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学生竟因她是女孩遭遇……9月起,广东中小学将开这堂课!

10岁女学生竟因她是女孩遭遇……9月起,广东中小学将开这堂课!

闺蜜有一个10岁的女儿,活泼可爱,性格也很外向,很是招人喜欢。

有一天,小女孩回到家里,与往日不同,出奇的安静,坐在沙发上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闺蜜发现了她的异常,正想去关心她,却听见她带着哭腔说:“妈妈,女孩子为什么要努力,一点用都没有!”

原来,小女孩很重视学校的演讲比赛,为了能够进入决赛,苦练普通话和礼仪形态,没想到班主任却轻易地将决赛名额给了一位男同学。并宽慰她说:“男孩子比较有胆识,代表学校去参加演讲更有夺冠的把握。”

闺蜜跟我倾诉说,她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大家都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女儿的班主任竟然会以性别来考量学生的能力。

试问,如果一个10岁的女孩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向你发出疑问,我们应当如何告诉她:女孩子也要努力?

10岁女学生竟因她是女孩遭遇……9月起,广东中小学将开这堂课!

闺蜜是这样做的。她鼓励女儿:“如果你很想要参加演讲,你应当再去争取一回,用你的能力证明给老师看。这件事或许会告诉你,女孩的努力也是有用的,有意义的。”

第二天,小女孩果然跟老师提议想参加决赛。老师当场让女孩跟候选男孩在班里表现一回,让同学们投票决定。

不出意料,女孩的演讲表现得更加出色,几乎所有同学都投了她一票。老师也遵守规则,安排女孩去参加了演讲决赛。女孩也不负众望,为学校夺得了第一名。

闺蜜说,最重要的是,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

我们不禁反思,在当今社会,为何连一个10岁的小女孩都会受到“男强女弱”、传统的性别刻板观念的影响,不禁感到痛心、担忧。

这个社会真的这么糟糕吗?答案是否定的!

8月17日,广东省妇儿工委、省教育厅、省妇联联合下发《关于在我省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通知》,2018年9月开始在全省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实施范围为全省中小学校、中职学校。

10岁女学生竟因她是女孩遭遇……9月起,广东中小学将开这堂课!

《通知》指出,开展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下同)性别平等教育,目的是从小培育社会公众的性别平等意识,践行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共同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

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目的,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使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素质培养中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儿童权益、关爱留守女童等内容融入中小学德育和性别平等教育,从源头保障国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育和增强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男女平等和谐发展、儿童优先的良好氛围。

《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妇儿工委、省教育厅、省妇联相关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妇儿工委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地要向本级财政争取专项经费。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为性别平等教育进入中小学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通知》明确职责分工,各级妇儿工委负责统筹协调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各级妇联要发挥家庭文明建设作用,做好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工作。

《通知》还要求创新教学特色、组建工作团队、加强舆论引导,有效推进全省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

10岁女学生竟因她是女孩遭遇……9月起,广东中小学将开这堂课!

广东省妇儿工委、省教育厅、省妇联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自2012年开始,选取了珠三角地区的中山市和粤东西北地区的茂名市为试点,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率先编写教学大纲和指南,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中小学各类学科课程中,从小培育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源头上促进了广东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形成了可供全国借鉴、复制的“中山模式”和“茂名模式”,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教育部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