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平台「健康貓」融資騙局追蹤:打著赴美上市幌子,爆雷前還開發布會忽悠投資

首發:9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週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詹奕嘉、毛一竹、王浩明

8月28日,本報刊發《約課APP變瘋狂刷單平臺,“轉型創業典型”炮製騙局——“健康貓”爆雷事件調查》後,該公司不少股東和員工輾轉找到記者。他們表示,健康貓平臺不僅大肆鼓勵私人教練刷單衝業績,還打著“到美國上市”的幌子連續忽悠股東投資



健身平臺“健康貓”融資騙局追蹤:打著赴美上市幌子,爆雷前還開發佈會忽悠投資


健康貓運動生活館被查封。 詹奕嘉 攝

“我的初心是帶著大家一起創業,股東和員工們都很支持我。”面對“刷單風波”和“爆雷危機”,健康貓平臺創始人、廣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楊驊力8月24日上午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信誓旦旦地說。

然而,3天之後,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就對該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並刑事拘留楊驊力等9名犯罪嫌疑人。

新華每日電訊8月28日刊發《約課APP變瘋狂刷單平臺,“轉型創業典型”炮製騙局——“健康貓”爆雷事件調查》一稿後,大象公司不少股東和員工輾轉找到了本報記者。

在他們的眼中,自稱“體育人才創業平臺”“幫運動員登上人生第二次巔峰”的健康貓平臺,不僅大肆鼓勵私人教練刷單衝業績,而且

打著“到美國上市”的幌子連續忽悠股東投資,如“割韭菜”般讓股東們血本無歸。


健身平臺“健康貓”融資騙局追蹤:打著赴美上市幌子,爆雷前還開發佈會忽悠投資


大象公司辦公區已被貼上封條。毛一竹 攝

“去美國上市啃鴨脖”

名為融資實為詐騙

大象公司(“健康貓”平臺)成立於2015年3月,其業務包括線上預約線下教學的私教O2O服務、在社區投放智慧共享運動器材、在網上商城銷售體育運動健康產品、組織“精武門”等賽事、開設線下生活健身館等。

其中,私教O2O服務是健康貓起家的主要業務。私教們在健康貓APP上售賣健身課程,健康貓會在課時費之外給予私教一定額度的補貼。

2015年11月,大象公司召開發佈會宣稱完成A輪融資,融資由北京、上海、廣州、武漢4個體育投資公司聯合投資,其股東中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全國冠軍、體育高校教授等,融資額度3500萬元人民幣、估值3.5億元人民幣。

“C輪發佈會之前,楊驊力說有很多風投看好健康貓項目,還有‘國字號’機構會進來,結果發佈會現場來投錢的全是達到一定級別的私教。”一位曾親身參加C輪發佈會的股東告訴記者。

部分股東透露,楊驊力早就宣稱“健康貓是體育人共同的事業”、呼籲私教們一起投資入股、“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啃鴨脖喝啤酒”,結果很多私教從健康貓約課賺了錢,又投到公司裡面去了。

令人感到蹊蹺的是,網絡上可輕易搜索到健康貓平臺A、C兩輪融資的信息,但B輪融資情況卻難覓其蹤。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這一輪融資充滿了“貓膩”。

“B輪融資大概從2016年底就開始了,2017年3月我們將各自區域彙總的投資款轉到公司,卻未簽署任何協議。”一名健康貓的股東說,大象公司讓同一個區域的私教團隊成立公司投資、由公司法人代表集中持股,共有14家公司組團投資了5100多萬元,但此次融資竟不是以投資款體現,而是要求私教們以往來款打進公司商業賬戶。

楊驊力被刑拘之前給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提供的一份資料稱,健康貓是一個由1000多位體育人作為股東共同投資創立的創業大平臺。然而,一些股東表示,儘管協議上寫著他們擁有“知情權”“分紅權”,實際上卻連公司財務報表都沒見過。健康貓從未開過股東大會,分紅更是無從說起。

楊驊力此前指責私教們通過“刷單”製造虛假約課導致公司虧損,不少私教則反駁稱“刷單”行為得到公司的默許與鼓勵。記者接觸到的健康貓股東和私教群體都表示,楊驊力確實一直以“公司要業績、要流水”為名鼓勵刷單。“他甚至讓私教團隊一天完成5000萬的業績,從早到晚上課也上不了那麼多錢啊,這不是明擺著鼓勵刷單造業績麼?”一位匿名股東說。


健身平臺“健康貓”融資騙局追蹤:打著赴美上市幌子,爆雷前還開發佈會忽悠投資


大象公司的前臺已空無一人(詹奕嘉 攝)

“亮眼”數據嚴重注水

開年會給股東“洗腦”


健康貓經常對外發布“好消息”,其經營數據看起來也十分“亮眼”。楊驊力被刑拘前曾對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稱,大象公司2017年營收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已經在社區投放了幾千臺共享跑步機、在全國開設了上百家生活館、與4000多家健身房建立了業務聯繫等。

然而,多位健康貓資深股東和員工們卻向記者反映,這些數據和信息都屬於嚴重“注水”:

——社區共享跑步機去年9月才投放市場,目前瞭解到實際投放數量不足1000臺;

——經私教內部彙總統計,實際開張的生活館只有50多家,而且能盈利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靠合夥人、私教貼錢支撐經營。

——與健康貓有所謂業務往來的健身房也就幾百家、肯定超不過1200家,雖然這些健身房在健康貓SAAS系統上僅註冊了賬號,但並不一定都在使用……

除數據“注水”之外,年會、發佈會也是健康貓對外傳播“好消息”、忽悠更多投資入騙局的重要手段。

不少私教曾向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反映,今年年初平臺上就開始出現課時費沒有到賬的問題,當時健康貓給出的藉口是國家金融政策變動、軟件系統升級改版等。一位技術部門的員工說,實際上當時健康貓的資金鍊已十分緊張,年會時間一拖再拖,員工年底“雙薪”發不出來,大家辛苦加班的成果也無法收穫,一時間人心惶惶。

楊驊力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進行“內部洗腦”。健康貓今年1月底在廣州花園酒店開了一場有上千人參加的豪華年會,會上不僅邀請了律師來給股東、員工和私教們講“上市前景”,而且宣佈了某銀行提供20億元戰略授信的“好消息”。

“其實,這20億元根本不是授信給公司,而是以信用卡和創業貸款的方式授信給公司私教。但私教們都誤以為這是公司獲得的授信,以為公司不缺錢,很多私教還繼續往裡投錢,幫健康貓躲過了一次危機。”上述資深員工說。後來有的私教發現辦的信用卡遲遲沒下來,情況不對勁向該銀行詢問時,得到的答覆是“我們早就跟健康貓終止合作了”。

直至今年6月,健康貓還在繼續包裝“2019年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幌子,並邀請某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來公司進行財務審計,成功製造出“C輪融資”。

大象公司當時宣稱,此輪融資主要由北京、上海、廣州、福建、廣西、山東等地的國內10多家體育產業公司、30多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等參投,共融資5億元人民幣,將用於未來進軍境外資本市場。

“和B輪融資操作手法一樣,一共13家公司組團投資,實際到賬應該只有兩個多億,其實全都是私教投錢。”一名私教告訴記者,其從沒見過任何投資機構給健康貓投資,所謂的“冠軍入股”其實也是假的,只是噱頭罷了。

威逼股東簽字“作證”

被抓前夕轉移資產


C輪融資之後不久,健康貓平臺就發出封盤公告,以“提現系統出現問題”為由,禁止私教提現補貼和課時費。楊驊力8月初向公安機關報案稱私教們“刷單”涉嫌詐騙,但此舉不僅遭到私教們“賊喊捉賊”的反駁,而且有不少股東反映遭到威逼或瞞騙進行簽字“支持公司”。隨後,不少業務資產遭到莫名其妙的轉移。

一位股東私教反映,8月10日公司突然召集股東開會,現場有不少黑衣保安“看場子”,包括股東和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入場者手機都要上交。

楊驊力在會上先是給股東“洗腦”,說“我會帶著你們一起把錢追回來”,又說為避免股東們也陷入詐騙的“法律風險”,要求股東們籤一份“和解協議”。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8月24日在大象公司還看到了一份有大批股東簽名按手印的附件,它被附在公司的一份彙報材料之後,作為股東支持公司打擊私教“刷單”的證據。

有股東告訴記者,楊驊力說簽名是要寫聯名信捍衛公司權益,但他並不知道附件之前的材料寫了什麼內容,僅被通知到場對一張僅有“附件九”的空白頁進行簽字按手印。

在獲得部分股東“支持”之後,大象公司的下一步是以“保障私教合法權益”為名威逼利誘私教們簽訂“和解協議”,讓私教承認刷單行為。

這份協議要求扣除私教全部補貼,只返還30%的本金現金,另外70%的本金以購買健康貓電商產品或“共享運動器材的代理商款項+20%的跑步機廣告收益”抵扣。

多位看過這份協議的私教坦言,這就是一份赤裸裸的“不平等條約”。而楊驊力被刑拘前向記者炫耀說,已經有200多名私教承認錯誤並簽了和解協議。

“我們下一步將會利用社區智慧場館系統,從門禁、運動器材實時數據的傳輸、徒手運動時人體數據的採集系統,全面監測一個場館的運營情況,避免刷單問題。”楊驊力當時說。

然而,當時的健康貓平臺資金鍊已是危如累卵。一位資深員工說,公司七八月都沒發工資,健康貓商城的供應商從5月就累積未結算月度款項,子公司的報銷流程在6月底就停滯了大部分。

更令股東們感到憤怒的是,在對股東和私教們進行威逼利誘的同時,業務資金遭到了莫名其妙的轉移。

“不少生活館註冊完之後合夥人的銀行卡和U盾都放在公司,8月22日晚上大部分生活館的存款都被大象公司調走,而合夥人一無所知。”健康貓公司一位合夥人透露,楊驊力的解釋是擔心生活館合夥人挪用款項、要由母公司代為管理。

在這名合夥人的記憶中,直至8月26日深夜,楊驊力依然活躍在公司的各個微信群中,繼續稱公司是刷單的“受害者”,不斷威脅股東和員工。

然而,8月27日上午,大象公司多數員工都從網上獲悉了公安機關對健康貓平臺涉嫌非法吸存立案的信息,原先一度猶豫的股東們也有不少人選擇了去公安機關報案提供材料。

本是一個好產業

整成一個爛攤子


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宏太智慧谷3號樓的大象公司辦公樓入口已貼上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的封條。玻璃門上另有一份《公告》顯示,大象公司、健康貓平臺相關資產已被公安機關查封。

這幾年來,健康貓憑著股東和私教們投入的龐大資金,業務版圖拓展到健身場館、共享健身器械、保健理療、格鬥賽事、體育電商、體育綜藝等領域。而隨著健康貓平臺被查封,這些業務基本都陷於停滯。

“公司被查封之後,服務器因欠費也被關了,健康貓APP也用不了了,現在全國的共享跑步機都處於停滯狀態。”一位子公司員工反映說:“很多生活館也無法經營了,因為房租是公司交,公司一關房東就要收回店面。這些業務本身沒什麼問題,現在被楊驊力害慘了。”

多位健康貓平臺的股東和私教說,健康貓平臺的刷單騙局和融資騙局損害了體育產業的聲譽,給本來很有前途的全民健身產業抹上了陰影。

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發佈。政策的紅利讓眾多創業者和資本殺入體育產業,體育產業的創業和投融資空前活躍,但同時也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

一名私教對記者說:“我們確實認為體育產業大有可為。不少體育人全身心紮在裡面,為了開設健身館、共享健身器械跑市場拓展業務,傾盡所有支持他,結果卻換來一身債。”

“很多體育人現在都抬不起頭了,別人會覺得我們都很傻,竟然被騙成這樣。”一位3年前就開始接觸健康貓的私教感慨說,他最擔心的就是以後市場和民眾再也不相信新興的體育行業、健身產業了。

一名離職員工認為,建立體育人創業平臺的想法是好的,但從始至終健康貓都沒有找到恰當的商業模式,除了靠私教刷單、投資,沒有真實項目盈利,不具備造血能力。“社會上不乏這樣的公司,最初像打雞血一樣熱炒創投概念,拿到A輪融資之後就不了了之,健康貓事件對整個社會具有警示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