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津時,解放軍爲什麼對每一座敵堡都能了如指掌?原因在這裡

打天津時,解放軍為什麼對每一座敵堡都能瞭如指掌?原因在這裡

(電影《大決戰3平津戰役》)

在天津戰役的準備過程中,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向天津守敵發出了放下武器的勸告。陳長捷也曾兩次派代表出城談判,但是他其實並不打算投降,談判只是為了遲滯解放軍的行動和查探虛實。

待攻城準備就緒後,經中央同意,林彪給陳長捷寫了一封信,再次勸其起義或放下武器。陳長捷的回信是用毛筆寫的,一共兩張紙,他在信中明確拒絕起義和放下武器,而且有兩句話還寫得特別傲驕和氣人,說:“堂堂國民黨人,豈能投降乎!”

傅作義、陳長捷都出身於晉軍。歷史上晉軍以善守著稱,民國年間,傅作義率不足萬人的無援之師,死守涿州達三個月,進攻涿州的東北軍無奈他何,遂得以成名。陳長捷亦得城市防守戰之要訣,他實行“大天津堡壘化”,沿護城河岸修築了近百個大型碉堡,每隔二十米還設一小型碉堡,碉堡間緊密相連,相互策應,利守難攻。

打天津時,解放軍為什麼對每一座敵堡都能瞭如指掌?原因在這裡

(電影《大決戰3平津戰役》)

在解放軍兵臨城下時,天津城內城外已有碉堡一千多個,縱深的地堡群直達核心工事區。據聞,陳長捷曾多次對部下說:“像這樣的設防陣地,充足的彈藥器材,比起傅將軍當年僅僅一個師守涿州不知優越多少倍。”

陳長捷以為,既然傅作義不足萬人都能守那麼長時間,他擁十三萬之眾,又建立了這麼嚴密的防禦體系,還能守不住天津嗎?

可是陳長捷在有意無意中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守涿州與守天津其實是無法類比的。雖然林彪的東北野戰軍也是從關外而來,但其戰鬥力之強,真不知道把當年張作霖的東北軍給甩到什麼地方去了。更重要的是,天津的敵情資料早就已經被天津地下黨所掌握,這使得東北野戰軍對每一座敵堡的位置、形狀、守備兵力都能做到了如指掌,在制訂作戰計劃、部署兵力時也就顯得遊刃有餘。

打天津時,解放軍為什麼對每一座敵堡都能瞭如指掌?原因在這裡

(電影《大決戰3平津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