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的標準有哪些?

浴火的鳳凰6


在我們評價一款茶的時候,

對其的感官描述一般是圍繞著香氣、滋味、茶湯、葉底等幾個方面下進行。香氣高或底,滋味的厚重或單薄,茶湯的順滑或澀口,葉底的舒展或無活性,這些都是常能在茶桌上聽到的描述,也是相對而言茶客能夠比較直觀體會到的品飲感受。


好茶的標準是什麼?


有個萬金油般的回答是「茶無上品, 適口為珍」,道理是這個道理,茶要對味沒錯,但過於主觀,如果在茶桌上都這樣聊茶,那就沒法喝到一塊去了。


那麼好茶的標準能否客觀評價?當然可以,老茶友都知道我聊茶喜歡先從工藝講起,上面提到的評茶几個方面,香氣、滋味、茶湯、葉底,它們都離開不了工藝的表達,經工藝發揮,製作到位,什麼叫到位? 記住一個字:透。

通俗點講,「透」可以理解為通透,任何茶,不論香氣還是滋味,先不管香氣高低,味濃味淡,都應有個前提要求,那就是清透、純淨。這是我認為茶葉品質的基本,無關山場、無關價格、無關品種。



香氣的透

通常我們形容茶葉的香氣,如品種香,工藝香、會用顯或弱,高揚或沉穩等形容詞,這是基於我們對香氣識別的真實感受。在評茶時,茶葉品種香不僅要有,還要顯,因為品種香反應出的是茶的特徵,我們能夠迅速判斷出一款茶是什麼品種,首先就是通過品種香。


香氣有了還不夠,還要純淨,杯蓋香和葉底香,你聞起來是沒有其他雜味異味的,香氣的雜味異味常見的有“青氣”、““焦氣”、“悶餿氣”等等,使得香氣不純不淨,多為工藝缺陷造成,讓人聞起來不愉悅。



滋味與口感的透

茶的滋味要入口才知道,滋味的通透它就像我們飲純淨水一樣,沒有任何雜味異味,能夠從茶湯中感受到甘甜清爽的滋味。茶湯所呈現出的茶味與香氣其實有共同之處,如果聞杯蓋香或聞葉底是純淨的,滋味大致也是純淨,相反,要是聞香已經聞出雜味異味,品飲滋味同樣也會有大致雜味異味。


當然還有其他滋味表現是聞香聞不出的,比如酸與苦,酸的來源有很多,此前我們也有過專門介紹,基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陳放之後帶來的酸,如茶葉受潮、返青造成酸。一種是工藝缺陷帶來的酸,在製作過程中,茶葉未能及時攤涼開或及時烘乾,都極易產生酸味,還有悶餿味。


而苦得分清楚是茶味泡濃了帶來的苦,還是工藝缺陷的苦,因每個人對茶味適應不同,有的茶客重口味,習慣泡濃茶,而濃郁的滋味對口味清淡的茶客來說,興許喝起來就會感覺到苦,但這種苦是正常的,跟滋味濃度有關。另一種工藝缺陷造成的苦,它是久久停留在你的舌尖,無法化開,即便沖泡到尾水,茶味淡下來了,它的苦還是存在的。



許多人習慣把苦和澀放在一起說,實際上這是兩個概念,苦是滋味表現,澀是湯水口感表現。會苦的茶,不一定澀,會澀的茶也不一定苦。


茶湯的口感做透了就是順滑,做不透即是粗澀,入口後便能感覺到舌面、口腔中有澀、麻的感覺。不同茶的澀感來源不同,但都是做工不足產生的,走水不足,焙火沒焙透、茶葉返青都會造成澀感。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雖說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好茶的定義不同。但好壞的定義一定是在大原則前提下,這就像每個人喜歡的菜品雖不一樣,但總不會說有人說自己喜歡地溝油?

所以對於茶的好壞,我們也應該有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在心裡。

嫩茶即好茶這個說法是大家的普遍認知,尤其是對綠茶。所以才會有明前茶貴如金的現象。比如今年的明前龍井,開價都在9000元上下。以至於很多消費者不是“望茶卻步”就是“望茶興嘆”。

明前代表了茶葉夠嫩,但坦白講,過分細嫩的茶葉內含物質不夠豐富,大都有滋味寡淡、不耐沖泡的問題。長得固然漂亮,但茶湯卻不見得就好喝。

綠茶追求細嫩,是為了保留茶葉條索的美觀,愛嫩茶可以理解為是“好色”的表現。但中國茶類豐富,並不是所有的茶一嫩就好看了,若是用嫩來評判好不好,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並且中國人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但若真要做出取捨,我想還應該是口味為先吧?

比如黑茶,大部分的黑茶在採摘過程中都需要成熟鮮葉,因此會含有茶梗,所以黑茶一直給人粗枝大葉的感覺。

若是隻以嫩來評判茶的好壞,估計這時候喝茶人一定會“梗梗於懷”。

但黑茶的梗在這裡扮演了一個快遞員的角色,茶梗屬於莖的部位,裡面的維管束負責運送營養成分,茶梗中的糖類物質和氨基酸類都顯著高於芽葉。

另外,黑茶通常會經過壓制這一個步驟,為了運輸也便於保存。一定量的茶梗,能夠增加緊壓茶內部的空隙,保證氧氣充足,利於後期品質的轉化。

所以,才有人說,有時茶葉和笑話一樣,要“有梗”才算是好茶。

評茶,要綜合考慮,不能一言以蔽之。


楊多傑


有人說“茶無上品, 適口為珍”道理是這個道理,茶要對味沒錯,但過於主觀,如果一個客戶不懂茶好壞,請你解釋好壞的區別,你來一句,適合你的就是好茶,不轉身離開才怪。如果在茶桌上都這樣聊茶,那就沒法喝到一塊去了。所以好茶講究質量,在質量上講解給你聽,茶芽、口感、湯色、葉底,明明白白看得見的。不好的茶葉講故事給你聽,什麼皇帝啊、貢品啊、高山、野生、無公害、手工製作、越陳越好啊、工藝複雜什麼的,都是看不見的。


動植物研究院


好茶有標準嗎?

當然有,茶在評茶過程中是分級的,但是那是專業人的事,對於我們普通的喝茶人怎麼樣來品鑑一泡茶的優劣呢?

首先,無論什麼茶,幹茶不能有異味,有異味最起碼不是好茶。


第二,除了黑茶,紅碎茶,幹茶要完整,乾淨,無雜質,勻整。



第三,茶湯顏色純淨,明亮,通透感強。


第四,滋味純正,有果香,花香,如果有明顯的異味,苦而不明顯回甘,不能是好茶。


第五,葉底柔軟有韌性,樹葉正,乾淨,舒展。


煮茶聞書香


2008國家標準熟普分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