔水母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將其稱為“不會死亡的動物”。文章稱,燈塔水母只有5毫米長, 可以從成熟期階段“輪迴”到幼年的水螅狀態重新生長,這樣它便擁有沒有界限的生命。由於擁有這樣的特殊能力,燈塔水母從原來的棲息地加勒比海,擴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並出現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巴拿馬地區。研究者們相信,燈塔水母是通過依附在大船船底,“暢遊”了彼此交匯的大洋。

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專業徐潤林教授觀點: 燈塔水母或與普通水母無異, “逆生長”也許是美麗的誤會。

在徐教授看來,燈塔水母與普通水母其實並無太大區別。他介紹,我們這裡說的燈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是McCrady於1857年定名的,它只是燈塔水母屬的一個成員,該屬還包括另外9個物種。我國有記載的是燈塔水母和短柄燈塔水母。“一般意義上的水母是指刺胞動物的水母型階段,根據這樣的界定,普遍意義上的水母就包括水螅綱的大多數種類和缽水母綱的全部種類,其已知種類超過3000種。正如我們前面談到的,水母型僅是刺胞動物生活史中的一個環節,故不同的種類,其水母型佔總生活史時間的比例差異極大。”

徐教授表示,按照現代的科學觀點,生物體由生到死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網絡上對燈塔水母這種“逆生長”現象炒得很熱,有些還說得好像很有道理,如果這種現象存在,就徹底推翻了原來我們所瞭解的生物學的基本規律,也推翻了唯物主義基本教義。

關於世界上最長壽生物的那些爭議,你知道多少呢?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許真有可以“永生”的生物而我們卻不知道的,就算地球上沒有,那宇宙之大,更是神秘莫測,誰又能說沒有呢。“永生”,永遠是人類嚮往和追求而又不可得的,無論是東方的修仙仙丹,還是西方的魔法藥水都是如此,一個縹緲而神秘的夢!

最後附上一詩,大家雖不能“永生”,卻可以永葆童心,追求理想之心不死,愛國愛家之心永存。


龜雖壽

東漢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激,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