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城牆,有學者認為秦朝並無修建荊州城牆的可能。因為據《史記》記載:“秦既稱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諸侯也。於是無尺土之封,墮壞名城,銷鋒鏑,鋤豪桀,維萬世之安。”顯然秦朝是不主張修建城市城牆的。此外,當時秦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築長城,物質條件上可能也不支持荊州建城牆。由此推測,那時荊州當是有城無牆。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建城修牆

至遲到漢代,荊州已建有城牆。三國時,關羽為劉備鎮守荊州,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在漢代舊城旁又修建了新城。有一則關羽和仙女比賽修建荊州城牆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相傳關公鎮守荊州時,一日有九位仙女下凡來傳達王母娘娘的旨意,說荊州兵革不休,人民困苦,要將其收回置為神地,不再允許凡人爭奪。關羽因忠於劉備,一心為其守城,不肯讓出荊州,於是就與仙女們相約分別在荊州的西北邊和東南邊各建一座周長五千步的城,從天黑開始,到次日雞鳴為止,誰先築好就由誰來管轄此地。比賽開始後,一邊是仙女們自恃法力高強,漫不經心地施法築城,另一邊是關羽的大部隊在奮力營建。待關羽部隊築好城牆時,九仙女的城牆還差一隅。關羽見此立刻搖動雞籠使公雞啼鳴,九仙女以為時間已到而她們未能獲勝,便羞愧地飛上天去了。現荊州城北門外的“九女琢”就是由此傳說而得名。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又有故事說當時張飛也來幫忙築城,可惜來晚了,便將所擔之土倒在了東門外,所以人們就把那裡像兩座小山似的土堆叫作“張飛一擔土”。

東晉永和八年(352),鎮守荊州的桓溫開始大規模營修此城。當時漢代舊城與關羽所修新城的位置東西錯落,桓溫將這兩座城增修補綴,接合為一,並增高加厚了城垣。兩城相接後,並未將其間的城牆完全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了隔牆。西魏時期,荊州被分為東、西兩城,劃分的依據應當就是城中已有的隔牆。直到唐代,城中的隔牆才被拆除。

屢毀屢築

五代以前的荊州城牆是土城牆,五代兩宋是荊州城牆由土牆向磚牆過渡的時期。後梁乾化二年(912),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動用十幾萬軍民大修荊州城牆,欲增強實力以實現割據。

為了拼湊修築城牆用的磚頭,高季興下令在城外掘墓取磚,以致當時荊州城外五十里的冢墓多被髮掘。據說當時新牆築成後,“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令人毛骨悚然。後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牆東段挖掘時,發現了五代時荊州城牆的殘體。據研究,這是用碎磚和黏土夯築的磚土混合牆,城磚主要是東漢和隋唐時期的墓磚,與傳世文獻的記載基本吻合,此即為荊州城牆用磚之始。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歷經北宋末年的動盪,荊州城牆“雉堞圮毀,隍亦多淤塞”,破壞較大。南宋孝宗時,荊州安撫使趙雄奏請修築荊州城牆,獲得朝廷批准後,於淳熙十二年(1185)九月開始動工。次年七月,城牆修築完成,“為磚城二十一里,營敵樓戰屋一千餘間”。1275年,元軍佔領荊州,次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隳毀襄漢荊湖諸城。在此次隳毀中,荊州城牆雖未被完全夷平,但遭到了十分嚴重的破壞。

元朝末年,朱元璋手下的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重修了元初被破壞的荊州城牆,新城牆“周長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明朝建國後,又不斷對城牆進行修整和建設。明末,張獻忠義軍攻陷江陵。《江陵縣誌》記載:“崇禎十六年(1643),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清順治三年(1646),當地官員李西鳳等人率兵民在明城牆舊址上重築新城牆。現存城牆的主要部分就是此次重築遺留下來的。清代荊州屢遭水災,整修頻繁。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欽差大臣阿桂奉命率領兵民對城牆進行大規模補修。當時水津門(在城西南角)、小北門因地勢低窪,整修時向後退了數十丈,城東南角也退後十數丈,現存荊州城牆的規模由此定型。民國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護和修整。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牆時,曾發現民國二十五年(1936)遺留的城磚。

1994年後,國家對荊州古城牆進行了多次維修。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鐵打荊州

現存荊州古城牆外為磚城,內有土城,大部分為明末清初建築,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垣。古城牆高度為8.83米,頂面寬度為3~5米,厚度在10米左右,東西長約3.75千米,南北寬約1.2千米,呈不規則長方形,城內面積約4.5平方千米。城牆外有護城河,水深約為3米。荊州古城牆的牆體是用特製的青磚以糯米漿砌起,牆腳由條石和糯米漿築成,十分堅固。砌牆的特製青磚每塊大約有4千克重,有的上面還燒有文字,記錄了與操辦城磚相關的人員和時間。城牆上有城垛4567個,炮臺26個,號稱“鐵打荊州”。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荊州古城牆自乾隆晚期大修後,存有六座城門:東為寅賓門,南為南紀門,西為安瀾門,北為拱極門,還有位於東北的小北門遠安門和位於東南的小東門公安門。公安門是水門,從前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全憑舟楫進出。其他的城門外側都築有曲城,似半環狀將城門圍起,曲城前又開一道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了二重城門。二重城門各設兩扇木質的對開門,木門內均有10釐米厚的閘板,既能抵禦強敵,又能防範水患。雙重城門之間稱甕城,戰時可敞開甕城,誘敵深入,再四面圍攻,將敵人一舉殲滅。改革開放以後,出於城市發展和古城保護的需要,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加上之前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了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相通,有效減輕了之前古城門的交通壓力。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荊州古城牆原有六座城門樓,即東門的寅賓樓(後為賓陽樓)、小東門的楚望樓、南門的曲江樓、西門的九陽樓、北門的朝宗樓和小北門的景龍樓。六座門樓中,南門的曲江樓最享盛名;現北門的朝宗樓尚存,1981年進行全面修繕;東門的賓陽樓於1987年重建,餘下皆毀。各城樓前原有箭樓,今亦不存。

除門樓外,荊州古城牆於城防的薄弱部位還建有敵樓,戰時屯兵,平時常作慶典和娛樂宴飲之所。有史料記載的敵樓主要有雄楚樓、明月樓、仲宣樓和南樓等。雄楚樓位於今小北門東側城垣上,規模宏大,位置險要,後毀於戰火,其舊址是目前所見荊州城垣上最大的敵樓臺基。仲宣樓位於城垣東南隅,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流寓江陵時曾登此樓作賦,後人遂以“仲宣”名其樓,樓今已毀,僅存基址。南樓位於南門附近城垣上,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名相張九齡在朝廷受到排擠被貶為荊州長史,傳其常登此樓賦詩。後宋人重修此樓時,由於敬仰張九齡,又因九齡是曲江(今廣東曲江)人,乃題匾曰“曲江之樓”。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曾為此樓作《曲江樓記》。此樓後遭譭棄,未再修復。明朝初年,南城門的門樓被命名“曲江”,從此取代了張九齡曾詠吟之南樓。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釋甲偃武

荊州古城牆現存作戰防禦功能的軍事設施是城牆內暗藏的東、南、西、北各一座的藏兵洞。每座藏兵洞長為10.5米,寬為6.3米,深度在6米左右,可容納百餘人。藏兵洞有上下兩層,每層又有多個小藏兵洞,可容兩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城牆牆體向外呈長方形凸出,遇有敵人攻城時,洞中士兵可以將暗箭從三面射孔發出,使敵人猝不及防。如果城被攻破,洞內的士兵也能據此反擊,等待援軍以扭轉戰局。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荊州古城牆內垣上有三座土臺,即所謂“城上三山”,分別喚作松甲山、卸甲山和擲甲山。此“三山”之得名均與關公傳說有關。松甲山在東北城垣上,傳說關羽曾在此松甲小憩;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據說關羽在戰場上凱旋歸來時曾在此卸甲;擲甲山位於城垣西北隅,相傳關羽鎮守荊州時,東吳將領呂蒙前來偷襲,當時關羽未在城中,聞訊率兵趕回,及至城下,才知守將糜芳等已經獻城投降,憤怒之下,關羽脫下鎧甲,猛擲於西北城垣上,然後率部撤退,故後人稱此處為“擲甲山”。此外,以“松甲”“卸甲”“擲甲”命名“三山”也有釋甲偃武而不事兵革之意,表達了古代荊州人民厭惡戰爭和對和平安寧的幸福生活的憧憬。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近些年來,荊州古城牆的保護受到重視,這座歷經滄桑的古城牆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一直守護著這座古老的城市,講述著曾出入城牆內外的英雄豪傑和文人墨客的歷史往事。


推薦收聽:

1.為什麼中獎人會亂揮霍?

2.未來的人類會長成什麼樣?

3.嬰兒易患溼疹,只因孕媽吃得差?

4.拉鉤許諾、單身求偶,你的小拇指還有什麼用

5.好音樂為何讓人頭皮發麻?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