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人類時代來臨?5大科技讓人與機器界限模糊

AI取代人類時代來臨?5大科技讓人與機器界限模糊

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讓大眾最關心且憂慮的,莫過於“害怕被取代”;根據全球研究顧問機構Gartner最新的新興技術發展週期報告指出,未來將模糊人類與機器之間界限的五大新興科技趨勢,包括AI大眾化、數字化生態系統、DIY生物駭客、透明沉浸式體驗和無所不在的基礎架構。當中人工智能就扮演了關鍵角色,讓企業能夠無所不在,隨時提供服務並連接商業生態系統,才能在未來市場繼續生存。

Gartner研究副總裁Mike J. Walker表示,業務與技術主管持續面對快速變遷的技術創新,而這也將深刻影響他們和員工的互動、與合作伙伴和為顧客打造產品及服務的方式。資訊和技術主管應持續觀察市場,同時還要評估並測試新興技術,藉此找出具有高度影響力和他們業務具有策略關聯性的新商機。

Gartner預測,未來十年人工智能技術將幾乎無所不在,且技術除了能讓初期採用者適應新的狀況,並解決之前從未遇到過的問題外,還將在未來逐漸普及到一般大眾,也就是所謂的大眾化。雲端計算、創客社群和開放原始碼等趨勢,將推動人工智能成為人人都可使用的技術。

AI取代人類時代來臨?5大科技讓人與機器界限模糊

這股趨勢時由以下技術所促成AI PaaS(人工智能平臺及服務)、通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自動移動機器人、對話式AI平臺、深度神經網絡、載客無人機、智能型機器人和虛擬助理。

Walker指出,與AI大眾化相關的各種技術在五個發展週期階段中出現三個,像是深度神經網絡和虛擬助理等部分技術,將在未來兩到五年內成為主流;而AI大眾化的其他新興技術,例如智能型機器人或AI PaaS,正在發展週期中快速移動並接近高峰,甚至很快就會越過高點。

而新興技術需要革新相關的基礎條件,提供所需的大量數據、先進的運算能力和無所不在的生態系統。從分區式的技術架構轉換到生態系平臺,為全新的商業模式奠定基礎,並在人類與科技之間搭起橋樑。

這股趨勢時由以下技術組成,包含區塊鏈、資料安全區塊鏈、數字分身(Digital Twin)、物聯網平臺和知識圖譜。

AI取代人類時代來臨?5大科技讓人與機器界限模糊

Walker分析,數字化生態系統技術正在發展週期中快速前進,目前區塊鏈和物聯網平臺已超越高峰,將在未來五到十年達到成熟期,而數字分身和知識圖譜則緊跟在後。

Gartner也認為,未來十年人類將進入“超人類(Transhumant)”時代,將允許根據生活方式、興趣和健康需求來破解生物學。生物駭客可區分為四大類型:技術擴增、營養基因體學、實驗生物學和研磨者生物駭客。不過社會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這類應用,而這又會製造出什麼樣的道德議題還是個大問題。

這股趨勢是由以下技術所組成,包含生物芯片(Biochip)、生物科技、人工組織培養、腦機界面、擴增實境、混合實境和智能紡織。

AI取代人類時代來臨?5大科技讓人與機器界限模糊

與DIY生物駭客相關的新興技術正在發展週期中快速前進,其中混合實境正在接近泡沫破裂低潮期,而擴增實境介乎已觸底;至於追隨其後的則有才剛到達高點、預計將在五年到十年內進入生產成熟期的生物芯片。

透明沉浸式體驗,科技將會持續以人為本,甚至連人、企業與物件之間的關係都會透明化,這些技術延伸並促成了智能生活、職場和其它我們會進入的領域。這股趨勢是由以下技術所促成,包含4D打印、連網家庭、邊緣AI(Edge AI)、自我修復系統科技、矽正極電池、智能微塵、智能辦公室和3D立體顯示。

Walker進一步說明與透明沉浸式體驗相關的新興技術,大多數都正朝高點邁進或者像正極電池這樣剛剛跨過峰值;至

AI取代人類時代來臨?5大科技讓人與機器界限模糊

在基礎架構方面,其已不再是組織達成目標的障礙,隨著雲端運算及其眾多相關技術的出現和大規模普及化,已經促成了一個永不斷線、方便取得且沒有限制的基礎架構運算環境。

這股趨勢是由以下技術所促成,包含5G、奈米碳管深度神經網絡ASICs、神經型態硬件和量子計算。支援無所不在基礎架構的技術即將達到高點並在發展週期中快速移動,尤其是5G和深度神經網絡ASICs,可望在未來兩到五年內達到成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