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的融創

財報季剛過,今天來講幾家“兇猛”的房企。

一家淨利潤以翻兩番的速度增長,一家剛剛迎來百億級的險資入股,還有一家頂別人五家。

兇猛的融創

天津市有且只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是地方國企——天津物產。

它是天津市最大企業(按營收排名),依照《財富》雜誌列出的數據,201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665.8億美元,淨利潤1.2億美元。

天津市最賺錢企業(按利潤排名)另有其人,也就是本節的主角——融創中國。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收658.7億人民幣,淨利潤116.6億人民幣。

*2017年,融創中國總部從天津搬往北京,目前是雙總部辦公,但集團官網上的總部地址仍為天津。

按照2017年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6.75計算,天津物產的營收是融創的近7倍,而利潤只有融創的十五分之一。

兇猛的融創

2016年的時候還不是這樣。

那年,天津市最賺錢企業是渤海銀行,而融創的營收排在全市第20名左右,利潤排在前5名開外。(只計總部在天津的企業)

要知道,在中國,如果某省最賺錢的企業是銀行,這把交椅幾乎是無法撼動的。因為這家銀行影響著一省乃至全國的金融穩定,不允許出亂子,在此基礎上,不管省內其他行業如何興衰,銀行總是不急不緩地向前發展。

大到北京的工商銀行、上海的交通銀行,小到重慶的重慶農商行等等都是如此。

唯有天津這座直轄市生了變數:融創異軍突起,2016年淨利潤29.4億,2017年淨利潤116.6億,翻了兩番,一舉奪過利潤冠軍。

看看增長曲線,童話故事都不敢這麼寫。

兇猛的融創

你可能會問:等一下,融創不是2017年投資樂視虧大了嗎?

是啊,這才是最妖異的地方。

按照董事長孫宏斌在2017年業績發佈會上的說法:對樂視我們去年(計)提了165.5億(損失),你還怎麼壯士(斷臂)?腦袋都砍了。

2017年,融創稅前淨利潤153.6億,若是沒有樂視這一出,則是319.1億,按照所得稅佔三成左右估算,淨利潤率將達到34%,甚至高於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

當然,“假如做對所有選擇”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老孫自己也說:做生意是有輸有贏的,不可能每件事都贏。十件事中,八件贏了,兩件輸了,這公司就很好了。

兇猛的融創

那我們就來看看,融創做對了什麼,以至於“砍了腦袋”都能利潤翻兩番。

簡單來說,融創做對了兩件事,一是瘋狂拿地,二是瘋狂併購。請注意,這裡“瘋狂”形容的是增速,而不是心態。雖然外界認為融創尤其是孫宏斌確實瘋狂,但管理層自認為決策還是很穩健的。

其實兩件事就是一件事,按孫宏斌的說法:房地產呢,買股權就是買(土地)項目。不過我們還是分開講。

先說瘋狂拿地,最近五年,融創的土地儲備增長情況如下:

兇猛的融創

融創年報裡寫著,“2016年抓住市場機遇補充大量優質土地儲備”“超過96%位於一線、二線及環一線城市”“2017年,在充足高質量土地儲備的支持下,本集團持續加大推盤力度,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增長約140.3%。”

也就是說,2016年土地儲備激增,奠定了融創2017年的業績。依此邏輯,2017年土地儲備再度激增,也預示著2018年的業績。

不過,兩年之間尚有一點點差別。2017年土地市場偏熱偏緊,公開市場買地不划算,於是融創更多在用另一種方式拿地。

這就說到了第二件事,瘋狂併購。

兇猛的融創

其實“融創一直以收併購作為增加土(地)儲(備)的主要模式”(執行董事汪孟德原話),只不過2017年其勢尤烈,失敗典型是上文提到的樂視,成功典型則是萬達。

去年7月,融創以438.4億收購萬達商業旗下14個文旅城91%的權益,年內得到其中13個(對價402.1億)的控制權。

這帶來了什麼呢?

1.2017年,融創新增土地儲備6764萬平方米,而萬達項目帶來了5897萬平米土地儲備;(二者不是包含關係)

2.2017年,融創交付物業總面積486.0萬平米(對應銷售收入597.5億元),其中萬達項目交付182.7萬平米;

3.融創“文旅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新增領域)從2016年的0.1億增長至2017年的24.0億,基本來自萬達文旅城;

根據2和3保守估計,融創去年營收658.7億中,三分之一來自收購的萬達文旅城項目。

但這600多億營收還要扣除500多億銷售成本,所以最後貢獻的“小目標”也不算多,更大頭的是下一項。

4.評估13個文旅城,屬於融創權益的資產淨值為607.6億,而收購的現金代價只有402.1億,中間差出的205.5億,計入此次收購的收益。

也就是說,銷售收入之外,融創在“其他開支及虧損”等科目裡因為樂視損失了165.5億,同時在“其他收入及收益”裡因為萬達增加了205.5億。

一年之前,簽約之時,王健林曾說:“(此次交易)使融創財務報表合併的收入和利潤大漲,預期兩年左右,可以助力融創進入中國房地產企業收入前兩名。”後半句話還不能確定,但前半句話確實不是虛言。

兇猛的融創

或許後半句也不是虛言。

2017年,融創合同銷售金額躍居行業第4,僅次於碧桂園、萬科和恆大,而2016年它還排在第7,2015年在第9。

2017年,融創土地儲備躍居行業第3,僅次於恆大和碧桂園,土地位置還普遍更好,而2016年它在第6,2015年在前10名開外。

身處第二梯隊的融創,正在向第一梯隊急速邁進。

擋在它面前的唯一一個問題,是現金流。15年前,同樣是孫宏斌創辦的天津房企,當順馳叫板萬科,宣稱中長期做到全國第一時,王石曾經反駁:不可能這麼快超過萬科,是不是要注意控制風險?

2006年,順馳倒在了資金斷流面前。如今,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人們也對融創的現金流分外擔心。畢竟,去年800億的併購資金不是白來的,融創的負債總額一直在激增。

兇猛的融創

但由於預收賬款作為負債入賬等原因,房企普遍資產負債率很高。2017年,萬科的資產負債率是84%,恆大是86%,碧桂園是89%,這樣看來,融創的90%也沒有格外嚇人。只是“800億收購+翻倍增長+孫宏斌”顯得比較可怕。

今年3月底融創公佈2017年年報之後,多家券商首次對融創股票給出“買入”評級,此前,他們的態度一直在“持有”“減持”“中性”“賣出”之間徘徊,理由主要是資金問題。至今,仍有人認為融創是強弩之末,理由也是資金問題。

是券商看錯了嗎?是融創賭對了嗎?奇蹟上演了半場,還有下半場才能看出分曉。

8月31日,融創中國公佈2018年上半年業績,營收增長215%,淨利潤又翻了近兩番。孫宏斌現場吆喝:“建議我們的合作伙伴把土地賣給我們,拿錢去買我們的股票,這樣收益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