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台,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臺,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9月1日是各中小學開學的時間,除了北京市公佈新高考方案,今年應該公佈方案的河南、四川和山西遲遲未能出臺方案,開學之後,高中新生和家長都顯得異常憂慮。

新高考涉及方方面面,多個省市未能及時出臺相關方案,這其實是一種慎重、負責任的態度,也與改革先行的浙江和上海以前遇到的困難有關。

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臺,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人們期待高考更加公平

根據部分研究專家的調研結果,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改革曾經至少遇到過三個方面的難題。

其一,任課教師和學生負擔有加重趨勢。

高考改革的一大目標是緩解一考定終身給師生帶來的心理壓力,學生多次選考政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這些政策在緩解師生心理壓力方面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於功利動機普遍存在,部分學校用各種辦法將問題複雜化。

比如,一些學校打著提高升學率的旗號,置教育規律和教學要求於不顧,在高一年級並開的學考科目超過8門,搶趕教學進度,大大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再如,一些學校在高一結束後強制要求學生確定所有3門選考科目,限制學生自主選擇時間。學考選考前,全面停課,集中時間搞“學考會戰冶;隨意增加課時,佔用學生晚間和節假日時間組織複習;誘導或要求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培訓機構以備迎考。

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臺,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高中名校復旦大學附中

教師的負擔也有所加重。任課教師因選修課程的增多導致了工作量增加,學生選課的不確定與學校教師專業結構固化之間存在矛盾,導致學校出現學科教師和選修課程之間的矛盾。比如,歷史、地理、技術教師缺口較大,而物理教師數量相對充足。短期內徹底解決師資結構性問題,還有一定困難。

其二,學校辦學條件難以完全落實新高考下的教學需求。

因選課走班教學的全面實施,現有教室配置數量和學校運行經費難以滿足需要。面對教室不足問題,絕大部分高中採取了行政班教室全流通、改造閒置場地、改造實驗室、建設學科教室、新建教學用房等辦法,以擴展教學場地,滿足選課走班教學需要。

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臺,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高中名校上海中學

場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依然有大量高中面臨經費不足問題。由於學校基建和財物需要其他部門的協調處理,因此,教育部門在推進高考改革落地方面受限於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進度,辦學條件不足以支撐當前的新高考改革依舊是普遍現象。

其三,高等教育對高中教育未能起到“指揮棒”作用。

表面上看,高校可以按專業或專業類確定選考科目要求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求,這是高等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相互銜接、系統培養人才的重要橋樑。但就上海和浙江改革情況來看,一些高校為了能讓更多考生報考,設置了比較寬泛的選考科目範圍。寬泛的選科範圍固然有利於考生的選擇,也滿足了學校生源的要求,但學生的專業基礎與高校人才培養要求的匹配度有所降低。

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臺,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高中名校杭州高級中學

比如,浙江省2014級學生選考科目的要求來看,很多高校的很多專業未對浙江選考科目作出要求,這樣的專業佔總專業數的54.20%,其中優質高校也佔相當比例。再如重要理科選考科目的比例過低,其中限定為物理的招生計劃不足3000人。

同時,學生為獲得高分而選擇選考科目,出現避難就易的情況,而物理學科選考人數下降就是集中表現。

當然,令人欣慰的是,浙江和上海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給予了新高考改革很多支持,這兩地也從過去的難關中順利度過。改革畢竟是時代主旋律,其他省市也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新高考的改革成績。

各省新高考方案未能出臺,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曾遇到哪些難題?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