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爲什麼不能隨意撿敵方武器?

奇葩瞄會談


普通人在談到戰場上撿敵軍武器這種事情,覺得值得讚揚,因為這樣可以節約資源。比如當年八路軍和敵人戰鬥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撿敵軍的武器,因為當時我軍物資太過於缺乏。但是時代在發展,現在的戰場已經不允許士兵隨便撿敵軍,這是為什麼?

會讓自己戰友誤會

槍和槍的類型是不一樣的,不管是槍噴出的槍焰或者是槍聲,都與其他的槍支不同。現在那些作戰多年或者經過多次訓練的老兵都能通過槍聲來判斷對方是不是自己人。

如果你拿著敵軍的武器開槍,一種可能就是會讓自己的戰友非常緊張,以為自己身邊有敵人存在。另一種可能就是你被戰友殺死了,因為他們聽到敵軍槍聲很有可能朝你扔手榴彈。

槍彈供給困難

當年二戰發生的時候,槍支口徑大多是統一的,因此在戰場上,不管哪個士兵手裡沒有子彈了,只要看到死去的士兵身上有物資,你就可以撿來,一般都能使用。

正因如此,二戰後很多國家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開始製造不同口徑的彈藥,比如俄羅斯是5.54毫米口徑,中國則是5.8毫米口徑,目的就是不給非自己軍隊士兵供給。這樣的話,彈藥口徑不一樣,即使是撿到敵軍的武器也沒有用,背上只能徒增負擔。

伴隨著危險

有一些比較狡詐的老兵,他們會故意將沒有子彈的槍支扔到地上,然後用槍支綁定上手雷或者地雷,誰要是去撿手槍,很有可能被炸身亡。這種事情在戰場上是十分常見的,二戰時期,越南戰爭時期,很多士兵都遇到過這種情況,自此以後很多國家提出相關政策,不讓本國士兵撿他國遺漏下來的武器。

所以說一國想要好好打仗,打勝仗,一定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用此來購買比較好的武器裝備,而不要戰場上撿漏他國的武器,要不然會得不償失。原本打仗打的就是經濟仗,技術仗。


奇點歷史


戰場上絕不能隨意撿敵方的武器,除非是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比如在朝鮮戰爭中,有一名志願軍戰士叫關崇貴,他所在的部隊打得只剩下了最後一人,但他卻單槍匹馬多次打退了聯合國軍的進攻,靠的就是撿旁邊聯合國軍屍體上的衝鋒槍。

但是,戰場上是不能隨意使用敵人武器的,一名抗戰老兵就曾經講述過他們在抗戰中經常與鬼子打仗,當他們子彈沒打光的時候,是他們自己的中正式步槍的槍聲,當彈盡糧絕時,老兵們會用小鬼子的三八大蓋進行對鬼子射擊,這時新兵就會以為鬼子上來了,有部分新兵就會扔掉自己的槍逃跑。

所以,敵軍武器是不能隨便撿的


首任先遣軍副軍長流年


軍隊在作戰時往往不會撿取敵人的武器,但是在一些極端情況下,或者特殊的作戰要求下,還是需要撿取敵方武器的,具體要根據作戰的實際情況考慮。

一般而言正規的軍隊是不會撿取敵方的武器的,比如美軍不會撿取AK47步槍使用,俄羅斯人也不會撿取繳獲的M16步槍,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作戰體系不同,這些武器難以發揮作用。

各國都擁有自己的武器彈藥裝備體系,而這隻適用於自己軍隊使用,比如美國人的5.56步槍彈,12.7毫米機槍彈,120毫米坦克炮彈等等,到了俄羅斯那邊會成為廢鐵,因為無法使用。而繳獲了步槍之類的同樣如此,一個問題就是沒法使用,彈藥打完很難得到有效補充。畢竟作戰時己方後勤送來的彈藥無法使用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敵我識別。武器之間的外形,發射時的聲音等是有所區別的,而這是區分敵我的重要信息之一,如果使用了敵人的武器,很有可能招致友軍的火力,這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實際作戰中往往也會出現使用敵人的武器的情況,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缺乏火力,缺乏武器,或者緊急情況等等。比如抗戰中,一些中國軍隊使用的就是日式武器裝備,原因就在於中國軍工生產能力差,即使是敵人的武器也得充分利用。再比如蘇聯波波莎衝鋒槍,由於德軍基層火力不足,一些人直接拿起了蘇聯衝鋒槍,極大的增強了火力。

在一些緊急情況下,也有直接使用敵人武器的情況,比如被包圍,無法獲得補給,只能使用敵人的武器來補充火力。

還有就是一些作戰因素,比如美軍海豹突擊隊,在越戰中就曾用過越南人的RPD機槍,不僅潛入作戰時補給方便


僱傭兵


老兵告訴你,戰場上為什麼不能隨意撿敵方武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6, "file_sign": "6e06ff7c8532bdabdd8347159630294d\

這就是皇冠


戰場是生命的抉擇地,武器是戰士的護身符。戰爭是殘酷的,血雨腥風、槍林彈雨,殘留在戰場上的不僅是一具具屍體,還有一臺臺槍械武器。而對於敵方的武器,卻不能隨意撿起。原因大概如下幾點:

1、防止內訌——重要級別:五顆星 ★★★★★

自古以來,不論家庭、團隊還是軍隊,最忌諱的是同室操戈,戰爭中更是怕這個。


如果戰爭中撿起敵方武器使用,可能會造成被打成篩子的悲催結局。因為在真正的戰爭中,那麼多士兵,即使在人群中看了對方一眼,也是像臉盲症一樣,都是彼此的路人甲乙丙丁;即使相遇了也是擦肩而過,誰也不認識誰。

再加上戰爭中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統一的戰服、糧食、裝備、武器,和敵方使用的武器不同,而每個武器射擊出的聲音也不同。士兵是需要通過武器的聲音來判斷、辨別敵人方位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敵方武器,很容易遭到自己隊友們的掃射,沒等為國捐軀,先讓自個家隊友給埋了。

都起內訌自相殘殺了,這仗還打什麼打,直接被自己人給滅了,以失敗告終。

在越南戰爭的時候,美國軍隊的士兵就常因用北越南的AK47突擊步槍而被自己人給誤傷,醫藥費、誤工費、治療費等都得自己拿。

2、後勤不掛勾不對口——三顆星 ★★★

前面說了戰爭中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統一的戰服、糧食、裝備、武器,和敵方使用的武器的不同導致就算撿了敵軍武器,子彈不一定有啊,零件維修也不一定有啊。而且為後勤採購彈藥增加了很大難度。這武器沒了用,就成了廢品,增加了戰鬥載重。


3、“羊入虎口”——五顆星 ★★★★★

槍林彈雨過後,擊敗敵軍。你不知道戰場上遺留下的武器是敵人撤退時故意做了手腳,或是哪位戰士詐死,在武器旁佈置詭雷,同歸於盡之勢。如果貿貿然撿起武器,不光自己的小命嗚呼,一大片的戰友也都隨著西去了。


4、自家技術不達標,傷已——三顆星 ★★★

有些武器使用方法和自己的完成不同,即使撿了,用不好,還可以傷害到自己與他人。

戰場上不能隨意撿敵方武器,已經在有些國家的軍隊中有明文規定了。哪個國家也不允許自己的士兵、軍隊力量無故被削減。

當然,也有時候是需要使用敵方武器的。


比如搞潛伏的國家派自己的人在對方軍隊裡;

比如國家武器相對落後,像電視劇中經常看到收拾戰場繳獲槍支歸自己國家所有(排除隱性危害、當時敵軍還沒那麼雞賊);


比如手中的彈藥不多、被包圍等如此困境,想要最後奮力一博才無暇考慮這武器是否有問題......

不管怎樣,戰爭都是世人所不希望看到的,願世界能夠和平,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地球能存活長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除非萬不得已的情況,在戰場上不能撿拾敵方武器。除了彈藥不通用之外,撿拾武器還存在巨大的風險。

在建國後的南方叢林對峙過程中,雙方你來我往,斷斷續續打了很多年。敵軍抓住我方戰士喜歡蒐集戰利品的習慣,往往在撤退時將損壞的槍支放到詭雷上,只要一撿詭雷隨之爆炸。

很多初上戰場的新兵都倒在了這種詭雷上。同時敵軍曾跟隨我方學習游擊戰術,就像影子一樣,跟自己的影子作戰總是最困難的。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一度下令不允許撿拾敵人的槍支。然而好奇總是害死貓,不少戰士存在僥倖心理,還是會想盡辦法得到敵人的槍支,比如靠近之後用竹竿捅,用鉤子鉤等方法。

經過長時間跟美軍的遊擊作戰,可以說在剛開始的階段,敵人的技戰術是比我方更加老辣的。

不僅會在槍支下方埋設詭雷,還會在通往槍支的必經之路上敷設地雷。比如通往槍支的地點只有一條通路,那麼敵人會在這條通路上佈滿地雷。

經過戰火的洗禮,我方也取得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依託我們充足的彈藥供應,終於後來居上。我們發明了連環詭雷,豎向埋設五到六枚相互關聯的詭雷,敵人排雷時一般排到第三顆就以為排除完畢,這時取出地雷的後果可想而知。

火力覆蓋也是法寶之一,敵人打過來一梭子,我們回擊五個彈匣。敵人打過來一發冷炮,我們回擊半個基數。

所以說,戰場之上,撿拾敵人武器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世界兵器


第一個不建議撿敵軍武器的理由,很可能被佈置成詭雷,撿起來,嘭!不但自己危險,還可能連累隊友。

第二個不建議撿敵軍武器的理由,撿起來如果不用兩下過過癮,也有點對不起自己,如果要使用敵人的武器,那麼問題就來了。從敵人那裡撿來的武器,彈藥不容易獲得補給,爽幾槍就成燒火棍了,沒啥必要。另外,每種武器有有自身獨特的彈道特性,撿起來,也不一定就能打的準。

第三個不建議撿敵軍武器的理由,就是敵我識別的問題,並不是每個士兵都有夜視儀,黑夜中作戰,很多時候是憑藉槍聲來判斷敵我方位的。我們正端著槍衝的起勁,突然背後響起一陣敵人武器的聲音,容易被誤傷。


老霍家那小勇


題主是從哪裡聽說戰場上不能撿敵人武器的呢?這個命題其實並不正確。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吧,古代連箭都能借,由此可以看出,戰場廝殺,兵器是可以撿的。雖然不同陣營的兵器上有不同的印記,但是識別敵我將士,大都是靠的衣著。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有相當一部分火力都是靠戰場上繳獲敵方武器來擴充。有首歌這樣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那個時候,我們靠自己造的武器。很難打過小鬼子,所以,繳獲的優良裝備起到很大作用。



至於那些說聽武器聲音判斷敵我的,就有些玄乎了,戰場上,如果自己帶著武器彈藥充足,誰會在打著仗的時候撿武器?如果地下的武器很好用,誰會不用?敵我雙方可以分辨的方式很多,為何非要選擇聽槍聲。這一點,問問抗戰老兵就知道了。


歷史密探


撿不撿武器也是看什麼時候,在抗戰時期,咱們八路軍主要的武器來源還真的就是靠戰場上的繳獲來得。自產和購買的還真不多。

但是等到了當今的現代戰場上,大多數時候是不允許撿武器的,這是戰鬥紀律的規定。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1、容易造成誤判

因為制式槍支型號、口徑、彈藥材質不同,在開槍擊發的時候,槍口暴露出來的槍焰以及槍聲是完全不同的。再加上現代戰場上,由於大家都是處於互相隱蔽的狀態。因此很多有經驗的老兵,都是靠聽槍聲和槍焰來判斷開槍的人是不是自己人。

所以原因就很簡單了,如果你拿著敵人的槍支開槍的話,不僅會引起身邊戰友的緊張,而且其他附近沒有看到你的戰友很容易就會造成誤判,搞不好就會朝你所在的位置丟手雷或者開槍,到時候就會造成很嚴重的誤傷。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士兵撿到的敵軍槍支一般都是禁止使用的。

2、彈藥型號不對,供給不方便。

在二戰時期,因為槍支口徑大多數都是7.62mm口徑,因此在大戰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事,那就是當敵軍進攻時,繳獲了自己的彈藥物資,有的很方便的就直接拿起來給自己的槍使用。

在二戰以後,這個問題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因此從二戰以後,世界上在就出現了不同口徑的槍支。比如北約就是使用的是5.56mm口徑彈藥,而俄羅斯使用的是5.45mm口徑彈藥,中國的是5.8mm口徑彈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讓進攻方的軍隊在己方陣地上繳獲的槍支彈藥無法順利補給。既然槍裡沒有子彈,那麼撿了來除了增加負重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撿了。

3、戰鬥陷阱

這種事情在二戰蘇德戰場上就經常出現,後來在越戰戰場上出現的次數也不少,那就是有經驗的老兵,使用手雷或地雷和沒有子彈的槍支做陷阱。就是在地上先埋一個手雷或者地雷,然後上邊放一把槍,兩者用細線連好,當敵人看見有槍支撿起來的時候,就會引爆下面的手雷或者地雷,造成人員傷亡。

這種事情二戰時期的蘇軍和越戰時期的美軍都遇到了不少,並且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員傷亡,因此在後來的作戰手冊中,一般都會提出,禁止士兵隨意的撿拾丟棄在地上的槍支,以免造成誤傷。

當然了必要的戰場打掃還是要的,不過那一般是在有防備的情況下做的事情,而不是隨意的去撿槍支。

在戰場上信息瞬息萬變,所以儘量少動,不要什麼東西都好奇胡亂碰觸,是保命的不二法則,有的時候不去撿這些遺棄在戰場上的槍支,並不是因為喜歡浪費,而是有的時候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然的話造不必要的非戰鬥傷害,那對於國家是一大損失,而對於自己就是一生的痛苦傷害了。


落下m


首先這是一個原則問題,我們都知道,軍隊有命令,有紀律,在實戰過程中,就算是自己的槍不見了,也不能去撿敵方的武器,因為如果你撿了敵人的武器,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比如你的隊友分辨不出來敵我槍聲,這樣會造成大混亂,分不清楚你是敵人還是友軍。也有一種情況就是混戰中你撿了敵人的武器,打完子彈後,找不到敵人槍支匹配的彈藥,這樣會讓敵人有時間殺死你。

所以說,無論什麼戰場,都不能撿敵人的武器來使用,因為會存在很多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