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淡定!

廣東權威專家團隊

發現了克服耐藥的新方法↓↓

中國最新癌症數據顯示,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我國每天約1萬人診斷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其中,肺癌為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的第一位。在當前的醫療水平下,藥物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然而用藥久了幾乎不可避免地產生耐藥,導致疾病進一步發展。

8月30日凌晨5點,國際著名雜誌《臨床腫瘤學雜誌》(JCO,影響因子26.3)正式在線首發由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一項克服靶向耐藥全球研究成果,宣告找到EGFR突變型肺癌靶向治療後cMET擴增耐藥原理,及其聯合用藥克服之道。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cMET擴增是EGFR 耐藥的第二種類型,吳一龍團隊首次提出並證實聯合EGFR抑制劑吉非替尼和cMET抑制劑卡馬替尼(Capmatinib)可以克服這種類型的耐藥。

這個研究有全球來自歐洲、澳洲、新西蘭、亞洲共31箇中心參與,中國有4箇中心參與,在681例患者中篩查,1B入組61例,2期入組100例。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以免疫組化強陽性(IHC 3+)選患者,有效率32%,如果以拷貝數大於6選擇患者,有效率為47%,疾病控制率73%,無疾病進展時間為5.5個月。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吳一龍教授告訴廣衛君,通俗來說,患者被認定為治療無效後,大概只有一個多月的壽命,但在接受cMET擴增的治療策略後有約50%的成功率延長壽命,而以往的化療只有約20%的成功率。“這種的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和脂肪酶、澱粉酶升高,部分患者會出現下肢水腫,但都是在可控範圍內。”

以往的癌症治療和研究裡,很多醫生都提出把卡馬替尼和化療、放療聯合使用。 吳一龍自豪地表示,他是第一個提出在耐藥之後才使用卡馬替尼。

吳一龍還強調:“這次研究最關鍵在於用藥的時候不是單獨應用, 是要和原先使用的藥物一起應用。因為除了抑制住主要的通道,旁邊過度活躍的也要抑制住,全方位把路堵死,治療才有效果。”

正是吳一龍的堅持,八年後的今天,cMET擴增的治療策略得以實現!

臨床上能使用卡馬替尼嗎?

卡馬替尼(Capmatinib)是一種新的藥物。

目前卡馬替尼尚未上市,同類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市場上已上市的藥物中,克唑替尼也具有抑制cMET異常的功能。

吳一龍表示,克唑替尼和卡馬替尼是同類型藥物,其療效在動物實驗和免疫學實驗上是相當的,都有對cMET的靶向治療作用。那些經過多線治療後,已經沒有標準治療或者不適合化療的患者可以嘗試使用這種藥物。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誕生歷程

2010年7月12日,相關藥企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專家委員會,討論了INC280的發展策略。吳一龍根據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堅持應該瞄準EGFR耐藥的患者,首次提出了和靶向藥物吉非替尼聯用,才可能達到雙阻斷的目的這一全新的克服耐藥的概念。

2012年4月5日,國外第一例患者入組成功。

2012年12月17日,中國的研究獲得國家藥監局的臨床批件。

2013年5月8日,中國第一例患者入組成功。

2016年6月10日,最後一例患者入組。

這一難得的研究成果源於吳一龍和他的團隊8年堅持不懈的努力。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已經四次在JCO上發表克服耐藥機制的重要研究結果,在國際上的獲得廣泛的讚許和認可。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克唑替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J Clinical Oncology 2018年4月在線發表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達克替尼對比吉非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總生存結果——J Clinical Oncology 2018年6月與ASCO大會同步在線發表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奧西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J Clinical Oncology 2018年7月在線發表

採寫|林晴 楊潔

通訊員|

張藍溪

部分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肺癌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克服肺癌耐藥,廣東專家找到新方法!科研成果半年四登權威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