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喝牛奶比喝白水更容易保持較低血糖水平

牛奶對身體的益處自不必多說。那麼,牛奶有可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這個說法並不多見。下面一項研究雖然是在健康成年人中開展,但其結果也許能提示我們,在面臨每天的早餐抉擇時,你也許可以試著喝一杯高蛋白牛奶。


早餐喝牛奶比喝白水更容易保持較低血糖水平

這是一項發表在《乳製品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改變早餐習慣可能對治療2型糖尿病有好處。

來自圭爾夫大學人體營養研究小組的H·道格拉斯·戈夫(H. Douglas Goff)博士和他的團隊與多倫多大學合作,研究了早餐時飲用高蛋白牛奶對早餐後和第二餐後血糖水平以及飽腹感的影響。

研究結果提示,與水相比,與早餐穀物一起食用牛奶降低了研究對象的餐後血糖濃度。與正常蛋白濃度的乳製品相比,高蛋白濃度的乳製品則更進一步降低餐後血糖濃度。與低蛋白食物相比,高蛋白食物也降低了第二餐後的食慾。

Goff博士和他的團隊表示,“在全球範圍內,代謝性疾病呈上升趨勢,其中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因此,我們有動力制定飲食策略來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加強對肥胖和糖尿病的管理,使消費者能夠改善他們的個人健康。

”在這項隨機、對照、雙盲的研究中,研究小組納入32例健康成年人。這些參與者的特徵如下:
早餐喝牛奶比喝白水更容易保持較低血糖水平

對這些參與者,早餐時分別給予250 ml的牛奶,包括酪蛋白/乳清蛋白之比為80/20的牛奶和酪蛋白/乳清蛋白之比為 40/60的牛奶,以及含有正常蛋白濃度的牛奶(3.1%),或者含有高蛋白濃度的牛奶(9.3%),正常對照組給予水,同時給予所有參與者兩份早餐燕麥片(58 g)。
早餐喝牛奶比喝白水更容易保持較低血糖水平

研究者檢測了增加蛋白質濃度和增加牛奶中乳清蛋白與高碳水化合物早餐麥片的比例對血糖、飽腹感和當天晚些時候的食物攝入量的影響。牛奶中天然存在的乳清和酪蛋白的消化會釋放胃激素,減緩消化,增加飽腹感。乳清蛋白的消化能更快地達到這一效果,而酪蛋白則能能使這種效果持續。

研究小組發現,當早餐中增加乳清蛋白時,午餐時的食物攝入量略有不同。他們也發現,與高碳水化合物早餐一起食用牛奶時,即使在午餐後也會降低血糖,並且高蛋白牛奶的對血糖的影響更大。乳清蛋白含量增加的牛奶對午餐前血糖的影響不大,但與普通牛奶相比,血糖降低幅度更大。

根據Goff博士和他同事們的意見,這項研究證實了早餐時喝牛奶有助於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同時有助於保持低血糖水平。營養學家一直強調健康早餐的重要性,這項研究鼓勵了消費者攝入牛奶。當然,糖尿病患者是否以牛奶+碳水化合物(如麥片)作為早餐就有助於其血糖控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