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文 古道西風瘦馬官方

藏頭詩是雜體詩的其中一種,一共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把詩意深深的藏起來,前面幾句都說所看到的景象,但是卻不道出真正的題意,等到了最後一段的時候,才說出這首詩的最終意思,真正想表達的;第二種是把每句話的第一個字藏在這句話的其他位置,需要我們去體會,去尋找那個字;最後一種就是最常見的,是把我們要說的意思,要說的事情放在每句話的第一個字,這樣的話找起來特別方便。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現在大家用的基本都是第三種,當我們把那首藏頭詩的每句話第一個字結合起來,變成一句話,那麼我們就可以清楚明瞭的知道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我國四大名著中《水滸傳》中就曾經用到了這樣的體系,機智的吳用僅用一首藏頭詩便給梁山上添加了一員重將!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在吳用智取玉麒麟中,有一個大富商,這個富商錢多人好,武功還很高強,經常幫助當地的百姓,他就是被稱為河北玉麒麟的盧俊義。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盧俊義出身乃是富豪,在江湖上面聲名遠揚,而且他特別仗義,經常幫助老百姓們打抱不平,長得也是特別壯實,氣勢兇猛,擅長使用棍棒,有一手好功夫,宋江一直很欣賞他,所以想收入囊中,壯大梁山聲勢,想要將他請上梁山。但是盧俊義這個人忠君愛國,沒有答應宋江。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後來宋江找到了軍師吳用,吳用在思考了一會後,便給宋江獻了一計。後來吳用和李逵假扮算命先生和一個啞巴童子前往盧府給盧俊義算命。吳用在盧俊義府上用計謀讓盧俊義自己在一面牆上寫下了一首流傳至今的藏頭詩:“蘆花叢裡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乍一看,這就是一首簡單的詩句,不懂文學的也看不出這是一首藏頭詩,盧俊義又不愛讀書,自然也沒看出來。

後來這首詩被一個朝廷的官員看到了,並讀出了藏在詩中的“盧俊義反”四個字。這哪的了,這個官員立馬向上面彙報,在沒過幾日後,就有人帶兵找到了盧俊義,並拿著那首詩興師問罪,盧俊義後被捉住。

堪稱教科書式的藏頭詩,水滸中的名詩,直接將人逼上梁山

早有準備的宋江這邊當然知道這首詩被人發現後的結果,早早的就做好了救盧俊義的準備。在後來盧俊義被梁山上的好漢救了下來。在看到朝廷這麼對待自己,加上梁山這些人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自己,盧俊義也被感動了,便也上了梁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