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過午不食」?什麼叫 「持齋」?

“過午不食”和“持齋”是佛教用語,大家經常聽到看到,但其中的道理,大家可能不是很明白,尤其是“持齋”,很容易被人誤解,今天末學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這個“午”,按現在時間來說,就是中午十二點,古代沒有時鐘,通常是在陽光下立一根棍子,當影子到達正中,就是正午時分。過午不食,就是過了中午十二點就不能再開始吃飯了,但如果你是十一點五十開始吃的,過了十二點還沒吃完,那就可以繼續吃,在下午一點之前吃完就可以了。從中午十二以後,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明相現時才能進食,所謂明相,也沒有具體的時間,一般以在室外能看到自己的手掌紋為標準。

什麼叫“過午不食”?什麼叫 “持齋”?

那麼為什麼佛陀制定這條戒律呢?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佛陀和弟子當時都是靠乞食為生,是由在家居士供養,一天只託缽一次,只吃一頓飯,可以給在家人減少麻煩和負擔。

第二,有助於佛弟子修定,保持清淨心。這個制度至今在南方很多國家還很普遍,最嚴格的只能喝水,連牛奶、茶水都不能喝。

第三,佛教認為:早上是天食時,也就是諸天人等吃飯的時候;中午是佛食時,就是三世諸佛如來吃飯的時候;下午是畜生進食的時候;午夜則是鬼神吃飯的時候。

什麼叫“過午不食”?什麼叫 “持齋”?

另外,過午不食還有很多好處,比如以下這些:

一,俗話說“飽暖思淫慾”,吃飯少的話,可以減少男女的愛慾之心,吃飯多了就容易產生慾望,增長貪嗔痴三毒煩惱。

二,能減輕腸胃的負擔,可以讓身體得到更好的恢復和休息。

三,可以節省出更多的時間用來修行悟道,避免把時間都浪費在吃飯上。

四,可以保持精神飽滿,人在吃飽的時候,往往就很容易犯困。

五,可以降低修行者的貪心,貪吃、貪睡也是一種貪,人一旦貪於物質享受,靈性就會閉塞。

什麼叫“過午不食”?什麼叫 “持齋”?

六,人體在飢餓的狀態下,體內的吞噬細胞活性最強,就可以促進吞噬細胞吃掉那些壞死的組織,減少體內垃圾。

七,過午不食,就不會讓我們的心、肺和腎等器官缺血。晚上吃得多,這個血都跑到胃裡面去幫助消化去了,如果本身有心肌梗塞,心臟再缺血,就很容易發生突然死亡。

八,吃飯少,腸胃就乾淨,腸胃乾淨,皮膚自然就好。

九,晚上吃飯,很容易長胖。如果堅持過午不食,對於想減肥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過午不食其實還有很多好處,這裡就不再詳細述說了,下面咱們說說什麼是“持齋”:

什麼叫“過午不食”?什麼叫 “持齋”?

“齋”是清淨心的意思,佛教中指的就是過午不食,和素食是兩回事!現在很多人都把“齋”當成素食,這是誤解。因為當年佛陀是託缽接受在家人供養,人家給什麼就得吃什麼,不能說有肉還要挑出來扔掉,沒那回事。

“持齋”,也叫“持午”,就是持守過午不食的戒律,這是佛陀給出家弟子制定的戒律。那“八關齋戒”呢?這個“齋”也是指的過午不食,是佛陀專門為在家居士制定的戒律,因為在家人事務繁忙,又想修行佛法,佛陀就制定了這麼一條戒律,可以一天一受,既不影響生活,又能體驗出家人的生活。

什麼叫“過午不食”?什麼叫 “持齋”?

其實,無論學佛沒學佛,大家都可以嘗試過午不食,這樣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只是開始可能感覺不習慣,總覺得少點什麼似的,其實是心理在作怪,一旦你堅持下來,就是再讓你吃晚飯,恐怕都不想吃了。尤其現在很多年輕人習慣早上不吃飯,晚上多吃,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習慣,應該改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