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的奇才被人稱之為得之可得天下。例如三國時期蜀國陣營的諸葛亮,被人點評為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但是歷史上卻有一個例外,他有孔明的智慧,趙雲的勇猛和關羽的忠義,打你是擁有它去反而失去了天下。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這個神人就是張定邊,張定邊原先是元朝末期的第一猛將,其人勇猛無人能敵,軍中的士兵都對他佩服不已。張定邊出生於民之家,但是通曉天文地理,喜歡軍事兵法,從小就想要建功立業。

而且他這個人為人忠義正直,特別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曾經和陳友諒,張必先,效仿桃園三結義,結為了異性兄弟。當時元朝末年,天下起義不斷,陳友諒也起兵反元。張定邊就一直跟隨他南征北戰。張定邊的智謀雙全,無人能敵,又對兄弟陳友諒忠心耿耿。但是這樣一位奇才,陳友諒得到他,反而痛失了天下?

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陳友諒加入紅巾軍,一路勢如破竹,之後他又抓住了機會殺死了倪文俊和徐壽輝,掌握了軍隊,建立了王朝,自稱為漢王。陳友諒能有如此成就,其中就多虧了張定邊的協助。但是隨著陳友諒的勢力越來越大,他也更加的剛愎自用。

陳友諒此人生性多疑,聽不進張定邊等人的勸諫。當時朱元璋的手下康茂才,假意投降他,張定邊極力勸阻,認為康茂才投降有詐。但是陳友諒個人獨斷專行,根本不理睬張定邊的諫言,最後使得江東橋戰役失敗。

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但是陳友諒並沒有吸取教訓,繼續整軍備戰,而且急於稱帝。但是陳友諒稱帝改元之後,在九江鎮守,但是對於邊區的防守,卻是非常的疏忽大意。朱元璋趁機攻打九江的西面,使得陳友諒的軍隊措手不及,最後幸虧張定邊的營救才順利脫險,一路退到了武漢。

到了武漢,張定邊勸陳友諒,休養生息,擴張勢力,以圖後事。但是陳友諒依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集結了60萬的大軍,一路直到南昌。當時南昌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鎮守。朱文正面對陳友諒的60萬大軍,一方面假意的求和,另一方面,趕緊派人到南京,求得援軍趕來。

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陳友諒還是不吸取康茂才的教訓,再次中了別人的緩兵之計,一直等到朱元璋20萬大軍兵臨城下,所以最後他只好撤軍鄱陽湖。關鍵時刻,還是張定邊的斬殺了敵軍三員大將,一路飛馳,最後被敵軍射箭受傷。

但是此戰損失慘重,再加上沒有外部援助,張定邊率軍突圍成功,終於搶回了陳友諒的屍體。不過此時張定邊已經心如死灰,所以就解甲歸田,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歸隱深山,活到99歲。

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張定邊有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義,但是最終卻使得陳友諒失去了天下。這只是,張定邊的原因嗎?其實不然。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張定邊跟錯了人,陳友諒此人目光短淺,多次不聽他的勸告。所以即使他再有才能,也無用武之地,所以最後他失去了天下。

此人具備孔明之智趙雲之勇關羽之忠,活到99歲,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不過在陳友諒生死之際,張定邊冒死搶回了他的屍體,對他也是人之義盡。不過張定邊最後歸隱田園,得到善終,算是得到了善終。不過張定邊這等忠義,也是讓人景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