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是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還是因爲中鋒的稀少成就了小球時代

求教:是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還是因為中鋒的稀少成就了小球時代回看十年前的NBA聯盟,球場上球員的位置更加明確,也可以說更加準確,並不會出現像現在一個球員在場上甚至可以勝任三個位置的這種情況,並且更加註重內線的作用,每支強隊幾乎必備一位優質內線,在以前的聯盟是“

得內線者的天下”而現在的聯盟,球員位置非常模糊,比賽更加追求快節奏,這樣的情況下中鋒的作用淡化嚴重,像勇士這樣的超級球隊甚至會直接出現五小的陣容,就連一向傳統的馬刺隊,為了適應當下的小球趨勢,賽季中都一度把阿德推向了五號位來提高球隊的攻守轉換速度,那到底是小球時代終結了內線,還是說因為優質內線的匱乏加速了小球時代的到來?求教:是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還是因為中鋒的稀少成就了小球時代
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的球隊場上陣容基本都是一大四小,更加註重攻守轉換的速度,比賽節奏越來越快,一次進攻往往都是一個長傳接三分或是中投就完成得分,這種情況下中鋒對於球隊來講就是一個累贅,現在幾乎所有球隊都是4人換防,甚至有些時候能做到5人的換防。這對於傳統中鋒來說,一旦輪換的外線幾乎就是被人輕鬆過掉的結局。

而對於進攻上來講,如今聯盟已經允許了聯防,這也為小球陣容提供了便利,即便是場上沒有大中鋒能夠一對一防守,小陣容也能利用包夾造成中鋒的失誤,限制中鋒在進攻端的作用,而且包夾的戰術也讓球隊對於中鋒不再那麼依賴。求教:是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還是因為中鋒的稀少成就了小球時代

傳統內線的匱乏成就了小球時代:如果球隊擁有一名超級中鋒,那麼就可以保證每場比賽有穩定的得分輸出,穩定的籃板以及內線防守,但就如今聯盟來看,能夠算得上傳統中鋒的人很少,霍華德、小喬丹,莫茲戈夫等,或者可以說大小加都已經不能算做傳統中鋒了,畢竟在早些年我們很少能夠看到中鋒在三分線外,即便是擁有遠射能力的姚明NBA生涯也只有10次三分出手,命中2球。求教:是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還是因為中鋒的稀少成就了小球時代但就我們來看,無論是霍華德也好還是小喬丹亦或是莫茲戈夫,他們面對這小球時代那些可以說是偽內線球員的時候,依舊不能夠拿出統治力。要想曾經奧尼爾、姚明還是鄧肯那些年面對的都是高大強壯的內線球員,但依舊能夠統治籃下,輕鬆刷出20+10的數據,而現在呢,或許沒有了超級中鋒推動了小球時代的到來。
求教:是小球時代淘汰了中鋒,還是因為中鋒的稀少成就了小球時代

現在聯盟中的內線都在被迫轉型,幾乎都在努力開發三分能力以適應如今的小球時代。

我對這個問題也是沒有明確答案,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互相交流!(8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