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女性普遍性貧血缺鐵!出現這些症狀時,你就該補補了!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很虛弱、體力很差,經常一下班回家就爬到床上就睡覺,一睡十幾小時,但還是打不起精神來。老是感覺頭重腳輕,上幾階樓梯會喘,蹲一下就會頭暈?

這是現在很多人都會出現的一些症狀,出現這些症狀大多數是因為“缺鐵性貧血”。

調查顯示:女性普遍性貧血缺鐵!出現這些症狀時,你就該補補了!

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一種的貧血類型,也是女性普遍的問題。據調查顯示,13-34歲女性普遍缺鐵,美國的統計指出,15%經期的婦女、30%的孕婦有缺鐵性貧血。

女性容易得缺鐵性貧血,主要是體內儲存的鐵質,會因為每次經期耗損,尤其是有子宮內膜異位或肌瘤問題的女性,月經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貧血。此外,腸胃道潰瘍出血、痔瘡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鐵性貧血的可能病因。

缺鐵性貧血另一類原因是攝取量不足或身體需求量加大。孕婦、3歲以下嬰幼兒、素食者或為瘦身節食的人,還有老人家,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群。孕婦因為胎兒需要從母體獲得鐵質幫助成長,所以需要很多鐵。3個月∼3歲嬰幼兒容易因牛奶的鐵質不夠,又沒有適時添加副食品而貧血。

缺鐵性貧血雖不會致命,卻影響生活和小孩的學習品質。

因為鐵是人體制造紅血球中血紅素的必要礦物質,假使沒有足夠的鐵,血紅素合成不足,紅血球攜帶氧氣運行到各組織的量不夠,造成組織和器官缺氧,人就容易疲倦、頭暈、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降低、也會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針對5千多名學生的研究發現,缺鐵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女,數學成績比較差。

調查顯示:女性普遍性貧血缺鐵!出現這些症狀時,你就該補補了!

醫生說,缺鐵性貧血多半是因長期慢性失血或鐵質攝取不足,日積月累的結果,人體有代償機制,缺鐵時會自動增加食物中鐵的吸收,除非體內鐵質儲存量已經過低,否則可能沒有明顯感覺。其次,缺鐵性貧血症狀和許多疾病類似,所以病人常會因為某一症狀找不同科就醫。例如常覺得心悸而掛號看心臟科;頭暈目眩找耳鼻喉科或家庭醫學科想辦法。

簡單的貧血自我檢查

血液科醫師建議,如果常覺得體力差、頭暈、心悸、臉色蒼白,不妨先自我檢查:站在鏡子前翻開眼睛下眼瞼,觀察下眼瞼顏色;或者翻開下唇,查看齒齦和下唇黏膜色澤。

如果蒼白缺乏血色,最好至血液腫瘤科檢查。醫師除問診外,也會抽血檢查血紅素、紅血球大小(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紅血球比較小)、血中鐵含量多寡,診斷是哪一種貧血。治療缺鐵性貧血,首要之務是找出原因,究竟是失血太多、鐵質攝取不足或是其他嚴重疾病造成的結果。

如何補鐵?

治療缺鐵性貧血,醫師會先補充鐵劑,並建議病人多吃高鐵食物,定期驗血,等到體內缺乏的鐵補起來,再以食物作為鐵的主要來源。

調查顯示:女性普遍性貧血缺鐵!出現這些症狀時,你就該補補了!

1、口服鐵劑:一般是連續吃4∼6個月鐵劑,如果抽血結果正常,通常會繼續服用2個月,好讓鐵的儲存量足夠。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的吸收。胃不舒服、便秘或腹瀉是口服鐵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可以將鐵劑從飯前改為飯後服用,或者請醫師調整劑量。

2、注射鐵劑:如果口服鐵劑副作用太大,或是腸胃吸收效果不好(例如胃切除病人),可以肌肉或靜脈注射鐵劑,但容易有過敏或靜脈炎等副作用。

有人會擔心鐵質補充會不會過量?其實,人體會依身體缺少鐵質多寡而自動調節吸收量,儘量維持均衡狀態,至於鐵劑該吃多少,醫生會從病人體重、血色素值、鐵的儲存量計算出治療劑量。

綜合醫生和營養師看法,下面的建議,可以有效幫助缺鐵性貧血攝取鐵質:

1、多吃紅肉、瘦肉、肝臟、豬、牛肉、文蛤、豬或鴨血都是鐵的好來源,而且含有豐富蛋白質,可幫助鐵吸收。通常顏色愈紅,含紅血素鐵愈高。

2、多吃高鐵蔬菜和豆類、穀類早餐食品,花生、紅豆、豌豆等豆類,以及紅莧菜,蕃薯葉等深色蔬菜,不但含鐵量高,還含有幫助製造紅血球的葉酸,這些食物可以和瘦肉一起烹煮,增加鐵質吸收。

調查顯示:女性普遍性貧血缺鐵!出現這些症狀時,你就該補補了!

3、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質吸收,維生素C能促進身體對植物性食物裡的鐵吸收。因此,吃素的人可以多吃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瓜子、黑芝麻、堅果、髮菜、草莓等,或者進餐時配一杯柳橙汁,將可加倍人體對鐵的吸收。

4、嬰幼兒添加副食品:記得為6個月以後嬰幼兒補充富含鐵質的副食品。

5、餐後飲料別選茶或咖啡:茶或咖啡內的丹寧酸會和鐵結合,減少鐵質吸收。最好避免進餐時和餐後喝茶或咖啡。

5、小心鈣的影響:牛奶或起司裡的鈣和磷酸鹽,會妨礙鐵的吸收。如果想多攝取鈣和鐵,最好錯開來。例如早餐或點心時間喝牛奶補充鈣質,午晚餐以攝取高鐵食物為主。

缺鐵性貧血雖不會致命,但是嚴重的時候回影響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每天無精打采,無神無力的,所以,我們還是要重視起來,把鐵給補起來,讓自己每天精神飽滿,不在有氣無力!

關於補鈣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來評論區,跟我們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